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自身优势 打造特色品牌

2014-09-18李海燕

体育教学 2014年4期
关键词:中小学体育品牌北京市

李海燕

关键词:北京市;中小学体育;优势;品牌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4)04-0004-03

为了贯彻落实大十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的“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2014年3月初,教育部体卫艺司王登峰司长深入北京市东城、西城、海淀、延庆、密云等各区县,围绕学校体育开展情况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调研和座谈,北京市教委体美处王东江处长全程陪同。此次调研旨在挖掘特色,发现亮点,达到以点带面,促进全市乃至全国学校体育全面发展的目的。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电视台、现代教育报及《体育教学》杂志等多家媒体进行了深入采访和报道。在采访和座谈中,我们了解到北京市各区县立足自身优势,打造特色品牌。推进实施中小学生课外活动计划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满足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需求,全面提升北京市中小学生综合素质,北京市教委于2014年1月14日发出《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在义务教育阶段推行中小学生课外活动计划的通知》(京教体艺〔2014〕2号),拟在本市义务教育阶段推行中小学生课外活动计划。计划按照“政府主导、社会支持、学校组织、学生自愿”的原则,提倡通过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形式,面向全体学生开展体育、艺术、科技等活动。学校可在星期一至星期五15:30~17:00的课外时间安排活动,每周不少于3天,每天不低于1小时。聘请具有专业特长的各类人才,例如运动员、教练员、艺术家、科学家,体育俱乐部、少年宫、科技馆等校外机构的教练员及教师、符合学校开展活动需求的各类志愿者等。财政部门将按照学生人头给予补贴,城区生均每年400元,远郊区县生均每年500元标准,此计划拟投入5亿元左右,让学生在下午三点半放学后“有地方去”,并享受到优质校外教育资源。

东城区在2009年实施的“蓝天工程”中组织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效果,今年将依据北京市教委的通知精神,在“蓝天工程”“学院制”的基础上,打造电影日、戏剧日、动漫日、国防日、体操日等五个特色品牌,力争每天都有课外活动。

另外,西城区目前推出“城官”计划(即“建设城市学校少年宫计划”的简称),计划用三年时间,在全区建设百所学校少年宫。2014年的目标是在每个街道建设1~2所学校少年宫,让学生在街道里就可以享受到高质量的课外教育资源。此外,西城区少年宫还将利用周末时间开展相关活动,但也秉承公益性质,收费标准仅为社会培训班价格的三分之一。这一举措旨在让学生不出校门,就能参与艺术、科技、体育、社会实践等方面的专业活动,全面推进教育事业均衡发展。而海淀区则以“百家讲堂进校园”为依托,以特色活动、专家讲座、资源项目软件等形式丰富学生课外活动。北京市第一六一学校开设了象棋班,邀请象棋大师进课堂讲学。目前,东城、西城、海淀等区县在开展学生课外活动方面已有不少成功经验,新学期的课外活动将在这些品牌活动的基础上完善和丰富。延庆:打造体育特色的“康庄模式”

延庆县康庄中心小学校长纪桂武曾于2014年1月参加了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中南海组织和主持的校园足球工作会议,而一度成为延庆县教育界的“名人”,纪校长坦言,一切皆因学校的校园足球搞得好。在康庄中心小学的操场上,我们欣赏到了一套气势恢宏的校园足球操,几百个学生人手一球,伴随着音乐起舞,场面壮观。学校从教育的角度看足球,将校园足球看作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是深入推进学校体育工作的魅力项目,纪校长认识到,只有坚持、创新才能将校园足球项目做大,才能推广校园足球。

在延庆县康庄中心小学开设的三类九种校本课程中,校园足球成为学生最喜欢的课程。学校秉承“小足球、大教育”的理念,“以球润德、以球启智、以球健体、以球育美”,把足球纳入学校的整体工作,以足球为龙头推动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形成“校长—主任—体育教师—班主任”的管理网络,成立了以中国A级教练员、原北京足球队主力队员邓广忠为总教练,以体育主任为领队,以体育教师为成员的教练组。制定了《足球课堂教学要求》《足球校本课程实施方案》,支持教师参加北京教练员培训、英国大使馆组织的“英超技能”高层次培训,提升教师专业素质。每年筹资十几万元,配备足球等体育器材,支付训练、租车、运动服等费用。学校的足球队连续六年获得延庆县冠军,并于2010年代表延庆县参加北京市足球传统校比赛获得第四名。同年8月,学校甲乙两支球队分别以延庆县冠军的身份,参加“奥城杯”北京市中小学校园足球赛,双双取得郊区组冠军、北京市亚军。

