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郧阳凤凰灯舞”概念的界定①

2014-09-18王强张迪赵冰玉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2期
关键词:郧阳十堰市凤凰

王强 张迪 赵冰玉

(1.江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江西南昌 330022; 2.湖北工程学院文学院 湖北孝感 432000)

1 问题的提出

随着2004年中国正式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来,各级政府部门相继出台了若干保护、规范、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文件和通知。郧阳凤凰灯舞作为首批十堰市(市级)、湖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定有其存在的客观条件,但郧阳凤凰灯舞目前的发展现状却并不理想。马克思曾经说过:“人类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传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1]这就告诉我们谈事物的发展必须谈事物的传承,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以传承为逻辑起点。将郧阳凤凰灯舞上升到传承发展的高度,我们就有必要规范和界定郧阳凤凰灯舞的概念,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发展这一历史产物,助推郧阳凤凰灯舞早日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郧阳凤凰灯舞未来的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2 郧阳凤凰灯舞概念界定的现状

2004年4 月,文化部、财政部下发《关于实施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通知》的文件,标志着中国非物质文化保护工程的正式启动。关于民族、民间、民俗文化的研究也得到了很多学者的重视,研究相对成熟的民俗传统项目已经形成了,科学系统的发展氛围,如舞龙、舞狮。郧阳凤凰灯舞也得到了部分学者的重视,但从现有研究成果来看,对郧阳凤凰灯舞概念的界定众说不一。

饶春球等人(1996年)[2]在《郧阳“凤凰灯”舞》一文中,对凤凰灯舞概念的界定,民间俗称“玩凤凰”,后又有“凤凰灯”、“凤凰舞”等称谓。是湖北省郧阳地区民间舞蹈百花园中一朵艳丽的鲜花。她流传至今,深受人民群众的欢迎和喜爱。龚义军(1997年)在《十堰年鉴》第295页中郧阳凤凰灯舞被文化部授予“广场艺术表演群星奖”进行了报道。《郧县志》(2001年版)、朱江(2006年)、鲁传太(2007年)分别对郧阳凤凰灯舞进行了相关记载和研究。《党员生活(武汉)》(2007年)[3]给郧阳凤凰灯舞的概念是:郧阳凤凰灯又称“玩凤凰”、“风凰舞”,起源于十堰市所辖的郧县、茅箭区城乡的古老民间文化艺术。每年春节、元宵节,民间艺人会来到街头巷尾表演凤凰灯庆祝节日。黄芳(2007年)[4]硕士论文中,给凤凰灯舞的概念是民间俗称《玩凤凰》、《凤凰舞》,主要是流传在湖北省十堰地区郧县境内、湖北丹江口市及郧县部分移民迁居地——武昌县,每年春节、元宵节在街头或宅前或场院表演的一种灯舞,尤其正月十五、十六最盛。甘毅臻(2008年)[5]认为,郧阳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凤凰灯舞”是其居民喜爱的一种集喜庆、娱乐、健身等多元素于一体的民间文化体育活动。在过节、喜庆时既可单场表演“凤凰灯舞”,又可以遵守本地龙前凤后的习俗,舞“龙”与舞“凤”联袂登台,欢喜热闹中呈现出了一片中国传统文化“凤凰来议”、“龙飞凤舞”的瑞祥和谐的场面。朱林飞(2012年)[6]认为,郧阳凤凰灯舞是“楚人崇凤”遗风的生动体现,是汉水文化的一枝奇葩。它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清光绪9年(公元1883年)。100年前,郧县的地方文人和民间艺人根据史书记载、民间传说与想象,扎制出精妙的凤凰花灯,并编成独具特色的郧阳凤凰灯舞。每年春节全国各地耍龙灯舞狮子,而郧县人则玩凤凰灯舞,尤以农历正月十五、十六最盛。新疆农垦科技(2012年)[7]各地民俗文化版块中,给凤凰灯舞的概念是:郧阳凤凰灯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凤凰灯舞表演形式,又称“玩凤凰”、“凤凰舞”,起源于鄂西北十堰市,郧阳是十堰市的古称。

表1 郧阳凤凰灯舞概念界定的现状

表2 郧阳凤凰灯舞概念的界定和核心关键词

如表1所示,对现有研究进行整理,从郧阳凤凰灯舞是什么(What)、在哪(Where)、什么时间(When)着手,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思维方法进行对比分析。

3 郧阳凤凰灯舞概念核心关键词的变迁

3.1 “郧阳”与“郧县”的刍议

谈起“郧阳”一词,我们能追溯到设立于明代中期且历史悠久的“郧阳府”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郧阳地区”。

