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前教育中舞蹈教学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4-09-05

文教资料 2014年11期
关键词:舞蹈专业课程

侯 颖

(西藏民族学院,陕西 咸阳 712082)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人们对专业教师队伍的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学习期间获得的舞蹈教学能力及舞蹈技巧是一项重要素质。然而,现实情况不容乐观,由于招生的对象大多没有经过专业的舞蹈训练,出现了一些问题。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是合格的学前教育工作者,舞蹈课是该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其不同于舞蹈院校的教学性质,更有别于业余舞蹈教学。为了解决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师资队伍培训,培养学生对舞蹈的兴趣等。

一、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教学的现状

(一)舞蹈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不同于专业舞蹈院校的学生,学前教育专业招收的学生大都没有舞蹈基础,有些虽然参加过舞蹈培训,但没有接触过正规舞蹈训练。这部分学生在接受舞蹈课程知识方面有一定的困难,较全面地掌握舞蹈方面的技能显得不太现实。所以,不同的教学对象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形式、教学课程及教学内容。同时,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课程教师应具有完备的舞蹈理论知识,这样才能较顺利地完成舞蹈教学相关的活动。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课程的改革应从提高教学对象的舞蹈基础入 手[1]。

(二)对舞蹈课程的认识淡薄。

部分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对舞蹈课程的认识淡薄,缺乏一定的兴趣。一些学生认为自己身体结构已经成型,很难学好对身体素质要求较高的舞蹈动作,明显缺乏自信心。这是因为缺乏舞蹈文化知识所致,没有真正理解舞蹈课程的真正含义。学习舞蹈不但能提高身体的柔韧性,锻炼人的意志力,还可以陶冶情操,提升艺术欣赏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舞蹈教学的难度影响着学生对舞蹈课的兴趣,教师应根据学生素质及教学特点合理安排课程,有针对性地授课,强化与社会需求相关的课程教学,提高学生的舞蹈素质。在授课方面,一些教师对学前教育专业的职业性认识不足,产生与专业舞蹈教育模式相混淆的现象,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内容陈旧,目标定位不准确。

学前教育的舞蹈教学主要面对基层幼儿园,需要学生有较高的艺术素养。而目前的舞蹈课程内容很难满足幼儿园对舞蹈教师能力的需求。质量的提高有赖于科学的课程设置,许多学者指出,学前教育专业层次的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与独特性,学生根本不能胜任学前教育的教学任务。作为培养学前教育舞蹈师资的教学活动,其以培养幼儿园师资为目标,并要求培养的教师具有创作、表演、编导等综合能力,不但要规范示范,还要掌握舞蹈教学的基本方法及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只注重教学,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很少留有时间安排学生的舞蹈编排与设计,使学生很难体会舞蹈的乐趣。同时,很多学生只是一种简单的模仿,很少有原创性的东西[2]。现实中,部分舞蹈教师喜欢套用舞蹈专业的教学目标来培养幼儿教师,因此,出现了幼儿教师只会跳、不会教的问题。

(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内容的创新不足。

舞蹈种类繁多,采取哪一种舞蹈形式是当前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问题。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不同于专业的舞蹈教学,同时又不同于舞蹈爱好者的训练,其是一种综合性的教学活动。只有更好地认识这门课程的价值,才能有效发挥这门课程的教学功能。在学前教育舞蹈技能课程中,教学、表演与编导是三门相互独立的不同学科,且每一学科都需要经过严格的训练才能达到学科的要求。所以,舞蹈教学任务相当繁重,且具有深远的意义。然而,部分教师与学生对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的认识还停留在一系列的舞蹈组合、基本功及成品舞上,课堂教学与学习大多存在走过场及应付的心态,课余时间也很少进行练习,更缺乏经验的总结与思考,必将影响到学生以后的发展[3]。

(三)舞蹈教学课时少,学生基础较差。

当前,学前教育专业的技能课课时大都很少,一种民族舞的学习时间一学年只有十几节课。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学会一种民族舞蹈是非常困难的,学生刚刚对这种舞蹈有些基本的认识,就不得不结束专业课学习。一名合格的幼儿舞蹈教师需要全面的舞蹈知识,较少的课时很难达到这一要求,课时少必然会压缩教学内容及训练时间。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内容还没有一个很好的方法。高校招生的对象一般为高中毕业生,有的新生舞蹈基础不好,很多学生没有学习过舞蹈,有的学生根本不具备跳舞的条件。因此,舞蹈教学必须从最基本的知识及技能教育入手,逐步学习诸如民族舞、儿童舞等的创作,减少出现内容多与课时少相冲突的问题。

三、强化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效果的对策

(一)明确舞蹈课程目标,完善相关课程内容。

明确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与教育目的的衔接,针对学生的特点、社会的需求及学科的发展等,确定行之有效的课程目标。舞蹈教学课程的目的不但要传递舞蹈技能,而且应传递相应的道德、人生观等。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应在增强舞蹈技能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审美情操及实践能力。另外,延长舞蹈课程开设的年限是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设置的重要内容。舞蹈是一门艺术,主要是动作的学习,教师在教授舞蹈过程中一定要明确动作的名称,教授正确的训练方法。例如可以采取舞蹈技术训练课的方式,在技术训练中融汇舞蹈相关知识,让学生在学习舞蹈动作的过程中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教师可以选择那些具有不同风格的舞蹈进行练习,增进学生对不同舞蹈艺术的认识。在教学中,还要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如引导学生组织舞蹈协会、排练舞蹈节目、参加文艺演出等,让他们对舞蹈艺术的美学有更真切的认识与感受,舞蹈技能也能得到进一步锻炼与提升。

(二)选择合适的教材培养学生对舞蹈的兴趣。

当前,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制约,忽视了对幼儿舞蹈兴趣的培养。需要在学前教育舞蹈创作上,选择符合幼儿年龄特征,内容生动、有趣的舞蹈教程。学生应该站在幼儿的角度感知舞蹈的魅力,分析及处理人与物的关系,这样就会产生艺术化舞蹈的乐趣,吸引学前儿童的情感与兴趣。另外,通过丰富的民间舞蹈形式启迪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提倡适于学前儿童学习的舞蹈形式,更好地培养学生对舞蹈的表现力、鉴赏力等,促进健康人格的形成[4]。所以,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对今后的幼儿教育具有重要作用,通过不断地学习与训练,让学生掌握更多舞蹈方面的基础知识与技能,进而创新舞蹈编排,为学生毕业后的舞蹈教学打好基础。

(三)改善舞蹈课程的组织方式,实施多元化课程评价。

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差异性,特别是近年来男生开始进入学前教育专业,因此,在舞蹈教学中应注重性别的差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如通过课堂学习、课外实践等形式促进学生对舞蹈艺术的思考。教师应指导他们正确分析舞蹈动作,培养良好的自我纠错能力。舞蹈课程的评价不但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而且是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不但能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而且能进一步提高自己,使自己的舞蹈技艺进一步发展。另外,舞蹈课程的评价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情感体验,以客观反映教师与学生的教学水平。

[1]吴丽.学前教育专业艺术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教育,2004(3):6-8.

[2]李春春.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艺术教育,2006(2):140-141.

[3]刘云.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几个问题[J].艺术研究,2004(5):30-32.

[4]王一茹.学前教育专业中舞蹈教学的改革研究[J].邢台学院学报,2004(1):7-8.

猜你喜欢

舞蹈专业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冰上舞蹈搭档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我和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