康庄小学围绕“培养健康快乐的阳光少年”这一目标,在足球工作方面提出了“班班有球队,人人踢足球”的具体目标。具体做法概括为“三走进”:让足球走进体育课、让足球走进班级、让足球走进课外活动。延庆县康庄中心小学体育俱乐部目前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称号。从此,康庄中心小学750名农村孩子开始走上正规化、科学化、系统化的体育锻炼之路,学校逐步形成了校园足球的“康庄模式”。

延庆县几年来贯彻落实《北京市推进中小学校体育工作三年行动计划》,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加强体育工作管理,贯彻落实市教委关于体卫艺工作改革精神,积极推进中小学生课外活动计划等。近几年来,延庆县夯实基础,以推广校园足球项目走发展特色之路。延庆县教委魏旭斌主任介绍,延庆县有一批大学生村官,为学生开展体育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开展足球项目有较好的基础,经过几年的努力,校园足球工作已初显成效。他还表示,今后延庆县将立足自身,借用社会外界力量办学,与市足协合作,培训提高教练水平,提高办学质量;与县体育局形成合力,争取外围资金支持,把校园足球工作做强、做大、做实,争取做成能代表延庆学校体育工作的特色品牌,努力做好各学段之间体育工作的衔接和协调工作,形成更为完善的学校体育工作一条龙体系。

密云:用跑步跑出全市学生体质测试七连冠

在最近连续七年的北京市《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赛中,密云县在小学、初中、高中三个组别中全部获得了全市第一名。这种“垄断”式的包揽绝不是偶然现象。2010年,密云县被评为全国阳光体育先进县,而密云的中小学生就像初升的太阳,让密云的“阳光”体育更加璀璨。

密云县政府领导班子将中央的一张蓝图干到底,虽历经换届,但抓学校体育工作的认识整体不变,始终高度重视学校体育工作,将体育列入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将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纳入政府绩效管理和学校年度考评内容,不断加大学校体育工作组织管理力度。

近几年,密云县累计投入资金1.93亿元,按照“城乡同步、标准同一”的原则,大力加强硬件设施建设,改善学校体育工作条件。为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密云县支持体育教师进修学历,通过业务能力培训、骨干教师研修等形式,提高体育教师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严格落实《体育课程标准》,保证开齐开足体育课,使学生掌握锻炼身体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建立课间操等级评定制度,每年在全县开展课间操评比活动,形成了乒乓球、武术、霸王鞭等十余套特色创编操,35所学校被评为

“北京市百所课间操优秀校”。从2008年开始,密云县中小学生每天下午开展半小时集体跑步活动,根据科学测算,统一跑步时间、距离、标准、评比办法,逐步完善集体跑步活动的组织和管理。通过加强示范校建设,以点带面,推动学生集体跑步由

“跑齐”向“跑美”发展,全县中小学均做到了在富有艺术性的队列变换中,实现“育体”“育心”的有机结合。在密云县南菜园小学的操场上,跑步队形变成了气势磅礴的太极八卦图,而这也是学校武术传统文化与长跑文化的有效结合,力图把武术的

“精、气、神”发扬光大。南菜园小学的大课间集体跑步,在2012年荣获教育部全国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优秀案例评选一等奖,2013年9月,被教育部拍摄为电视片,在全国推广。北师大密云实验中学则把集体跑步、课间操确立为“两大习惯”来着力培养,明确了“两大习惯”的养成标准,独创性的开展课间操、集体跑步达标班的验收和评价工作。

密云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蒋学甫强调说,经过多年努力,目前学生实现了“两少三高”:学生冬季感冒的少了,肥胖的少了;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提高了,身体素质稳步提高,组织纪律性逐步提高。所以,密云县连续七年获得北京市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第一名,绝对不是偶然现象。

教育部体卫艺司王登峰司长赞誉密云模式的同时,并称“密云模式是可以复制的”,因为如果一个贫穷的山区和一个拥挤的校园都可以通过跑步来增强体质,那么对全国来说,全面增强学生体质还远吗?

朝阳区:加强组织、统筹联动,促进学生体质不断提高

朝阳区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体育教育工作,在促进全区体育教育工作中加强组织、统筹联动、监督考评。针对近些年部分学校对体质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一些学校体育场地、设施设备尚不能满足师生需求的现象,朝阳区于201 1年实施了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工程,先后制定了《朝阳区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工程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体质健康工作的意见》等,系统谋划,多措并举,努力提升学生体质工作的管理水平。

1.统筹学校、学生、教师三级目标,明确了体质工作的标准,确保100%的学生每天体育锻炼一小时;

2.统筹学校、家庭、社会三股力量,构建了健康教育的网络,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关注、相互联动的工作机制;

3.统筹体育课程、课外活动、竞赛活动三条途径,提高了体育锻炼的实效。开发有利于青少年积极性的花式篮球、武术、跳绳等70余个锻炼项目,逐渐形成了覆盖全区、横向贯通、上下联系的比赛体系,发挥了竞赛对群体活动的促进作用;