明代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封建统治者为了加强对郧阳山区流民的管理,设立“郧阳府”,府治郧县,辖郧县、房县、竹山、竹溪、上津和保康6县,后改上津县为郧西县,将保康县划归襄阳府。1936年又将属襄阳府管辖的均县划归郧阳专署,从而奠定了郧阳行政区划格局,属湖广行省下荆南道(监察区)管辖。1949年5月,郧阳全境解放后,在郧阳设立了两郧专署,归属陕南公署(今陕西省)管辖。1950年2月将该地区划回湖北省,将两郧专署改为郧阳专员公署。1952年12月襄阳、郧阳两专署合并。1965年为加快山区建设,又分设襄阳、郧阳两专署,郧阳专署辖郧县、竹山、竹溪、郧西、房县、均县6县。1967年,中央决定在郧县的十堰地方建设中国第二汽车制造厂。先后划出郧县的十堰区、黄龙区及茶店区的茅坪公社,成立十堰办事处,隶属“郧阳地区”管辖。1969年撤销十堰办事处,在境内设置十堰市,由郧阳专署领导。1973年2月十堰市升格为地级市,为湖北省直辖。1994年郧阳地区和十堰市合并,仍称十堰市,辖丹江口市、郧县、竹山、竹溪、郧西、房县及张湾、茅箭两区。时至今日,当地人们口中的“郧阳”意指“郧县”[8]。

基于“郧阳”特殊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认为广义上的“郧阳”指现在的“郧县”;狭义上的“郧阳”指古时的“郧阳府”和建国初期的“郧阳地区”。

3.2 南水北调中线移民工程带来的变迁

郧县史有“鄂之屏障,豫之门户,陕之咽喉,蜀之外局”之称。地处汉江上游下段,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曾经历了两次大规模的移民,首次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丹江大坝建设初期大移民,再就是2010年丹江大坝实施加高工程的大移民。

两次规模宏大的社会变迁内容涉及社会生产、生活的所有领域。郧阳凤凰灯舞这一文化产物,在顺应社会变迁步伐下,也发生了改变。目前有史可查的,武汉市江夏区(旧称武昌县)的郧县移民老艺人将郧阳凤凰灯带到了武汉,并得到了当地文体部门和媒体的关注。其它郧县移民外迁安置地的郧阳凤凰灯舞的开展情况,有待考察研究。

在湖北省郧县,每逢春节、元宵都会随亲戚朋友一道去“看灯”,各种各样的灯舞表演都有,有些甚至连花灯的名字都叫不出来。“凤凰灯”(也有人称“玩凤凰”、“凤凰舞”、“舞凤凰”)总是那个最吸引郧县父老乡亲的花灯表演,2012年5月28日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最长的跨江大桥——郧阳汉江大桥举行试通车仪式。全长2102m的桥上,桥头的山坡上,人山人海,形形色色独具郧阳地方特色的花灯如潮,两只“凤凰”踏着喜庆的鼓点,满载着大桥通车的喜悦,栩栩如生的“游过”郧阳汉江大桥。

4 郧阳凤凰灯舞概念的界定

通过对现有研究的综述,结合社会环境带来的变迁,从定义的两要素种属和种差入手。如表2所示,郧阳凤凰灯舞的种属是独有的民俗体育活动;种差是郧县、部分南水北调中线移民迁居地,每逢春节和元宵节期间和重大庆典节日开展。最终提炼出关于郧阳凤凰灯舞的关键词是:独有的、民间灯舞、文化体育活动;郧县、郧阳地区(今十堰市)、部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迁居地、春节、元宵节、重大庆典。

5 结语

郧阳凤凰灯舞的概念应该是郧阳凤凰灯舞,又称“凤凰灯”、“玩凤凰”、“凤凰舞”。起源于郧县,多在春节、元宵节和重大庆典进行表演的民俗体育活动。

[1](德)卡尔·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

[2]饶春球,张道生.郧阳“凤凰灯”舞[J].武当学刊,1996(1):7-12.

[3]李薇.郧阳凤凰灯[J].党员生活(武汉),2007(2):60.

[4]黄芳.郧阳凤凰灯舞的研究[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

[5]甘毅臻,陈劲松,周旭东.郧阳凤凰灯舞及其文化传承[J].体育文化导刊,2008(7):44-45.

[6]朱林飞.郧阳凤凰灯[J].湖北旅游,2012(1):34-35.

[7]百度百科.郧阳[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473821.htm,2013-05-22.

[8]中央政府门户网站.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跨江大桥试通车[EB/OL].www.gov.cn,2013-05-22.

猜你喜欢

郧阳十堰市凤凰
《宝藏》通联站展示之窗 湖北省 十堰市
“先劝后罚”,该赞!
Eddie the Eagle
凤凰飞
致故乡郧阳
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为20名“讲台之星”立传
Natural Environment in My Hometown
十堰市郧阳区中小学践行“五和”精神
凤凰精选TOP10
无声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