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索拉非尼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疗效的研究分析

2014-09-12韩文杰

实用癌症杂志 2014年4期
关键词:索拉非尼原发性肝癌

孙 恒 韩文杰

原发性肝癌是临床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目前我国肝癌发病率居世界前列,其死亡率仅次于肺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1]。目前手术仍是原发性肝癌的主要治疗方式,但由于肝癌起病隐匿、进展迅速,多数患者机体状态已无法进行手术治疗,因此,寻找合适的靶向治疗方式是目前临床研究的重点[2]。索拉非尼是德国生产的一类小分子多靶点生物靶向治疗新药,在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为探讨该药对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对我院2007年5月-2009年5月收治的103例接受索拉非尼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将研究过程与结论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07年5月-2009年5月收治的103例接受索拉非尼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及临床检查确诊[3]:①AFP≥400 μg/L,且未见其他器官肿瘤,并排除转移性肝癌;②AFP<400 μg/L,肝脏病理学检查证实。103例患者中,男性75例,女性28例,年龄23~77岁,平均(49.1±7.5)岁,Karnofsky评分63~70分,平均(65.5±2.4)分,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级52例,B级51例。

1.2 治疗方法

患者确诊后均接受索拉非尼(注册证号H20110599,德国Bayer Schering Pharma AG公司生产)治疗,每次400 mg口服,每日2次,服药前禁食2 h,6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进行MRI检查,对疗效进行评价,以确定进一步治疗方案。患者治疗期间均给予护肝、利胆及相关疾病对症处理。

1.3 观察指标

①取患者治疗前清晨肘静脉血5 ml,离心,静置30 min,取血清冻存于-20℃冰箱内,待测外周血淋巴细胞水平。检测方法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标记全血溶血法,检测设备为美国BD公司生产的FACSaliur流式细胞仪,CD3+、CD4+、CD8+、CD16+、CD56+单克隆抗体购自同一公司。于末次随访再次记录上述数据,进行对比;②参照Karnofsky评分[4]评价患者治疗前及末次随访生活质量。

1.4 随访

对两组患者进行1年的随访,随访期间观察以下指标:①临床疗效:参照RECIST标准进行评定[5],共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及进展(PD),有效为CR、PR及SD之和;②不良反应:参照第3版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常见毒性事件标准(NCI-CTCAE v3.0)[6]评价手足皮肤反应、腹泻、血压升高、白细胞下降、血小板下降等不良反应级别及发生率;③观察患者治疗后6个月及1年生存情况。

1.5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对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设定为α=0.05,当P<0.05时,认为其有统计学差异性。

2 结果

2.1 外周血淋巴细胞水平变化

患者治疗后CD3+、CD4+、CD4+/CD8+及NK值显著上升,但CD8+值显著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水平变化

2.2 生活质量

治疗前患者平均Karnofsky评分为(65.5±2.4)分,治疗后升至(79.8±5.2)分,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显著高于治疗前(t=6.270,P<0.05)。

2.3 疗效评价

治疗后CR 5例,PR 10例,SD 85例,PD 3例,有效率97.1%。

2.4 不良反应

治疗后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以手足皮肤反应、口腔炎和腹泻最为常见,发生率分别为44.7%、40.8%及45.6%,见表2。

2.5 生存率

随访半年发现11例患者死亡,随访1年时发现17例患者死亡,0.5年、1年生存率分别为89.3%及83.5%。

3 讨论

表2 103例患者应用索拉非尼的不良反应情况/例

原发性肝癌中,90%为肝细胞肝癌,是1种典型的富血管性肿瘤,因此,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是治疗该病的重要手段。索拉非尼是1种口服的多靶点的多激酶抑制剂,可使多种酪氨酸激酶受到抑制,从而阻断肿瘤细胞的血管生成,达到控制肿瘤细胞繁殖的目的[7]。由于原发性肝癌确诊时多已进入中晚期,肿瘤恶性度高,血管丰富且生长速度快,此时已不适合手术治疗,因此,应用靶向治疗药物是改善临床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

