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编的话 戏里戏外邓小平

2014-09-11本刊编辑部

博客天下 2014年23期
关键词:口音共和博士

主编的话 戏里戏外邓小平

这期杂志分量不算轻。我们用四篇稿件、24个版的封面篇幅来纪念这位老人的110周年诞辰。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创下了央视一套黄金时段的收视纪录。在央视,这算是《河殇》以及《走向共和》之后所罕见的收视高峰了。我们专访了这个热播剧的主角马少骅,群访了幕后推手中央文献研究室的相关领导,故事和花絮多多。

马少骅的贵州口音和邓小平的川普,同属西南官话。作为一个湖南人,我喜欢这种口音和口音背后简洁亲切的表达方式。马先生的精湛演技,在11年前的央视热播剧《走向共和》中我已经领教过。这是个有情怀的演员,他和他的角色,戏里和戏外的邓小平,让本刊记者小陈雨为之泪下。

另外三篇稿子分别由社会学者曹东勃博士、本刊副主编汤涌和最会卖萌的女记者高诗朦贡献。曹博士以翔实的考据和扎实的逻辑令人信服地分析了当代中国影视剧中的领导人形象变迁史。汤涌对中国高层时政历史与动态的条分缕析,对邓小平在关键时刻的折冲进退观察,一如既往地拿捏到位。高诗朦远赴广西平果县,一竿子插到底,遍访邓家第三代“小邓书记”邓卓棣在县、镇、屯等最基层组织的挂职经历与有趣观感。

茅于轼老师说,经历过“文革”,才知道邓小平有多重要。财新传媒掌舵人胡舒立老师认为:最能反映邓小平实事求是品格的是他对中共内部“极左”思想的鲜明态度。“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左比右更危险”,这些观点中表现出来的巨大勇气和智慧,是对中国共产党理论和实践的伟大贡献。

这段,每晚追看《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翻阅三卷《邓小平文选》,回忆家族世事,再体察周遭形势,深觉茅胡两位先生所言不虚。坦率地说一句,我不仅喜欢邓的川普口音,他“越老越慈祥”的面相,也喜欢他直截了当的简洁文风,还喜欢他对子女、家庭以及天伦之乐毫不掩饰的热爱。

中共领导人中,他是在审美上让我觉得最为接近的一位。无论是政治还是生活,组织还是个人,这位老人活在最大限度的真实中

猜你喜欢

口音共和博士
制冷博士来帮忙
法国立法禁止嘲笑他人口音
别人都在说英语,只有中国人在说口音
共和都市办公室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镜管理法
神奇博士感冒了
你说话的口音反映出什么?
博士蚊
我的共和国
共和思想的内在价值的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