4.统筹学校食堂、运动场地、社会课堂三类资源,优化了增强体质的环境。每年投入3000万元,修缮学校操场,加强场馆和快乐体育园地建设。

朝阳区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也逐渐凸显成效,2013年北京市《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抽测中,朝阳区学生体质测试成绩大幅度提高。

北京十一学校:课改需要观念和内心的改变

走进十一学校,犹如走进了大学校园,学生上课没有固定的教室,没有固定的同桌,每一个学生都有一张自己选择的、独一无二的课程表,根据自己的需求任意选择适合自己的学科和进度,他们每天背个书包从这间教室走到另一间教室去上课。学科教师将教室当作办公室,随时等待学生来上课,给学生解疑答惑。这就是十一学校课程改革中独创的“走班制”。

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是当代教育名家,他不仅带领着十一学校奔跑在课程改革的道路上,而且也引领着全国的课程改革。面对当下中国教育的困局,十一学校打的就是一场“突围战”,立足学生的需求和选择设计“突围”路径。面对不少人关于“十一学校改革难以复制”的疑虑,李希贵的回应淡定而深刻:“改革过程中最大的阻力来自我们的内心。如果我们首先觉得不能改,那再好的条件也不能让改变自然发生。如果我们认定必须改,一所大城市的学校和一所山沟沟里的乡村学校,同样都可以进行教育改革。”

学校的课程体系设置了分层课程、分类课程、综合课程、特需课程四大类别。学校体育的分类课程设置了22个模块,14个类别,除了包括常见的田径、体操、篮球、排球,还有击剑、马术、龙舟、滑雪等普通中学鲜见的课程,满足学生的兴趣、特长,让学生掌握一至两项终身锻炼身体的体育技能。除田径为必选项目外,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模块,获得11学分,作为学生高中毕业的基本条件。学校的体育教师如何满足22个模块学生不同级别的不同需求呢?学校开动脑筋,建立了由88位非体育教师组成的庞大队伍,有体育特长的其他学科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体育人士等,来满足学生的体育运动需求。学校某数学老师就是一位太极拳爱好者,他开设了八极拳课程,一招一式深受学生喜欢;汽车设计美女老师开设的燃脂健身操也受到女同学们的追捧。目前由学生独自成立的体育社团共27项,学生自主组织课外活动和校内外比赛,可向学校申请经费资助。

学校建立了多元的评价机制,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在一起,并配合不同等级的学分标准,对各项体育技能“初步掌握”“基本掌握”“熟练掌握”的程度制定了不同的标准和要求,并分别给予2学分、4学分和6学分,多元化评价机制满足了学生的多种需求。正因为学校提供了多样课程选择,才会实现落地的个别化教育。随时随地的评价反馈,让学生了解自己、完善自己,从而不断规划自己的发展。借鉴北京模式:促进全国学生体质增强

《北京市推进中小学校体育工作三年行动计划》指出,要努力采取措施,营造“全员体育”的氛围;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家庭体育锻炼,形成学校、社区、家庭联动机制;培养学生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能力,开展丰富多彩的阳光体育运动,形成“人人有爱好、班班有项目、校校有特色”的格局。首都教育向来是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一贯重视学校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坚持德智体美全面育人的教育理念,在学校体育工作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使学校体育工作百花齐放、特色鲜明。

学校体育的首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落实学校体育目标的重点在于推进学校体育工作的目标化管理。在采访中我们发现,北京市东城、西城、密云、朝阳,每个区的体育教育工作都各具特色,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这是北京市重视体质健康工作长期积累的结果。政府和学校在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工作中付出的努力显而易见,有目共睹。教育部体卫艺司王登峰司长向北京市提出一点建议,希望北京市将各区县的经验和做法进一步提炼,对学校体育工作做深入细致的总结,进一步深化、细化和优化,完善深化体育教育工作,强化课外体育锻炼的效率,在体育锻炼中促进健全人格的发展。

诚如本刊主编在卷首中提到的:“作为首善之区的北京,在当前青少年体质问题和学校体育发展方面,也应当承担起历史的责任,为我国体育教育、学生体质的全面提升做出率先之举。”我们也期望北京作为课程改革的领头羊,为全国的学校体育发展提供可借鉴的模板,为学生体质的增强做出努力。

猜你喜欢

中小学体育品牌北京市
试论农村中小学体育课融入健美操教学的可行性
品牌包装设计中的色彩研究
从电影到品牌:看黄渤的“品牌化”之路
旅游经济
电子商务环境下品牌建立探讨
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意志力培养策略探析
新时期中小学体育教学的思考
《北京教育》杂志理事会名单
《北京教育》杂志理事会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