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鼻咽癌放疗后中耳积液的原因浅析

2014-09-10陈伟正李洁璇林建英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头颈科广东汕头515031

吉林医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原发灶咽鼓管中耳

陈伟正,李洁璇,林建英 (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头颈科,广东 汕头 515031)

鼻咽癌患者在放射治疗后常出现中耳积液,有作者认为是鼻咽癌放疗使鼓室黏膜静脉扩张、淤血,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清漏出导致鼓室积液[1]。但放疗后经相应的治疗,仍有部分鼻咽癌患者中耳渗液长期存在,而引起这种情况的原因尚无明确定论。本文对鼻咽癌放疗后一直存在中耳积液的34例(68只耳)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鼻咽癌放疗后出现中耳积液的相关因素,这对防治放疗后中耳积液及评估鼻咽癌患者放疗后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34例(68只耳)为1996年~2002年在我院接受放疗后随访2~5年的鼻咽癌患者,其中男26例,女8例;年龄34~72岁,中位年龄47岁。患者放疗后平均1.5月出现耳鸣、耳闷塞等症状而复诊并均行鼓膜穿刺确定为中耳积液,其中单耳积液27例,双耳积液7例。以放疗前鼻咽CT作为原发灶T分期(“92分期法”)及判断侧壁咽旁间隙是否受侵犯的依据(咽隐窝、咽鼓管变平均列为侧壁受侵犯)。34例鼻咽癌患者均采用60 Co或直线加速器常规外照射(即2 Gy/次,1次/d,5次/周)。鼻咽放射野包括鼻咽及邻近咽旁间隙,鼻腔、上颌骨后1/3,而中耳、内耳在全程的放射治疗中均处于照射野的边界内。鼻咽原发灶放射剂量34~80 Gy。

1.2 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对原发灶T分期、性别、肿瘤侵犯鼻咽侧壁或咽旁间隙与放疗后有无中耳积液进行差别显著性检验。用成组比较资料的优势比(odd=ad/bc)预测肿瘤侵犯鼻咽侧壁、咽旁间隙对放疗后长期存在中耳积液的风险倍数。

2 结果

34例鼻咽癌患者均为放疗后肿瘤治愈阶段。患者性别、鼻咽癌原发灶T分期等因素对放疗后中耳积液的发生无影响(P>0.05)。放疗后长期中耳积液与有否鼻咽肿瘤侵犯鼻咽侧壁、咽旁间隙关系密切(P<0.05、<0.01)。见表1。

成组比较资料的统计学分析发现,有肿瘤侵犯鼻咽侧壁而导致放疗后中耳积液长期存在的风险是放疗前无肿瘤侵犯鼻咽侧壁的4.33倍[odd=(20×13)/(12×5)],肿瘤侵犯咽旁间隙而导致放疗后中耳积液长期存在的风险是放疗前无肿瘤侵犯咽旁间隙的3倍[odd=(12×15)/(20×3)]。见表1。

表1 鼻咽癌放疗后中耳积液的相关因素(耳)

3 讨论

有资料表明,鼻咽癌放疗后发生中耳积液的发生率达70%[2],不管是放疗前还是放疗后发生中耳积液,多数学者都认为与咽鼓管功能的损害有关。咽鼓管受肿瘤侵犯、损伤使黏膜充血、水肿,同时在炎性反应刺激下咽鼓管黏膜中原无分泌作用的基底细胞演变为分泌细胞,分泌增多产生积液。Low[3]认为在鼻咽癌中肿瘤侵犯咽鼓管软骨引起咽鼓管排泌机能失调,放疗加重这一损伤,导致不可逆的咽鼓管功能失调及放疗后中耳积液的长期存在。本组资料显示,放疗前鼻咽侧壁受侵犯影响着放疗后中耳积液的长期存在,与以上观点相符。而咽旁间隙受侵可能影响咽鼓管的淋巴引流,并且使下颌神经受损有关,该神经支配咽鼓管开放的主要肌肉-腭帆张肌[4]。本组资料中,与鼻咽侧壁、咽旁间隙的影响不同的是,T分期与放疗后中耳积液无关,可能是原发病灶浸润情况与咽鼓管是否受侵不一致。

综上所述,鼻咽癌侵犯鼻咽侧壁、咽旁间隙是鼻咽癌放疗后中耳积液长期存在的高危因素,选择性地对该病例行优质的护理[5]或更积极的干预治疗,如放疗前、后的鼓膜穿刺或置管,将有利于鼻咽癌放疗后中耳积液这一常见并发症的康复,明显提高这类患者的生活质量。

[1] 谷铣之.肿瘤放射治疗学[M].第3版.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8:471.

[2] 唐安洲,曾 钢,周 永,等.CT扫描对鼻咽癌并发中耳积液的辅助诊断意义[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0,14(8):359.

[3] KingAD,Ke w J,Tong M,et al.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e of Eustachian tube in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correlation of patterns of spread with middle ear effusion[J].Am J Otol,1999,20(1):69.

[4] Low WK.Middle ear pressures in patients with nasopharygeal carcinoma and their clinical significance[J].J Laryngol Otol,1996,110(1):107.

[5] 冯雪仪.鼻咽癌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的护理[J].吉林医学:2012,33(30):6709.

猜你喜欢

原发灶咽鼓管中耳
乳腺癌原发灶与转移灶内雌激素受体及孕激素受体水平变化分析
保持“耳朵呼吸顺畅”
Valsalvas闭气加压MRI在评价咽鼓管功能中的价值研究
中耳胆脂瘤并周围性面瘫的临床分析
鼻内镜下咽鼓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潜水员中耳气压伤的发病特点与防治
乳腺癌原发灶T淋巴细胞浸润与预后的关系
56例颈部转移癌治疗的临床体会
声导抗基本概念(4)
乳腺癌原发灶及复发转移灶中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