APP下载

声音:我的注意力在“饭碗”上

2014-09-18齐向宇

人力资源 2014年7期
关键词:饭碗体制利益

齐向宇

开题关键词——声音。这个声音来自顶层话语角色,国务院《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7月1日施行;这个声音来自受众主体,即以科教文卫等系统为主体的“事业人”。《条例》如同发酵的酒,一旦打开封口,酸苦辣甘,各嗅其味。

重新定义身份,有点难

人过中年的张放,已经在农科所做了二十多年的农艺师,还是“部门领导”,身为事业单位体制内的一员,他从没为现在和将来的生活担过忧,这种“优越感”早已渗透到了他的生活中。

近段时间,张放开始为自己的将来“担忧”起来。不久前,农科所上上下下开始议论事业单位改革。面对此次“甩包袱”似的改革,他感到空前的压力,“我的注意力在‘饭碗上”。

对于张放这样的“事业人”来说,多年“体制内”的仕途之路,早已消耗掉了他们指点江山的激情,也使相当一部分人失去了在社会谋职的一专之长。对他们来说,想要的无非是一个“铁饭碗”,而从改革的总体思路来看,砸掉“铁饭碗”、实现养老并轨等目标正是此次改革的剑头所指。

回想起手中的“饭碗”,张放显得很无奈。这家农科所过去是农委机关的一个部门,可以说是捧着“金饭碗”衣食无忧,后来转为事业单位,进行企业化管理,也勉强算是“铁饭碗”,而现在却要求他们自己搞项目开发、服务性经营。从“吃皇粮”变成“捧碗化缘”,这种落差难免让他吃不消。张放不得不承认,事业单位改革已成大势,“饭碗”也不可能再变回“金碗、铁碗”了。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另起炉灶开启一段全新的职业生涯;要么留下,摆正心态,脱下“事业人”的外衣,以跳出“体制内”的思维,重新定义自己。

《条例》明确指出,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工作人员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不难想象,和张放一样的“事业人”中,纠结于“去”与“留”的人并不在少数。其实,谁也不愿意丢掉已经捧在手里的铁饭碗,但《条例》实施在即,即便不愿意,也必须顺应改变。留恋、焦虑、矛盾、渴望、奋起,这是一个痛苦的时代,或许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

利益当事人的“钟摆效应”

改革,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资源与利益的再分配。事业人之殇,盖因事业单位曾有太多对优质资源和既得利益的不舍。除了涉及“围城”里的事业人以外,期待走进“围城”的准事业人,对于事业单位的“利益”二字,也有着另一种解读。

哲学硕士杨雅,在学校被奉为“学霸”。从大学校门出来到一家民企求职,签了一年合同,供职公司办公室文秘,月薪2400元,有最低档的“三险”。一年合同期即将结束时,她参加了事业单位考试,笔试成绩第一,正等待面试。

当问到为什么不跟企业续签劳动合同,而要考事业单位的时候,杨雅说:“我父母都在政府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工作,与公务员没什么两样,且隐性福利不少。我从小耳濡目染的是他们保险箱似的超稳状态。而我在民企工作,每周单休,节日休假很难保证。赶上回款差、效益低的时候,两三个月开一次工

资也不奇怪。如果效益不好,企业哪天倒闭都说不定。我还是喜欢中规中矩的稳定职业。”可杨雅毕竟是年轻人,看到那么多有理想的人放弃稳定工作,投身创业洪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厮杀、博弈,无悔地挥洒青春热血,哪怕是失败,也是一种收获。“而我连失败的机会都没有了。特别是近两年一项项关于体制内单位改革措施的出台,事业单位不再是保险箱了。”杨雅动摇了,在取与舍之间痛苦地纠结着。

哲学上讲,当一种利益获得达到极点时,必然摆向另一个极点。所谓“钟摆效应”现正应验到事业单位的身上。事业单位体制遭受着诟病,既有外因,又有内因。可有一点十分明确,社会分配要走向公平的趋势不可逆转,永远的利益满足是不可能的。事业单位的改革正是要找出利益的边界。

