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棉田耕作制度 提高植棉整体效益

2014-09-12曹涤环

科学种养 2014年7期
关键词:棉农棉田套种

目前,棉花市场供求关系已经发生变化,特别是在受到国际大经济环境的不利影响后,棉花产品的销售受到明显的影响,已出现销售不畅局面,面对这种新的形势,如何在保证棉田效益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合理改革棉田的耕作制度,在提高综合经济效益上做文章,积极稳妥地稳定棉花生产面积,改变过去抓棉花生产就棉花论棉花,长期以来大面积棉田基本就是棉麦、棉油两熟,耕作制度单一,以致棉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都不高,尤其是在去年棉花大减产的情况下,劳动成本上升,产量下降,棉价回升无望,使棉农种棉积极性受到严重打击。因此,今年的棉花生产应该考虑从棉花走向棉田,从单纯地追求棉花产值过渡到追求棉田的整体效益和棉区的规模效益,加大棉田耕作制度的改革,提高植棉的整体效益,切实保护好棉农的经济效益,在以棉为主的前提下,在优化作物组合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套种间作作物,改一年两熟为三熟、四熟,从而大幅度地提高棉田的综合效益,提高棉农植棉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稳定棉花生产面积,避免棉花生产大起大落。

一、实施优质栽培

实施优质栽培,就是在引进优质品种的基础上,通过促早栽培、株型调控、优化成铃等技术的应用,提高内外铃比例,减少霜后花和烂铃的比例,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

1. 加快优质新品种的引进和选育推广工作

一方面继续充分利用相对优良的现有品种,如目前推广的一些常规优质棉品种和杂交抗虫棉品种;另一方面通过引进种质资源、生物技术、品种改良等多种途径,选育出多样化的适应不同栽培需求的品种。

2. 大力推广应用优质栽培技术

如推广多年的双膜育苗、移栽地膜棉、化学调控等高产栽培技术。在促进早发、早现蕾、早开花结铃等方面,不断研究和探索新的有效技术,使之符合优质高产的栽培要求。株型调控技术、优化成铃技术、化学调控技术等,在提高优质铃比例、减少烂铃率,提高棉花纤维长度和品质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二、实施简化栽培

目前棉花栽培费工多、成本高,在当前植棉效益下降的情况下,应组织技术力量重点围绕优质栽培、节本省工技术,加强研究攻关。对于一些比较成熟的植棉新技术要加快推广的步伐,使之与优质高产高效尽快配套,如在目前棉区这几年大力开展的棉田套种间作、优化立体种植等技术措施。

过去棉麦两熟、棉油两熟单一平面种植的窄厢、窄行已不适应多元立体种植的要求。因此,一些取得成功经验的棉区,已将过去1.33~1.5米(包沟)的棉田窄厢改为1.67~2米的宽厢,推广宽窄行密株种植方式,不但可以使大多数棉株变边行,发挥边际效应,有利于通风透光,减少蕾铃脱落,促进三桃齐结,桃多桃大桃好,而且厢面宽行更有利于间套矮秆菜、豆、瓜等高效作物。如此做到高矮间套,优势互补,提高主间套作物的产量水平,达到增加单位面积实物总产量,从而提高棉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的目的,使棉农从中受益,从而提高了植棉的积极性,对稳定棉花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大力推广立体栽培

在湘北洞庭湖区和沅江市棉区,棉田高效立体种植技术经过多年的实践开发和推广,应用面积不断扩大,尤其是在去年棉花减产的情况下,一些普遍推广了立体种植的棉农,取得了棉花损失间套作物补的明显效益,对稳定棉花面积发挥了较好的作用。全市涌现了大量的高产典型,总结出了很多科学间套作的好形式,这些经验非常值得总结和推广。他们的体会是:

1. 坚持四个原则

①以市场为导向。

无论是主体作物还是间套作物,都应是市场总量大的适销对路产品。

②以科学为依托。

照顾作物特性,合理组合,科学管理,以实现主体作物棉花与间套作物间的优势互补。

③以增效为目标。

棉田立体种植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农田的综合效益,只追求立体种植面积的形式主义做法是不可取的,更是没有效益的。

④科学用药,防止污染。

棉田间套作物在使用化学农药时,要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杀虫剂、杀菌剂品种,防止对间套的瓜、豆、菜等产品产生污染,选择除草剂时更要严格。