本文应用索拉非尼对10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治疗,并对其进行了1年的随访观察,可以发现,患者治疗后CD3+、CD4+、CD4+/CD8+及NK显著上升,其CD8+显著下降,治疗前后数据对比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显示其细胞免疫功能紊乱体征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T淋巴细胞在免疫调控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晚期肝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数值显著下降,说明其细胞免疫功能受到了明显抑制,其机体肿瘤细胞的清除能力受到了影响,而在治疗后,患者肿瘤分泌的免疫抑制因子得到了有效控制[8],可使机体Ts细胞生成下降、Th细胞形成和成熟增加,提高了机体免疫功能;同时,患者NK细胞见显著升高,其发挥肿瘤杀伤作用功能增强,也抑制了病情的进一步加剧。本例治疗前患者平均Karnofsky评分为(65.5±2.4)分,治疗后升至(79.8±5.2)分,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显著高于治疗前,提示其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患者总体健康状况、躯体、角色、情绪、认知及社会功能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这一点也有助于增加其战胜疾病的信心,自心理层面加强患者的治疗配合度,减弱其不安、焦虑心理,保证其生存质量的稳定[9]。在临床疗效的分析中,我们发现,治疗后患者CR 5例,PR 10例,SD 85例,有效率97.1%,显示了索拉非尼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良好的疗效,且索拉非尼作用效果与传统细胞毒类药物不同,该药可通过控制肿瘤的生长,保证患者“带瘤生存”的实现,从而确保了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在安全性的分析中,可以发现,治疗后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以手足皮肤反应、口腔炎和腹泻最为明显,发生率分别为44.7%、40.8%及45.6%,这主要与索拉非尼的多靶点抑制功效有关,但患者毒性反应多集中于1、2级,其安全性仍可满足临床治疗要求[10]。且6个月随访时共发现11例患者死亡,1年随访时共发现17例患者死亡,6个月、1年生存率分别为89.3%及83.5%,显示该药可延长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生存时间,疗效令人满意。

综上所述,索拉非尼能够有效改善原发性肝癌患者机体免疫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并延长其生存时间,且药物不良反应大部分可获控制甚至缓解,因此,该药对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可作为无法实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首选治疗药物。

[1] Lok AS.Does antiviral therapy prevent recurrence of hepatitis B virus-relat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fter curative liver resection?〔J〕.JAMA,2012,308(18):1922-1924.

[2] 程永帅,李 焱,韩鹏熙,等.DWI序列在TACE联合125 I粒子植入治疗原发性肝癌效果评估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2013,53(2):59-61.

[3] 李英华,蒋 葵,孙 萍,等.原发性肝癌非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J〕.医学与哲学,2012,33(12):32-33,35.

[4] Boxberger F,Albrecht H,Konturek PC,et al.Neoadjuvant treatment with weekly high-dose 5-fluorouracil as a 24h-infusion,folinic acid and biweekly oxaliplatin in patients with primary resectable liver metastases of colorectal cancer:long-term results of a phase II trial〔J〕.Med Sci Monit,2010,16(2):CR49-55.

[5] 陈元元,梁中骁,潘金飞,等.术中植入5-Fu缓释剂对原发性肝癌术后早期复发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2,52(19):61-63.

[6] Kwon JH,Bae SH,Kim JY,et al.Long-term effect of 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 for 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eligible for local ablation therapy or surgical resection.Stereotactic radiotherapy for liver cancer〔J〕.BMC cancer,2010,10:475.

[7] Chok KS,Ng KK,Poon RT,et al.Impact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on long‐term outcome of curative resection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Br J Surg,2009,96(1):81-87.

[8] 周晓明,傅海媛,黄亚娟,等.多肽抗体检测原发性肝癌血清标志物ELISA方法的建立及应用〔J〕.生物技术通报,2012,(5):179-184.

[9] Gassmann P,Spieker T,Haier J,et al.Prognostic impact of underlying liver fibrosis and cirrhosis after curative resection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World J Surg,2010,34(10):2442-2451.

[10] Glehen O,Gilly FN,Boutitie F,et al.Toward curative treatment of peritoneal carcinomatosis from nonovarian origin by cytoreductive surgery combined with perioperative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a multi-institutional study of 1,290 patients〔J〕.Cancer,2010,116(24):5608-5618.

猜你喜欢

索拉非尼原发性肝癌
大豆异黄酮协同索拉非尼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及机制
索拉非尼治疗肝移植后肝细胞癌复发的单中心回顾性分析
LCMT1在肝癌中的表达和预后的意义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肾癌期间引发高血压的分析
microRNA在肝癌发生发展及诊治中的作用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1例报道
Rab27A和Rab27B在4种不同人肝癌细胞株中的表达
原发性肝癌脑转移一例
microRNA在肝癌诊断、治疗和预后中的作用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