杨雅的矛盾心态,代表了一大批想要进入体制内的群体。有学者说:“对事业单位,大家都比较关注于它的体制、编制含义,往往忽视了事业单位其实是专业技术人才聚集的地方。长期以来,对事业单位在编人员的管理,一直比照公务员来进行,且捆绑着行政级别、医疗保障、工资福利、退休养老等优势,于是社会上才有了“死也要死在编制里”的说法。

社会心理学认为,抑郁是一种“精神感冒”。由于“太自我”,极易把自己绕在一个利益扣儿里难以自拔,好像换个活法就会弄丢自己似的。就如杨雅一样,太过聚焦事业人的身份,而忽略了自己内心的真实需求。当利益当事人的认知空间很狭窄时,在“钟摆效应”中抑郁。其实,我们不妨用“从容”的心态来面对失衡,决定一切的是认取大势的姿态。

改革的难点是既得利益

面对此次直指“事业人”的改革,围城内外的人都抱有矛盾心态。既得利益者的抵触,无利益者的力挺,追求利益者的渴望……事业单位公益性、服务性和知识密集性的特点,导致绩效考核改革如何突破成最大难点。

比如,大学教授做学术课题本无可厚非,但有的大学教授却虚报课题经费,打国家政策的“擦边球”。为降低研究成本,导师就让自己的学生为其“打下手”,把剩下的一部分经费据为己有。学生为顺利毕业,也是敢怒不敢言。不仅在高校,很多科研院所也有这种现象,一些研究员为了获得国家津贴补助,让自己的助理或研究生“操刀干活”。

面对指责,某高校的孙老师坦言,自己目前还没有申请国家课题的资质,却很羡慕有这样资质的老师。孙老师的“羡慕”之心可以理解,大学教师社会地位高、福利待遇好……在别人眼里可谓风光无限,而现实却并非如此,有的大学老师还不如一个普通中学老师的工资高。大学老师的工资随职称而定,可蛋糕太小,瓜分的人却太多。一般来说,普通高校的大学讲师要晋升到副教授,原则是发表4篇论文即可,可是那么多人在排队,只能优中选优。每个人至少也要发表七八篇,还不算编书、参与课题研究等指标。当上副教授,月工资也只是4000元左右。要是运气好,教的是热门专业,课时补贴还能多一些。要是运气不好,也只能靠基本工资过活了。面对残酷的现实,即使被认为是从事高尚职业的教育工作者,也不能免俗,通过打国家政策的擦边球赚点“外快”。

有专家表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水平应当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协调、与社会进步相适应。”事业单位中的行政人员是否应该与专业人员获得一样的收入?这恐怕要靠市场来决定。正如很多身处保险箱中的“事业人”所说,他们都热爱现在的工作,但对现在单位的一些现象确实有很多不满。他们也期待着改革速度能更快一些,因为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如何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需要的不仅仅是一纸公文,更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建立更为灵活的工资制度。也只有这样,才能让杨雅这样的“准事业人”不再把考事业单位视为“备胎”,而是果断地抉择出适合自己的道路。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原院长吴江认为,事业单位改革的难度是人的既得利益,最大的难题是减员增效。事实上,事业单位间差异很大,有些市场信号强的,不用政府补贴,如报社、出版社等。有些市场信号很弱,政府就要给很多补贴。事业单位改革不可能走企业完全下岗的路子。对于行政化,大家既深恶痛绝,又难以割舍。还有需要探索的东西,《条例》给出了空间,人事制度走在了前面,也留出了深化改革的空间。

“我的注意力在饭碗上”,发出这样的声音符合人之常情,马克思说过:“思想一旦离不开利益,就一定会出丑。”事业人更大的利益诉求应是站起来,知道去向。不论言前景还是道“钱”景,站起来,世界才属于你;知道去向,世界才会为你让路。

猜你喜欢

饭碗体制利益
试论乌俄案对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
论确认之诉的确认利益
就业“饭碗”端得更稳了
端牢国人饭碗 保障粮食安全
陶在我们生活中——“瓷饭碗”
建立“大健康”体制是当务之急
为“三医联动”提供体制保障
绝不能让“利益绑架科学”
建立高效的政府办医体制
利益链与新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