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9例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的血清肌酸激酶的活性变化

2014-09-12云南省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云南个旧661000

吉林医学 2014年5期
关键词:组织细胞甲亢黏液

曹 萍 (云南省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云南 个旧 661000)

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内分泌综合征,女性患者发病率较男性高。由于含有透明质酸、黏蛋白、黏多糖液体在心肌纤维内浸润,心肌呈退行性病变,严重时可导致心包大量积液,导致甲减性心脏病,常常是甲减患者最终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现将在临床工作中收集的19例甲减患者的血清肌酸激酶的活性变化分析如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收集甲减19例,其中男4例,女15例,男∶女1∶3.75。发病年龄19~76岁,平均54岁。发病原因为:2例因甲状腺炎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1例因为桥本氏甲亢服用丙基硫氧嘧啶100 mg/次,3次/d服用3个月后;1例因甲亢I131治疗后,2例合并糖尿病,其余均为原因不明者。所有病例经采集病史、体格检查、查血FT4、FT3、TSH(采用化学发光法)而确诊。19例均有心电图ST-T不典型改变,经多次心电图动态检查及心肌酶学检查,排除心肌梗死,病程1个月 ~10年,于治疗前均采血1次,测定 FT4、FT3、TSH、CK、CK-MB,19例均有CK升高的现象。

1.2 方法:经确诊后,5例给予甲状腺片治疗,剂量40~100 mg,14例给予优甲乐治疗,剂量25~100μg,治疗1个月后采用相同方法再次测定 FT4、FT3、TSH、CK、CK -MB。

1.3 统计学方法:本组资料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测定值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

2 结果

19例甲减症治疗前后FT4、FT3、CK、CK-MB比较详见表1。

表1 19例甲减症治疗前后FT4、FT3、CK、CK-MB比较±s)

表1 19例甲减症治疗前后FT4、FT3、CK、CK-MB比较±s)

?

3 讨论

甲减患者心肌病变特征是心肌间质黏液性水肿,全身肌肉有肌细胞肿大、苍白、肌浆纤维断裂,且有空泡变性和退行性病灶。甲减时全身组织细胞核酸、蛋白质的合成、代谢及酶系统的活性均减弱,心肌细胞间有黏蛋白及酸性黏多糖沉淀,心肌张力减退,心脏松弛,心肌假性肥大,心肌纤维间质黏液性肿胀,以致变性坏死,导致心肌酶自细胞内溢出,因此血清中肌酶各项升高[1]。CK升高在急性心肌梗死也可见,部分可误诊为心肌梗死。甲减时心肌耗氧量减少,患者可伴有非特异性ST-T改变,并可有胸闷、心悸、心前区不适等临床表现,一般不发生心绞痛症状,但当心排出量减少超过心脏耗氧量减少的程度时,也会出现心绞痛,称黏液性水肿心绞痛。因此甲减患者有时也会误诊为心肌梗死患者,应警惕甲减可能性,以减少误诊。

甲状腺激素与组织细胞代谢密切相关,甲减患者由于甲状腺激素明显缺乏引起线粒体氧消耗减少,ATP下降,由于导致富含CK等肌源性酶的骨骼肌损伤、细胞膜通透性增高进而CK自细胞内逸出至血循环。另外,TSH通过刺激腺苷酸环化作用于甲状腺及其他组织细胞,也可消耗细胞膜的ATP,从而酸的逸出增多。本组资料中19例甲减患者经测定CK、CKMB均高于正常。

甲状腺激素可使渗液减少,心肌肌张力增高,减少间质水肿及心包积液。19例患者经用甲状腺激素治疗半月后,FT4、FT3均有所上升,CK、CK-MB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并且治疗前后经采用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甲减患者可存在心肌损害,甲减治疗后,患者胸闷、心悸、气促等症状可缓解,部分患者复查心电图ST-T改变可消失[2]。

[1]刘桂芳,彭延宽,高 静.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临床观察[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6,23(2):29.

[2]马丽敏.甲亢散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技术的临床研究(附156 例病例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09,6(21):8.

猜你喜欢

组织细胞甲亢黏液
放射性核素碘131治疗甲亢的效果观察
甲亢患者需警惕甲亢性心脏病
鞍区软骨黏液纤维瘤1例
会阴部侵袭性血管黏液瘤1例
花青素对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细胞GST-π表达的影响
黏液型与非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Cif基因表达研究
黏液水肿性苔藓1例
酸枣仁汤治疗甲亢失眠的效果观察
宫颈癌组织细胞中Numb基因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儿童富于T/组织细胞的B细胞淋巴瘤一例伴文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