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拔脓膏对软组织损伤感染创面患者bFGF和EGF水平的影响

2014-09-13冯周莲周小红潘杏玲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23期
关键词:本院创面水平

冯周莲 周小红 潘杏玲

开放性伤口创面感染是创伤外科治疗上的一个难点, 感染是创伤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因此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很有现实意义。有研究表明中药外用可以促进患者血液循环功能、影响着创面成纤维细胞, 激活、趋化巨噬细胞, 调节创面免疫功能, 提高创面纤维结合蛋白质含量, 促进bFGF以及EGF的表达, 从而显著促进感染创面愈合过程[1]。本文旨在探究本院自制的拔脓膏对软组织损伤感染创面患者的临床效果, 并分析其内在的机理原因,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月在本院治疗的急性开放性软组织损伤感染创面患者104例, 所有患者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52例, 对照组中男28例,女24例, 年龄19~64岁, 平均年龄(32.21±8.32)岁;试验组中男26例, 女26例, 年龄21~63岁, 平均年龄(33.13±7.97)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创面大小、创面部位等基线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签订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治疗方法 ①第1次治疗时对患者感染创面彻底清创, 清除坏死感染组织与脓液;②换药1次/d:先清除坏死组织, 然后用生理盐水对伤口进行清洗, 清洗后采用无醇安尔碘(上海利康消毒高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规格500 mg/L)进行消毒, 最后给予优锁尔纱布条填敷创面并覆盖无菌纱布。

1.2.2 试验组治疗方法 首次治疗处理方式及换药方法与对照组方法一致, 消毒后, 对患者伤口敷上由本院自制的拔脓膏(主要成分:雾水葛、白鹤藤、蓖麻子、无爷藤等, 规格:60 g/瓶, 批准文号:粤药制字Z03140235)并用无菌纱布进行包扎。

1.3 观察指标 采用免疫组化法半定量测定所有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周后bFGF、EGF水平变化情况。观察治疗期间患者创面面积、肉芽情况、分泌物情况等, 根据《中医临床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的评定标准来评定临床疗效, 分为:无效、有效、显效、痊愈。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6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及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情况 对照组治疗后, 总有效率为82.69%,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15%。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81, P=0.026)。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FGF、EGF水平变化情况 两组患者治疗前bFGF、EGF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后, 两组患者bFGF、EGF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 且治疗后试验组bFGF、EGF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bFGF、EGF水平变化情况(±s)

表1 治疗前后bFGF、EGF水平变化情况(±s)

注:与同组治疗前相比, aP<0.05;与治疗后对照组相比, bP<0.05

组别 例数 bFGF EGF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试验组 52 0.233±0.007 0.481±0.012ab 0.643±0.181 1.531±0.211ab对照组 52 0.236±0.008 0.382±0.01a 0.671±0.172 1.142±0.192a

3 讨论

创面修复一直是创伤外科所面临的最重要、最基本的问题之一, 也是目前临床研究的热点。中医理论认为外伤性创面属于“金创、折疡”的范畴, 创伤使得皮肉筋脉骨损伤,气血不畅、瘀血积滞、积瘀化热、血败肉腐, 从而形成溃疡。经过几千年的临床实践及积累, 根据创面愈合规律提出的“提脓祛腐”、“煨脓长肉”、“养血生肌”、“祛瘀消瘢” 等内外治法中医理论一直指导着后世治疗疮疡[4]。

本次研究中, 试验组采用拔脓膏对患者进行治疗, 临床效果显著。拔脓膏是本院自制中药制剂, 其成分有无爷藤、雾水葛、白鹤藤、蓖麻子。无爷藤的主要作用是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善治烫伤;雾水葛具有解毒消肿、排脓、清湿热等作用, 善治疮、疽;白鹤藤有理血祛风、治跌打损伤、排毒等作用;蓖麻子具有消肿拔毒、泻下通滞、治痈疽肿毒等作用;诸药联合使用具有化腐排脓、拔毒生肌、清热消炎等功效, 使感染创面去腐生肌, 并能促进肉芽的生长, 从而达到治根治本。bFGF是人体内广泛分布的生长因子之一,可以促进新生血管形成、内皮细胞增生, 进而对损伤进行修复[5]。EGF一般存在于各种体液中, 皮肤受损以后, 局部聚集的血小板和受损的角朊细胞就会释放EGF, 从而促进角朊细胞增殖并刺激其分化成熟, 进而推动伤口的再上皮化[6]。本次研究中, 两组患者bFGF、EGF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治疗后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表明bFGF、EGF可以促进感染创面的愈合。

综上所述, 本院自制的拔脓膏可以促进开放性软组织损伤感染创面患者bFGF、hEGF水平的上升, 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上推广运用。

[1] 肖秀丽, 李斌.创面修复与信号转导.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06, 12 (5):507-509.

[2] 冯周莲, 高少茹, 陈婉敏.拔脓膏配合黄油纱治疗开放性骨折感染创面的效果观察.护理学报, 2010, 17(14):78-80.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64.

[4] 钟小晶, 何丽展, 招瑞兴, 等.感染创面肉芽组织期伤科黄水纱布湿敷中应用优拓的止痛效果观察.护理学报, 2008,15(9):64-65.

[5] 李学锋, 王慧君, 罗红, 等.皮肤创伤愈合过程中TGF-β1mRNA表达与损伤时间关系的实验研究.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06, 26(1):59-61.

[6] 黄宏, 郭敏, 徐祥, 等.皮肤创伤愈合过程中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表达及其影响因素.成都医学院学报, 2010, 05(3):209-214.

猜你喜欢

本院创面水平
张水平作品
探讨浓缩生长因子(CGF)在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治疗中对溃疡创面愈合的作用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应用的研究进展
本院急救设备应急库房的建设与临床调配评估的探讨
PDCA循环在降低本院住院药房药品调剂差错中的应用
作家葛水平
数据挖掘在学校招生工作中的应用
加强上下联动 提升人大履职水平
中西医结合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后残余创面35例
做到三到位 提升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