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谈高中政治课提问的高效性

2014-09-05肖宏伟

文教资料 2014年11期
关键词:依法行政设置知识点

肖宏伟

(广东省电白县实验中学,广东 电白 525448)

提问作为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或生生互动的主要形式,是教师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必备的教学手段之一。高效的提问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开拓学生的思维,还可以方便教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和程度,引导学生动脑思考,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综合素质,促使学生高效掌握知识,培养分析、概括和思考的能力。下面我就高中政治课中的高效提问谈谈看法。

一、当前高中政治课堂提问的误区

1.提出无意义的、偏题的问题。政治课上,一些老师喜欢提“是不是?”“对不对?”之类的问题,此类问题实质上学生是不用动脑筋的,是无意义的问题。

2.有些政治老师设置的问题太长,语言不简洁明了,问题不明确,学生听不懂且无法对答。

3.设置的问题没有面向全体学生,要么只关注好生,设置的问题太难,导致大多数学生没有得到锻炼和提高;要么设置的问题太简单,没有梯度和深度,问题设置得毫无意义,达不到训练的目的。

4.设置的问题太多。有些老师不管教学内容的难易,学生的实际情况是好还是差,往往借着“讨论式教学”的幌子,照搬照抄一些现成的教案,严格按照一问一答的模式教学,问题设置太多,使课堂教学重难点不突出,而且容易使学生患上“问题疲劳症”。

5.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少。有些政治课教师常常缺乏等待的耐心,总希望学生能对答如流,如果学生不能很快回答,教师就会重复这个问题,或重新加以解释,或提出别的问题,或叫其他同学回答,根本不考虑学生是否有足够的时间思考、形成答案并做出反应。没有充足的时间,学生的思维很容易卡壳,或者思考得不全面,没有办法组织完整答案,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6.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理不睬,对学生的回答不置可否。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后,有的政治老师不对学生的答案点评。回答得好,好在什么地方,不点评,不表扬;回答得不好,什么地方需要改进,也不帮学生指出,学生都不知道自己错在什么地方,怎么提高呢?不利于调动学生回答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点。

7.就题论题。一些政治教师在评讲题目时,就题论题,不会展开,不会多角度设置问题,不会设置不同题型的问题,教学效果不好。事实上,就同一个知识点从不同角度设置问题,能有效锻炼学生的能力。

8.提问时机的把握。在课堂教学中,有些政治老师不能够正确把握提问的时机。课堂提问的时机是要细心选择的。有的教师问得过早,学生对教材认识缺乏准备,启而不发;有些教师问得过迟,则问题已经解决,成了马后炮。教师课堂提问必须选择最佳时机,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

二、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提问高效性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创造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怎样的提问能让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究,在学习中感受收获的喜悦?这是一门学问。我认为,要提高提问的高效性,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1.提问要及时。问题设计得好,要注意提问的时机,若时机掌握得不是很好,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需问在学生有疑问处,有疑问才会有争论,有争论才会辨别是非,才会引起学习兴趣,特别是经过教师的引导,同学之间的交流,使问题得到解决,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例如:教学《人民代表大会》时,我们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谁?学生不难得到答案:人民。教师应该及时问:为什么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如何行使权力?学生经过思考后回答:间接行使权力。教师应该及时提问:人民如何间接行使权力?这些问题必须及时提出来,保持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不能等讲完之后再补充。有时候,讲完一个知识点后,可以问学生有没有疑问,引导学生大胆地把疑问讲出来,让学生谈谈理解,事实上,这也是及时提问的一种表现。

2.提问要适当。教师设置的问题难度要适中,既不能设置得太容易,学生不用思考就能够回答,又不能够设置得太难,使学生百思不得其解。问题设置的难度要让学生“跳一跳能够摘到果子”。也就是说,要让学生经过思考、讨论、交流和合作,基本上能解决问题。学生通过努力,解决问题,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特别是针对一些后进生,更应该提出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这比学会知识更重要。再逐步培养他们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学生就会相信,凭借自己的努力,可以解决问题。如教学《依法行政》这个知识点时,就可以设置三个问题:首先,依法行政的含义是什么?特别提醒学生注意依法行政的主体是什么?其次,问学生为什么要依法行政?最后,问学生怎样依法行政?学生只要认真看书,通过小组讨论完全可以找到答案。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回答不出来,这是常有的事情。原因往往是难度很大,教师应该想办法化难为易,避免陷入“启而不发”的尴尬境地。如上新课时就提问:为什么世界统一于物质?大多数学生很难回答。如果把它分解成几步,问题就简单些:首先问学生整个世界包含哪些?学生回答:自然界、人类社会、思维世界。再问:什么是物质?然后问:为什么自然界是物质的?为什么人类社会是物质的?为什么思维世界离不开物质?学生就比较容易找到答案。

3.提问要精练。对所提的问题,教师要减少重述,一些教师在等候学生回答时,多次反复重述问题,其本意要么是怕学生没有听清楚问题,要么想通过重述引起学生对问题的注意,但实际效果往往适得其反。过多重述容易使学生养成不认真听讲,期待教师再说一遍的不良习惯,还可能干扰学生正常的正在进行中的思维活动。因此,在等候学生回答期间,教师一般不宜重述问题,确有必要,学生会自己看黑板。

教师在设置精练的提问后,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留给学生时间,选择题最少1分钟,问答题最少3~5分钟。首先让全班每个同学独立思考,其次小组讨论,最后可以指名回答,则学生回答的质量会提高。

4.提问要反复。所谓反复是在复习过程中,而不是在提问时,对于学生没有重点掌握的知识点,我们可以在不同时间反复提问,加强学生的立即记忆和巩固。而且,反复提问不是总问一个同样的问题,可以就这个知识点,设置不同类型、不同坡度的问题,多角度、多方面地提问。如我们可以从为什么的角度,也可以从怎样的角度提问,可以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哲学生活等多角度提问,可以从选择题的角度,也可以从问答题的角度提问。这样,学生一方面觉得新鲜,另一方面培养能力。

5.提问要自然。教师向学生发问时,态度要安详自然,有耐心,直视回答问题的学生,认真倾听学生的答案。有些学生不敢回答问题,要及时鼓励:“回答错啦,不要紧,把你的想法勇敢地表达出来。”面对有些学生回答一部分后卡壳的情况,老师要鼓励:“你前面回答得很好,再想一想,你可以的。”对于回答进步的学生及时鼓励:“你最近进步很大,继续努力,老师看好你哦。”教师不能够用铐问的语气、严肃的表情提问,否则学生不能安静地思考,更不能畅所欲言。不管学生回答的结果如何,教师都应该以鼓励学生为主,点出学生的闪光点,不能以批评甚至讥讽的语气评价学生的问题,这样,学生的信心会遭到打击,积极性会降低。

问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门教学艺术。要掌握这门艺术,教师就要勤思考、多分析,努力优化政治课堂的问,问出学生的思维,问出学生的激情,问出学生的创造,问出高效课堂。

[1]余文森等主编.有效教学的模式和理论.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福建教育出版社.

[2]鲍里奇著.易东平译.有效教学方法.江苏教育出版社.

[3]宋秋前著.有效教学的理念和策略.浙江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依法行政设置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依法行政 推进外汇领域“放管服”改革
依法行政 执法为民
——湖南省工局2016年工作掠影
关于G20 的知识点
本刊栏目设置说明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