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北郧西地区烟蚜的种群数量动态研究

2014-09-10张友臣安红柳李锡宏李传仁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4年23期
关键词:烟蚜消长烟田

张友臣 安红柳 李锡宏 李传仁

(长江大学农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5;湖北省烟草公司十堰市公司,湖北 十堰 442000) (长江大学农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5) (湖北省烟草研究院,湖北 武汉 430030) (长江大学农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5)

烟蚜[Myzuspersicae(Sulzer)]是世界性分布且寄主广泛的重要农作物害虫[1-2],在我国各烟区均有发生。烟蚜对烟草的危害性包括3个方面:一是吸食烟草植株的营养物质并向烟株内注射蚜虫未利用的生长激素和某些氨基酸,造成植株矮小、叶片皱缩,严重影响烟叶的产量和质量[3];二是其分泌的蜜露诱发烟草发生煤污病[3];三是传播多种烟草病毒病,如黄瓜花叶病毒(CMV)、马铃薯Y病毒(PVY)和烟草蚀纹病毒(TEV)等,其间接危害造成的损失远大于直接危害[2,4]。

烟蚜的田间消长动态研究可以明确烟蚜的防治适期。我国河南、山东和云南等烟区对烟蚜的发生规律或田间种群动态均有深入研究[5-8]。湖北十堰市郧西县是新烟区,而且依地理特点栽培了烤烟、香料烟和晾晒烟等多样化的烟草品种,但烟蚜的田间发生规律研究较为缺乏,为此,本课题组于2011~2012年期间系统调查了郧西县不同海拔烟田和不同烟草品种上烟蚜的田间种群动态。

1 材料与方法

2011年的系统调查田共4块,分别为:(1)店子镇天宝山村烤烟田(海拔630m);(2)湖北口镇虎坪村烤烟田(海拔1144m);(3)上津镇磨沟香料烟田(海拔300m);(4)何夹镇魏家垭村晒烟田(海拔478m)。

2012年的系统调查田共3块,分别为:(1)店子镇天宝山村烤烟田(海拔630m);(2)上津镇过风楼村香料烟田(海拔435m);(3)何夹镇魏家垭村晒烟田(海拔478m)。

在烟苗移栽后,每10d调查1次。按棋盘式取样方式取样,每田8点,每点5株,详细记录各点、各烟株上无翅蚜和有翅蚜的数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海拔高度对烟蚜种群动态的影响

2011年分别对店子镇天宝山村(海拔630m)和湖北口镇虎坪村(海拔1144m)2块烤烟田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2块烟田烟蚜的消长趋势较为一致,均存在2个发生高峰,第1个高峰期出现在7月中旬,最大峰值为4583头/100株,第2个高峰期出现在8月下旬,最大峰值为21138头/100株(图1)。总体看来,高山烟田(湖北口镇虎坪村)的烟蚜密度高于中低山烟田(店子镇天宝山村烟田)。

图1 不同海拔地区田间烟蚜发生动态(2011年)

2.2 烟草品种对烟蚜种群动态的影响

对香料烟、晾晒烟和烤烟的烟蚜田间种群动态进行了系统调查,发现香料烟田块的烟蚜发生最重,烤烟、晒烟田块烟蚜发生相对较轻(图2)。

图2 不同品种烟草田间烟蚜发生动态

2011年烟蚜的发生量较轻,3种烟叶上烟蚜的消长趋势较为一致,呈“双峰型”,第一个高峰期在7月中旬,峰值较小,第二个高峰期出现在8月下旬,峰值较高。2012年烟蚜的消长动态较2011年差异较大,呈“单峰型”,高峰期出现在6月上旬,且数量较大,随后数量急剧下降,且一直维持在极低水平。

2.3 烟田有翅蚜的比例及动态

对烟田中有翅蚜的发生数量及所占比例进行了调查,结果详见图3、图4。

图3 有翅蚜田间消长动态

图4 烟田有翅蚜比例

在2011年期间,郧西县烟田有翅蚜数量消长均呈“单峰”型,高峰期出现在8月下旬,并以上津镇香料烟田的有翅蚜发生数量为最高(13063头/100株)。烟蚜在该年度的有翅蚜比例出现了较严重的分化,店子镇烤烟田内烟蚜仅在在7月中下旬期间具有较高比例的有翅蚜,而上津镇香料烟田和河夹镇晾晒烟田内烟蚜在6月中下旬和8月下旬2个时段具有较高比例的有翅蚜。

在2012年期间,郧西县烟蚜仅在6月上旬出现无翅蚜繁殖高峰,烟田有翅蚜发生量较低,且有翅蚜比例维持在20%左右。

3 小结

不同海拔地区烟蚜的发生量差异显著,高海拔地区烟蚜的发生量较大,原因可能与调查时间有关,6月中旬~8月下旬十堰正处于盛夏,低海拔地区温度日平均气温在30℃左右,而烟蚜的最适温度为12.5~26℃,高温导致各龄期烟蚜存活率下降,成虫寿命降低且生殖率下降,不利于烟蚜生长繁殖,而高海拔地区温度较适宜,故田间烟蚜发生量大。

烟蚜对不同品种烟草的趋性不同,香料烟烟蚜发生最重,烤烟和晒烟发生较轻。

年份间烟蚜的种群数量、有翅蚜密度和有翅蚜比例均存在差异,有翅蚜密度和比例与烟蚜传播烟草病毒病的时期密切相关,但现有2a数据难以找到其规律,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尹翔宇,朱信宁,李鑫,等.陇县烟蚜及其在烟株上的种群动态[J].西北农业学报,2008,17(5):110-115.

[2]杜进平,王兰珍.烟草病毒病介体昆虫的研究现状及进展[J].中国烟草,1991,(2):17-21.

[3]龙建忠,陈永年,周志成,等.湖南烟区烟蚜种群变动规律及其测报技术[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32(2):154-157.

[4]朱贤朝,王彦亭,王智发.中国烟草病虫害防治手册[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104-105.

[5]李显荣,张广学,朱弘复.烟蚜(Myzuspersicae(Sulzer))的研究[J].1963,(3):297-308.

[6]赵万源.云南省烟蚜研究[J].植物保护学报,1981,(3):203-206.

[7]王念慈,赵纲.烟蚜在田间的自然消长与生物学研究[J].中国烟草,1981,(1):4-8.

[8]李厥鲁.试析我国不同生态烟区的烟蚜发生特点及其防治区划[J].中国烟草,1994,(4):1-8.

猜你喜欢

烟蚜消长烟田
烟田施肥起埂机的设计分析
京剧表演流派的消长与嬗变——由京剧净行“尚派”成立问题而生的思考
烟蚜茧蜂对不同龄期烟蚜的寄生选择及其子代发育表现
漂浮烟苗饲养烟蚜及烟蚜茧蜂技术研究
四川省烟田空心莲子草危害调查及化学防除
基于Mapinfo的烟田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从相关句式的消长看使成式的产生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巴塘社会群体构成及演变消长的认识
利用蜂蚜同接技术规模饲养烟蚜茧蜂
寄主烟蚜饲养周期与饲养质量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