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团队创新气氛研究述评

2014-09-11王佳慧史新广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13期
关键词:气氛成员量表

王佳慧,史新广

(苏州大学 应用技术学院,江苏 昆山 215325)

【特别关注】

团队创新气氛研究述评

王佳慧,史新广

(苏州大学 应用技术学院,江苏 昆山 215325)

团队创新气氛作为影响团队创新绩效的重要因素之一,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本文就团队创新气氛的概念、主要测量工具以及与团队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做了回顾和梳理,并就当前研究的一些不足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展望。

团队创新气氛;团队创新绩效;TCI量表

近年来,团队作为一种日趋成熟的运作形式,逐渐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团队创新也逐渐成为社会进步背景下提出的较高要求。回顾以往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团队创新绩效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作用,团队创新气氛则是其中较为重要的因素之一,日趋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从团队创新气氛的概念、测量以及它与团队创新绩效的关系这几个方面入手,对以往团队创新气氛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探讨。

一、团队创新气氛的内涵

“团队创新气氛”的概念最初是在“气氛”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近年来,学者们对气氛的定义日渐细化,专指气氛的概念由此被提出。如,创新气氛与组织创新相联系,安全性气氛与低事故率相联系等[1]。至此,创新气氛作为氛围的延伸分支之一,成为了中外学者研究团队或组织创新的影响因素重要课题。相较于“创新气氛”或者“组织创新气氛”而言,目前对“团队创新气氛”的研究较少。West(1989)认为,团队创新气氛是团队成员对影响其创新能力发挥的工作环境的共享认知。1992年,West又将团队创新气氛定义为工作团队内的成员对影响其创新能力发挥的工作环境所共享的主观知觉。我国学者肖洪钧与苗晓燕(2009)将团队创新气氛定义为“团队成员对影响其创新能力发挥的工作环境的认知”[2]。不难看出,三个定义都强调团队中的成员对团队中是否存在创新环境的主观感受。当成员处于一个团队中时,他的这种感受将促会进自身态度、价值观以及自我信念的形成,进而影响团队成员的创新行为,最终将影响团队创新的绩效。这一解释也间接说明了团队创新气氛与团队创新绩效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

二、团队创新气氛的测量

通过阅读中外大量文献,我们发现在测量团队创新气氛的量表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由West主持开发的TC(Iteam climate inventory)量表。

1.TCI量表的发展。West于1990年提出了关于测量团队创新气氛的四维度结构模型,包括愿景,参与的安全感,任务导向和创新支持;1992年完成了TCI初始量表的编制,共计61个条目;1994年West与Anderson一起,制订出包含了38个条目的TCI正式量表。目前所使用的是1996年调整后的版本,West把互动频率从参与安全中独立分解开来,形成了新的TCI模型[3]。TCI量表就此由四因素模型发展为五因素,五因素结构模型具体包括:远景目标、参与安全、任务导向、创新支持以及互动频率。这些纬度对团队创新气氛的影响因素做了高度精确的概括,随后被多个国家修订和验证,并被证明测量西方国家团队创新气氛结构方面具有良好的效力[4]。

2.TCT量表在我国的验证。TCI量表的信效度的可靠性不仅在国外得到了证实,在国内也得到了多个学者的验证和修订。我国学者王慧(2005)通过研究和分析,证实了TCI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适用性[1];高鹏等(2009)采用来自31个研发团队的208个团体样本对TCI在国内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团队成员间的内部一致性较高,TCI在我国具有较好的信度和结构效度[5];耿昕等(2011)通过对TCI量表相关研究的回顾,发现绝大多数的国外研究支持TCI的四因子与五因子模型,并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TCI量表做了修订,说明了该量表具备跨文化的适用性[6]。此类文献我们可以看出,TCI在我国关于团队创新氛围研究方面的市场很广。目前,国内学者关于对团队创新气氛的测量大多以West开发的TCI量表为基础,并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结合具体的情况进行改编或修订,但国内学者自主研发的相关量表则极少。

