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问公车改革再起步

2014-09-10张宏

中国报道 2014年5期
关键词:公务用车公车中央

本刊记者 张宏

此次公车改革在“顶层设计”之下再出发,坚持以社会化、市场化为方向,并选择从中央国家机关起步,以期形成“自上而下”的破题态势。

从1994年就开始试点的公车改革,在磕磕碰碰、时断时续中,已摸索了近20年。而随着新一届中央最高领导层的直接关注,特别是“八项规定”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的出台,公车改革正式进入实质阶段。2014年成为名副其实的公车改革之年。

本轮公车改革旨在根治“车轮上的铺张”,其政治大气候大不同于前,但改革的困境依然存在,从改革的方向、现有公车及司机的安置处理到车补标准、国企公车是否同步改革等,都意味着这块“难啃”的骨头尚需凝聚更多的智慧、勇气与共识。

改革的方向?

据记者调查发现,从黑龙江大庆市1998年在国内第一个启动公车改革试点以来,全国已有22个省市区的部分县市进行了公车改革探索。但多地改革都处于过渡阶段,且由于缺乏成熟模式以及自上而下的推动,车改常因人成事,“人一走茶就凉”。有专家表示,缺乏更高层面的制度设计和政策统筹是失败的根本原因之一。

而此次公车改革则在“顶层设计”之下再出发,坚持以社会化、市场化为方向,取消一般公务用车、改革公务用车实物配给方式,并选择从中央国家机关起步,以期形成“自上而下”的破题态势。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此前曾表示,全国公车改革将在今年二季度进入实质阶段,“中央国家机关的公车改革将会整体启动。”

据了解,对于地方公车改革,中央层面将出台指导意见,对改革提出原则性要求,具体的改革模式和措施则由地方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这意味着,未来公车改革将在中央的统一部署下,各地可以不断尝试适合自身的改革方式。目前,地方公车改革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完全货币化,取消公车,发放公务出行补贴;二是以租代买,通过租赁车辆代替购买公车;三是加强管理,通过GPS定位监控、设置公车标示等防止公车私用。这些模式或可为更多地区的车改,提供参考。

中央行政事业单位(亿元)

改革呼声

对北京、上海、青岛、郑州、武汉、重庆、广州七城市普通居民的电话调查显示

现有公车及人员如何安置?

在中央车改实施细则未出台之前,一些地方已经自发开始了渐进式改革,其直接表现是:不再采购新的公务用车。2013年底,天津市就明确表示,全市机关、事业单位不再新增公务用车。

但值得注意的是,全国已有公车数量并没有一个准确的统计数据。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北京市常务副市长李士祥公开表示,北京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公车有6万多辆。而更多的地区则是一笔糊涂账。汽车行业分析师张志勇指出,公务用车数量的统计是一项过去没有完成的工作,如果缺乏准确的统计,取消公务用车就不可能彻底完成。

数量庞大的公车取消以后,如何处理,是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对此,进行公车改革的地方,大多以公车拍卖为主,但网上不时有质疑公车拍卖价格过高或过低。长期呼吁公车改革的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表示,公车拍卖中最需要防范的就是国有资产流失,政府部门应当委托专业的二手车拍卖公司来进行,而不要自行拍卖,以避免暗箱操作。

车改后,司机的安置是改革的关键环节,令不少地方领导者深为头疼。记者在山东多地采访了解到,不少地方采取的方案是转岗或退休。

车补多少合适?

提及公车改革面临的最大难题,不少专家及地方主政官员均指向改革后车辆补助的标准及发放形式问题。山东潍坊某官员表示,由于没有上级政策依据,发放标准往往很难把握,发高了社会上会认为是变相涨工资发福利,发低了又会影响机关公务员参与车改的积极性。

从目前实施车改的省市来看,车补的基本原则是人人有份,职务级别越高,车补额度就越高。以浙江温州为例,该市将在职的市级机关工作人员按照不同职级,划分成正县实职、科员、办事员等共七档,分别实行从2800元到400元不等的补贴标准。

叶青认为,国家应设立上限,分区域进行不同的补贴标准,比如北京、上海,则可以比一些西部地区高一些,但标准都不宜设置太高,应当鼓励大家乘坐公共交通。

上述山东官员也向本刊记者表示,公车改革后车辆补贴的标准不能简单按照行政级别划分,或应根据职务、职责来围绕中央的标准按比率浮动。而据悉,中央国家机关公车改革方案的初稿在推动和引导地方车改方面,已经将出行成本、自然环境和工作需要等因素都考虑了进来,以期科学地确定补贴标准。

至于补贴发放的形式,专家表示相较于直接发放现金补贴,温州和杭州等地由市财政专户按月直接拨付至涉改人员的市民卡,由个人包干使用乘车、打车、加油等,不得提现或挪作他用,也不得以现金形式发放,这种做法值得借鉴。

国企等是否同步改革?

在党政机关公车改革进行的同时,国有企业公车改不改、怎么改成了新的关注焦点。2014年1月,五粮液集团拍卖包括董事长座驾在内的343辆公务车,约占五粮液公务车辆总数的60%,其中悍马等豪车备受关注,同时也将国企公车改革带入公众视野。

“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应成为我国车改的重点领域之一。”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表示。据他估计,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的公车保有量远高于党政机关等行政单位,如果国企和事业单位全面推行车改,总量将会更多,节约的资金也会更多。

国企车改也被视为国企去行政化的一种表现,这正是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国有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的要求去落实。国企车改如何全面推进、全员到位,是不少专家认为值得下一步关注的重点。而据权威人士告知,在公车制度改革推出后,就会加快制定事业单位公车改革方案、国有企业公车改革方案。

“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只有对公车改革施以严明的制度才能有效遏制“车轮上的腐败”,而这尚涉及公务员考核机制、公务活动公开制度、监督举报制度、岗位责任与惩戒制度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协同推进。

猜你喜欢

公务用车公车中央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
定了!中央收储冻猪肉2万吨
中央机关有多少辆公车?
八项规定精神
——公务用车
“公车上书”不是“戊戌变法”开始的序幕
防止“带病提拔”,中央放大招
第二批公车拍卖总成交902万元
政府采购公务用车定点维修存在问题分析及维修费用控制
我省公布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举报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