2. 选对多熟高产间套模式

在沅江市,这种间套模式多达二十多种,其中推广面积较大、效益较好的有:棉套油菜—棉套春菜、麦(棉)套冬菜—棉套豆类、油(麦)套冬菜—棉套瓜类、冬菜—棉套瓜类(甜瓜、西瓜)、冬菜—棉套早椒、冬菜—棉套豆类(黄豆、绿豆)和冬菜—棉套花生等。

在南方棉区,几个成功的间套复种模式有:

①棉田推广应用油菜/春玉米/棉花复种制。

在棉花中产或略有减产的情况下,一般亩产油菜籽110~120千克,春玉米亩产150~200千克或鲜食糯玉米300~350千克,亩产籽棉250~300千克;如套种糯高粱,亩产籽粒180~220千克。

②蔬菜/西甜瓜(早熟辣椒)/棉花复种制。

垄宽2米、下旬移栽冬季蔬菜(榨菜或芥菜),在厢中套种3行,株距20~25厘米,每亩4500~5000株。3月中下旬收获榨菜(芥菜)后在厢中栽种1行西甜瓜,每亩300~350株,如栽种早熟辣椒,在厢中种植3行,行距60厘米,株距45厘米,每亩2000株。5月上中旬移栽棉花,棉花种植两行,分别种植厢的旁边,距离厢沟25~30厘米,每亩种植1600~1800株。

③油菜/春玉米(糯高粱)/棉花复种制。

按210厘米分厢(包一条沟)。厢宽180厘米,沟宽30厘米。油菜于10月中下旬移栽,每厢在厢两旁和棉行中间共套种3行油菜,行距60厘米,株距20厘米,每亩5000株左右。春玉米3月中下旬育苗,4月20日以后移栽,每厢栽2行,每亩定植1200~1500株,行距60厘米,株距25~37厘米,与棉花间距30厘米;棉花4月上旬开始营养钵育苗,5月上中旬油菜收获后移栽,每厢栽2行,每亩定植1600~1800株。

以上几种棉田间套复种模式,均收到了较好的避旱减灾增产效果,值得大力推广。

3. 抓好几项关键技术

①品种优化搭配。

棉田在冬春空茬期内可套种的作物较多,但所选用的高秆作物必须在6月上旬收获结束。棉花从苗期至初花期以及吐絮后期,生长并不太茂盛,田间可以套种矮秆、早熟、浅根作物,但必须在7月底基本停止生长,处于生长衰退、果实完熟和采收期,不能与棉花争肥、争水、争空间。9月份棉田又可以套种,10月初棉花叶片凋落,基本适合多种作物苗期生长。

②合理安排茬口。

间套种棉田要放宽畦面,扩大棉花行距,选用杂交抗虫棉稀植。一般按1.2米等行距栽植,每亩1500~1800株。

③采取保护性生产措施。

采取地膜覆盖、搭建小拱棚、异地育苗移栽、提前采鲜上市等措施,最大限度地缩短各种作物与棉花的共生期。

④重视苗期管理。

间套种棉田中的幼苗一般都属“弱势群体”,应在培育大壮苗的基础上,加强苗期肥水管理和病虫草害防治,提高幼苗素质,增强其抗逆能力,防止形成弱小僵苗。

⑤加强病虫害防治。

间套种棉田病虫害往往较重,尤其是盲椿象、红蜘蛛和夜蛾类害虫发生较重,应加强防治。同时要加强枯萎病、病毒病和白粉病等容易交叉感染的病害,注意调换套种品种,避免重茬。

⑥合理利用棉秆。

棉秆是越冬作物挡风御寒的天然屏障,也是有些作物牵蔓的好支架,应酌情加以利用。

作者简介:曹涤环,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广播学校的培训工作,多次被评为省农技推广工作先进个人。

猜你喜欢

棉农棉田套种
朝天椒套种芝麻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草莓大棚套种西红柿亩增收2万元
棉农
塔城地区纤检所干部深入农田助力棉农春耕
长期膜下滴灌棉田根系层盐分累积效应模拟
果园套种蚕豆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印度棉价暴跌导致棉农自杀
洞庭湖区莲藕套种晚稻高效栽培技术
一〇一团棉田主要虫害调查分析
棉田磁化水灌溉脱抑盐作用及促生效果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