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荨麻疹瘙痒患者的心理问题分析与心理护理

2014-09-11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年7期
关键词:荨麻疹皮肤病症状

广东省肇庆市皮肤病医院,广东 肇庆 526020

慢性荨麻疹瘙痒患者的心理问题分析与心理护理

李健慧

广东省肇庆市皮肤病医院,广东 肇庆 526020

目的分析慢性荨麻疹瘙痒患者心理问题,探讨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方法随机选取12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作研究对象,均存瘙痒症状,系统随机化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应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和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对两组进行评估,对照组予以对症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治疗护理后有效率96.83%,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2.54%,观察组的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改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心理护理促进治疗效果,缓解瘙痒症状,提高了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慢性;荨麻疹;瘙痒;心理问题;心理护理

荨麻疹是由多种因素共同诱发的皮肤科疾病,临床上将病程超过6周的定义为慢性荨麻疹,临床报道指出患者出现风疹块前出现局部瘙痒、麻刺感,进而迅速蔓延全身,出现头痛、发热、全身不适等症,对患者的身心造成严重影响[1]。慢性荨麻疹属于顽固性疾病,部分患者因心理消极因素抵触治疗,因此临床治疗过程中不仅要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还需要加强该类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目前有关慢性荨麻疹患者的心理健康调查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对126例慢性荨麻疹瘙痒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并采取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取得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住院治疗的12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作观察组,男性62例,女性64例;年龄20~64岁,平均(39.4±7.6)岁;病程4个月~4年,平均(2.4±1.2)年,所有患者经询问均存在瘙痒症状,局部瘙痒42例,全身瘙痒84例,程度为中重度,经检查排除其他皮肤病、精神病和严重脏器异常患者,治疗前30天内无激素药物和抗组胺药物服用史;系统随机化分为两组,自愿接受本次调查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的基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体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的基本资料比较情况±s,n=63)

1.2 调查评价方法[2]应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慢性荨麻疹瘙痒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评价,该量表包括90个项目,统计9个因素量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敌对、偏执、恐惧、精神病性。专业皮肤科护理人员填表前向患者说明情况,让患者独立完成表格。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共10个问题:生理、心理、日常活动、穿衣、社交娱乐、运动、工作学习、家庭、性生活和睡眠。分值越高生活质量越差。

1.3 治疗和护理 入院后专业医生询问病史,结合检查结果寻找病因,避免患者再次接触,然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使用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进行对症治疗。对照组治疗过程中给予常规护理如健康宣教、用药指导、充分休息和饮食指导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心理护理:①加强医患沟通,建立良好关系,责任护理人员同患者及其家属沟通交流,了解内容包括个人生活史、社会支持、疾病认识和个人应对措施等。根据上述信息评估影响患者心理健康因素,制定个性化心理护理方案。②心理健康教育,由专业护理人员详细介绍慢性荨麻疹的相关知识,指导患者如何科学治疗、合理生活来减少身体不适,帮助患者如何熟悉医院环境,讲解成功治愈病例,缓解患者不良心理,发现和矫正其对疾病的不当认识,树立治疗信心。③放松训练,指导患者作放松训练如深呼吸、音乐缓解、肌肉放松和想象放松等,30min/次,1~2次/天。

1.4 效果评价[3]瘙痒症状评分:0分为无瘙痒,1分为轻度瘙痒,不影响生活,2分为中度瘙痒,影响生活,但患者可忍受,3分为重度瘙痒,明显影响生活,患者不耐受。瘙痒症状评分降低1分表示有效,症状评分未降低或升高表示无效。

2 结果

根据两组自评量表评价结果发现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敌对等心理问题是慢性荨麻疹瘙痒患者的主要心理问题;观察组治疗护理后有效率96.83%,护理后的临床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的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评分明显好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改善效果好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2和表3。

表2 两组的临床效果比较[例(%)]

注:同对照组比较,*P<0.05。

表3 两组的生活质量指数比较

注:同护理前比较,*P<0.05;同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慢性荨麻疹作为过敏性皮肤病对患者的心理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身体局部或全身瘙痒是其常见表现,患者的心情往往因此受到影响,而此病又属顽固性疾病,治疗周期相对较长,部分患者逐渐出现诸多不良心理。通过调查发现慢性荨麻疹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敌对等心理症状评分均明显增高,由此说明瘙痒症状确实对患者的身心造成显著影响。荨麻疹瘙痒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样存在影响,观察组的皮肤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这和慢性荨麻疹的顽固性和自身不良身心密切相关。相关报道[4]指出瘙痒症状越重,患者的生活质量差,两者呈正相关联。本组针对126例慢性荨麻疹瘙痒患者的病因进行了对症治疗,观察组63例患者给与心理护理干预,96.83%患者的瘙痒症状得到缓解,4例患者症状未得到缓解是因自身仍对治疗存抵抗情绪。慢性荨麻疹的病因机制复杂,治疗时间长,正确的治疗是要找准该病病因选择对症策略,多数患者对抗阻胺药物均有效,部分需要联合其他药物治疗[5]。瘙痒症状造成诸多不良心理,通过心理护理干预,患者的心理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多数自愿并坚持治疗,对治疗效果的促进有着显著作用。

综上所述,针对性心理护理促进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效果,缓解瘙痒症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1]慈超,刘雯蓓,王军,等.慢性荨麻疹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心理干预对慢性荨麻疹疗效的影响[J]. 安徽医药,2010,14(7):792-794.

[2] 杨艺.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护理[J]. 中国实用医药, 2013,8(1):183-184.

[3] 王磊,李晴,王文华. 心理护理对皮肤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干预效果研究[J] .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11,13(2):124-126.

[4] 熊维,朱亦男,李玉红. 精细化护理对慢性荨麻疹患者治疗效果影响的分析研究[J]. 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3):93-94.

[5] 王玉萍.长期护理干预减少慢性荨麻疹患者反复发作的效果观察[J].现代预防医学,2013,10(18) : 63-64.

R473.75

A

1007-8517(2014)07-0109-02

2014.02.23)

猜你喜欢

荨麻疹皮肤病症状
有症状立即治疗,别“梗”了再抢救
茄子主要病虫害识别与为害症状
荨麻疹不仅仅是皮肤病
牛结节性皮肤病的防控措施
荨麻疹很少是过敏
你想不到的“椎”魁祸首:皮肤病可能与脊椎有关
护理干预对新生儿荨麻疹预防效果观察
探讨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中医治疗效果
危急重皮肤病救治进展学习班通知
经方辨证治疗慢性荨麻疹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