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略谈

2014-09-16赵宏图

学周刊·下旬刊 2014年5期
关键词:先学正方体长方体

赵宏图

马克思指出:“一门科学只有成功地应用了数学,才算真正达到了完善的地步。”数学主宰着世界的发展和文明,推动着人类前进的车轮,能够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数学的作用之大难以言喻。本人教学有年,对教学奥秘略有管窥,略述如下。

一、抓住学生的年龄特点,注重“先学后教”

小学生年纪尚小,使用“先学后教”的方法,在内容方面要有所选择,要由浅入深,逐层递进;另外教师在教学中也应根据学生的资质不同而有所区别,切忌一刀切。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的时候,我和学生一起推导出长方体的体积之后对学生进行启发: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在长方体的体积公式的基础得来,所谓融会贯通就是这个道理。我做了如下提示: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联系在哪里?正方体的体积和长方体的体积的明显差别是什么?正方体的体积应该如何计算?a3代表什么?之后,我让学生自己思考,思考后和同桌探讨,再全班交流,师生共同归纳总结。

二、培养学生的个性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与众不同,教师要经常赞赏学生,鼓励他们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与表达,挖掘学生的潜力,促使他们形成勇于创新的良好习惯。课堂上如此,课下自习或是作业中概莫能外,对于同一道题,视觉不同,理解各异,学生思路或导致方法大相径庭,但是正确的结果必然是殊途同归,这里面奥妙颇多,包含着学生各自不同的能力,其中独创因素熠熠闪光,这是他们创新意识的萌芽,面对这种独辟蹊径的情况,教师要鼓励他们的与众不同,甚至标新立异,教师应该及时给予支持,引领;肯定、表扬的结果会让他们的数学潜力得到充分的挖掘和激发,当然错误在所难免,不成熟的看法也会令人感到忍俊不禁,但是这正是富有个性化的展示,要给予培植,不要轻易否定,抹杀了学生的独特思维;学会赞赏,让学生得到放松,不感觉数学学习是压力,让情感在这里充分交融,让知识的花朵在课堂上散馥流芬,让数学财富在这里增值。注重课后练习,随时适当增加拓展创新性的题目,鼓励学生不囿于常规,引导学生破臼除窠,勇于探索,勤于钻研,敢于创新,追求一题多解、难题妙解,以题简意深的题目引发好奇心,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奇特效果,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学生的回答有顾此失彼的情况,要帮助学生耐心地分析,引导他们分清主次,能够迅速发现主要问题。

三、创设良好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走向新知识的开端,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开始,探求知识的思维活动依赖问题而存在。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创设学习情境,创设悬念,激发学生的灵感,提高学习的有效性,让学生的数学素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良好的发展。创设问题情境能开启新知识的闸门,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拓宽认知。

总之,数学教学方法多多,不一而足,只要提起学生的兴趣,给他们良好的舞台,他们一定会展现年少的风华和不凡的素质。

(责编 田彩霞)

猜你喜欢

先学正方体长方体
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发挥先学先行作用 凝聚青年担当作为
拆拼长方体
给正方体涂色
拆拼长方体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多少个小正方体
数小正方体
拼正方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