三、团队创新气氛与团队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

团队创新绩效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团队成员、团队领导、团队的特征以及团队创新气氛等都会对团队创新产生推动或抑制作用。国外就团队创新气氛对团队创新绩效的影响做了充分的研究。Guzzo和Dickson等(1996)认为成员创新行为对团队创新行为有着显著的影响,互动或创新气氛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7];Isaksen(2007)指出创新气氛是通过个体心理过程施加影响,进而作用于创新绩效[8]。在国外研究中,团队创新气氛通过调节或中介作用对创新绩效产生影响的研究较容易看到,相关的研究较国内而言也更为成熟。回顾国内相关研究领域,直接研究团队创新氛围与团队创新绩效的文献并不多见,大部分研究致力于探讨团队的创新气氛与其他因素的相互作用对创新绩效产生的影响。例如,王慧(2005)在修订了创新气氛调查问卷的基础上,通过对22个团队的调查数据分析得出,团队创新气氛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预测工作的投入,并且这两个变量之间存有密切的联系[1]。刘惠琴、张德(2006)在个人深度访谈和文献回顾的基础之上,构建并验证了团队创新绩效决定因素模型,并通过对中国高校86个学科团队的660名教师问卷调查后得出,领导能力和成员创新行为对团队创新气氛影响较高,成员创新能力、成员创新行为和团队创新气氛对团队创新绩效整体效果较高,并就此总结了要想提高团队创新绩效,需要从提高领导和成员能力、改善成员行为以及营造团队气氛入手[9];张文勤等(2010)通过对70个团队样本调查发现,创新气氛高的团队里的成员其创新行为要显著高于创新气氛低的团队成员,说明团队创新气氛对成员创新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10];王欢、尤中山(2011)通过实证研究得出,团队创新氛围对成员创新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集体效能感在团队创新氛围对成员创新行为的影响过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11]。创新氛围反映的是团队的员工所感知到的团队对创新的支持程度,程度的大或小将进一步对

员工在团队中迸发创新思维、提出创新想法、进行创新行为等产生作用,进而影响了整个团队创新的绩效。

四、反思与展望

通过对团队创新氛围、团队创新绩效等相关文献的回顾和梳理,我们不难发现,大部分研究已经证实了团队创新气氛对团队绩效存在影响,而且不少结果表明作用显著。这就意味着各个团队要能实现创新、提高团队的绩效,团队创新氛围这一因素不容小觑。就当前研究而言,笔者也从中发现了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国内相关的研究成果中,以实证方式进行的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是深层次探讨团队创新气氛等多因素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方面。这就容易使理论成为一纸空文,实际成效如何便不得而知。希望在今后该领域的研究中,以上不足之处可以得到改进,从而在指导团队创新过程中使得团队创新气氛这一因素对团队创新绩效的影响可以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1]王慧.软件开发团队创新气氛与工作投入实证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

[2]肖洪钧,苗晓燕.领导风格与团队创新气氛的关系研究[J].软科学,2009,(4):65-68.

[3]林娟.软件研发团队创新气氛、冲突行为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10.

[4]王成成.IT企业研发团队异质性与团队创新气氛的关系研究[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11.

[5]高鹏,李媛,汤超颖.TCI在我国的有效性验证:研发团队创新氛围的测度[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06):166-170.

[6]耿昕,石金涛,陈梦婕,刘云.团队创新气氛量表研究——基于长三角地区的实证分析[J].系统管理学报,2011,(20):676-709.

[7]Guzzo R A & Dickson M W.Teams in organizations:Recent research on performance and effectiveness[J].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1996,(47):307-338.

[8]Isaksen S G.The climate for transformation:Lessons for leaders[J].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Management,2007,16(1):3-15.

[9]刘惠琴,张德.团队层面的高校学科团队创新绩效模型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6,(24):421-427.

[10]张文勤,石金涛,刘云.团队成员创新行为的两层影响因素:个人目标取向与团队创新气氛 [J].南开管理评论,2010,(13):22-30.

[11]王欢,尤中山.团队创新氛围对成员创新行为影响的跨层次研究:集体效能感的中介作用[J].技术经济,2011,(7):9-13.

G647

A

1674-9324(2014)13-0001-02

2013年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团队创新的过程和条件(201313984015X)。

史新广(1981-),男,硕士,助理研究员,高等教育。

猜你喜欢

气氛成员量表
2023.06六月羽坛:奥运积分赛的气氛终于来了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CREATINGAN ATMOSPHERE
写出画面的气氛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中学生智能手机依赖量表的初步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