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RMAS评分系统在院前急救中的临床意义

2014-09-04杨培功方梁丁亦丹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5期
关键词:伤情脏器分值

杨培功 方梁 丁亦丹

CRMAS评分系统在院前急救中的临床意义

杨培功 方梁 丁亦丹

目的 探讨CRMAS评分系统在院前急救中的临床意义和指导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128例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 根据CRMAS评分分为Ⅲ组:Ⅰ组9~10分;Ⅱ组7~8分;Ⅲ组:<6分, 观察其CRMAS与患者并发症及死亡率之间的关系。结果 Ⅰ组:46例, 单一器官损伤38例(占82.61%),多器官受损12例(占26.09.61%), 死亡率0, 严重并发症1例(占2.17%);Ⅱ组:59例, 单一器官损伤26例(占44.07%), 多器官受损33例(占55.93%), 其中死亡2例CRMAS评分5分(占0.68%), 全组共死亡6例(占10.17%);Ⅲ组:23例, 单一器官损伤8例(占0.44%), 多器官受损19例(占82.71%), 其中死亡7例(7例/19例)占36.84%, 严重并发症13例(占68.42%), 全组共死亡10例(占43.48%)。结论

CRMAS评分系统的临床应用, 可以判断创伤的严重程度, 减少漏诊率, 争取时间, 恰当的处理, 可防治严重并发症, 提高救治水平, 降低死亡率。

CRMAS评分;创伤;院前急救

创伤发生后, 在院前救治中对伤情判断及严重程度估计不足, 处置不当, 措施不到位, 以致影响救治水平, 本文回顾性分析甘肃省嘉峪关市酒钢医院急诊科救治的128例创伤患者, 用CRMAS院前评分中的量化分析, 观察CRMAS评分与患者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率之间的关系, 来指导院前急救工作,从而提高创伤的救治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 1 纳入标准 ①时间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②患者年龄:13~70岁, 男女不限;③所有病例均通过在住院治疗,回顾分析。

1. 2 一般资料 本组128例创伤患者, 其中男性96例, 女性32例, 年龄:13~70岁, 致伤原因:交通事故:68例, 锐器伤:22例, 钝器伤:13例, 高处坠落伤:9例, 挤压伤:7例,撞击伤:5例, 其他:4例。单一器官损伤72例, CRMAS评分7~8分, 死亡6例, 发生严重并发症9例;多器官受损64例, CRMAS评分<6分, 死亡10例, 发生严重并发症13例;本组共死亡16例;发生并发症23例。

1. 3 方法 对所有病例用CRMAS量化评分, 评分参数见表2, 根据评分结果分三组, 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率例数, 并行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CRMAS及其创伤程度评估

表2 在不同严重程度损伤下发生脏器损伤情况(例)

2 结果

Ⅰ组:46例, 单一器官损伤38例(占82.61%), 多器官受损12例(占26.09.61%), 死亡率0, 严重并发症1例(占2.17%);Ⅱ组:59例, 单一器官损伤26例(占44.07%), 多器官受损33例(占55.93%), 其中死亡2例CRMAS评分5分(占0.68%), 全组共死亡6例(占10.17%);Ⅲ组:23例, 单一器官损伤8例(占0.44%), 多器官受损19例(占82.71%),其中死亡7例(7例/19例)占36.84%, 严重并发症13例(占68.42%), 全组共死亡10例(占43.48%)。Ⅱ、Ⅲ组的绝大数病例需急诊手术, 手术后均在ICU病房进行抢救和监护;表2中数据显示, 多器官损伤的发生率随CRMAS评分的降低而显著升高, 脏器损伤的发生情况在不同CRMAS分组段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2中数据显示死亡率和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随着CRMAS的降低而显著升高, 创伤患者的死亡率和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在不同的CRMAS分组段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P<0.05)。

3 讨论

3. 1 CRMAS与伤情严重程度的关系。≤6的极重度创伤病情进展快, 病理变化复杂, 并发症多, 其死亡率高达72%[1],在严重创伤中, 腹部创伤的发生率高达23%~60.8%, 因此,在临床救治严重创伤时颇为困难, 尤其在院前救治时, 由于呼救120电话的人员, 缺乏必要的急救知识描述不完整, 急救器械及药品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 尽管目前临床上可采用CT、MRI、彩超等对伤情进行综合检查, 明确受伤部位和评估受伤损伤程度, 但仍然有误诊和漏诊发生, 如果在院前能对伤者的伤情量化, 并结合上述检查, 对提高救治水平, 减少误诊和漏诊的发生是有帮助的, 采用CRMAS评分为衡量伤情的指标, 是因为CRMAS评分法使用简便、易于掌握, 临床操作性很强。

3. 2 体会在对急危重症创伤患者进行救治时[2], 应及时评估循环、呼吸、胸腹脏器损伤的程度, 对运动机语言功能进行判断, 采取正确的救治措施, 在积极抢救的同时, 用CRMAS评分法评分, 分值越低, 越应重视, 如果伤者分值较低, 有条件时, 应给予快速、详细评估, 在转运过程中, 细致观察, 及早干预, 发现隐蔽部位的脏器损伤, 提早通知相关科室早准备, 入院后加强生命体征的监测, 及时行CT、MRI、DSA血管造影剂多普勒彩超等检查, 以免漏诊, 对于那些分值较低≤6分的患者, 最好在ICU进行抢救, 对于那些院前分值较低而在治疗过程中发现受伤并不严重的患者, 应格外重视, 注意有无漏诊和误诊, 有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急危重症患者病情进展快, 缺乏代偿, 预后差尽早防止病情恶化,比延误的积极治疗代价更低, 效果更好, 因此, 院前及早的评估和正确处理严重并发症, 降低漏诊或误诊, 是降低创伤的死亡率, 提高创伤救治水平的关健。

[1] 黄显凯,蒋光耀,周健,等.严重多发损伤特点及救治.创伤外科杂志, 2002,4(6):346-349.

[2] 曹荣格,刘永庆,汪迎.严重多发伤的新型急救模式探讨.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07,12(9):518-519.

735100 甘肃省嘉峪关市酒钢医院急诊科

猜你喜欢

伤情脏器分值
一起来看看交通违法记分分值有什么变化
芍梅化阴汤对干燥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悄悄告诉你:统计这样考
鳖甲及其复方制剂抗脏器纤维化研究进展
在达古雪山巅
小山余梦
连续性血液净化机在儿童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救治中的应用
眼外伤围手术期护理50例效果分析
眼外伤围手术期护理50例效果分析
手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137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