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LEEP刀手术和宫颈锥切术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手术效果差异分析

2014-09-04周晓进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23期
关键词:锥切术内瘤上皮

周晓进

LEEP刀手术和宫颈锥切术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手术效果差异分析

周晓进

目的 探讨LEEP刀手术和宫颈锥切术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手术效果的差异。方法135例宫颈上皮瘤样病变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67例)。观察组在患者月经干净后的3~7 d, 实施LEEP刀手术治疗宫颈上皮瘤样病变, 对照组患者在月经干净的3~7 d, 实施宫腔镜下宫颈锥切术治疗。观察两组不同病变程度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有4例患者脱痂出血量超过月经量, 愈合时间平均为36.4 d;对照组患者中有6例患者脱痂出血量超过月经量, 愈合时间平均为37.1 d。两组患者病变不同分级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比较:观察组病变不同分级患者术中出血量分别与对照组病变不同分级的术中出血量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变不同分级的手术时间分别与对照组病变不同分级的手术时间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EEP刀手术治疗宫颈上皮瘤样病变手术出血量少, 手术时间短, 患者术后恢复快, 疗效显著, 优于宫腔镜下宫颈锥切术手术效果。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LEEP刀;宫颈锥切术

宫颈上皮瘤样病变可发展为宫颈癌, 是与宫颈癌相关的癌前病变。宫颈上皮瘤样病变的及时有效治疗对防治宫颈癌的发生有着重要临床意义。随着检查和检测技术手段不断提高, 宫颈上皮瘤样病变的检出率有所提高。在对宫颈上皮瘤样病变的治疗措施中, 手术切除是有效常用的治疗手段。LEEP刀手术是利用超高频电波产生高热使细胞水分形成蒸汽波, 从而起到切割烧灼止血等作用[1-3]。本文选择本院宫颈上皮瘤样病变患者, 观察LEEP刀和宫颈锥切术的临床效果差异。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收治的宫颈上皮瘤样病变患者共135例, 上述患者均经过液基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检查、宫颈活检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 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68例, 对照组患者67例。观察组患者中年龄最小24岁, 最大55岁, 平均年龄36.4岁;其中宫颈上皮瘤样病变Ⅰ级21例、宫颈上皮瘤样病变Ⅱ级27例、宫颈上皮瘤样病变Ⅲ级20例。对照组患者中最小23岁, 最大54岁, 平均年龄35.1岁;其中宫颈上皮瘤样病变Ⅰ级20例、宫颈上皮瘤样病变Ⅱ级28例、宫颈上皮瘤样病变Ⅲ级1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在患者月经干净后的3~7 d实施LEEP刀手术治疗宫颈上皮瘤样病变, 选择频率为3.8 MHz, 输出功率和电凝功率范围为25~75W。在实施手术之前, 在宫颈部位涂抹5%醋酸溶液以及碘溶液, 进一步观察并确定宫颈上皮内瘤变范围情况, 在其病变范围的外侧3~5 mm处进出电极,在顺时针方向旋转下实施锥形切除, 根据病变深度来确定切除的宫颈深度, 根据宫颈病变范围确定切除范围, 如果病变范围较大, 可以采用环形电圈对宫颈组织进行扩大切除。对照组患者在月经干净的3~7 d实施宫腔镜下宫颈锥切术治疗, 选择宫颈电切镜以及高压电源发生器, 切割功率控制在60~80 W, 电切功率选择40~60 W。所用的冲洗液为介质是5%葡萄糖注射液。患者取截石位, 对外阴等部位进行常规消毒,宫颈消毒采用高效碘溶液, 把宫腔镜放到宫颈管内, 由内向外进行锥形环状切除。宫颈上皮瘤样病变患者要根据宫颈病变情况选择不同的切除深度和切除范围。颈上皮瘤样病变Ⅰ级患者切除边缘在病灶外3 mm, 切除深度为10~15 mm;宫颈上皮瘤样病变Ⅱ级和宫颈上皮瘤样病变Ⅲ级患者切除范围为病灶外3~5 mm, 切除深度为20~25 mm。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不同病变程度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4.0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有4例患者脱痂出血量超过月经量, 愈合时间平均为36.4 d;对照组患者中有6例患者脱痂出血量超过月经量, 愈合时间平均为37.1 d。两组患者病变不同分级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比较:观察组病变不同分级患者术中出血量分别与对照组病变不同分级的术中出血量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变不同分级的手术时间分别与对照组病变不同分级的手术时间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病变不同分级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 x-±s)

3 讨论

宫颈上皮瘤样病变是非浸润性癌前病变类型, 根据病变严重程度可分为宫颈上皮瘤样病变Ⅰ级、宫颈上皮瘤样病变Ⅱ级和宫颈上皮瘤样病变Ⅲ级。宫颈上皮瘤样病变患者早期诊断和治疗有助于减少和防治癌变发生。宫颈上皮瘤样病变的常规治疗措施是冷刀宫颈锥切术, 宫颈上皮瘤样病变Ⅲ级患者多采用子宫切除术[4-6]。LEEP刀手术操作过程较为简单, 手术中的切割速度快, 手术时间短, 对组织创伤性小, 患者手术创伤小, 痛苦程度轻, 术后伤口恢复快, 手术中不需要麻醉, 患者不需要住院, 可在门诊手术进行[7,8]。本文结果显示, 观察组给予LEEP刀手术, 观察组病变不同分级患者术中出血量分别低于对照组病变不同分级的术中出血量;观察组病变不同分级的手术时间分别低于对照组病变不同分级的手术时间, 所以, LEEP刀手术治疗宫颈上皮瘤样病变手术出血量少, 手术时间短, 患者术后恢复快, 疗效显著, 优于宫腔镜下宫颈锥切术手术效果。

[1] 苏爱芳.LEEP锥切后加深度电灼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浙江创伤外科, 2013, 06(1):850-851.

[2] 许希中.高频环形电切与冷刀锥切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的疗效对比研究.中国妇幼保健, 2013, 33(2):5565-5566.

[3] 龙寄河.LEEP术在宫颈病变患者中的应用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中国现代医生, 2013, 32(3):152-153.

[4] 李海燕, 邱巍峰, 徐玉萍.LEEP联合生物蛋白海绵治疗宫颈CINⅡ~Ⅲ级疗效观察.河北医药, 2013, 23(4):3610-3611.

[5] 杨春莲, 彭薇.LEEP刀治疗对中重度宫颈糜烂患者炎性因子与宫颈微循环状态的影响研究.当代医学, 2013, 34(2):30-31.

[6] 李梅, 马莉, 杨晶珍.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675例临床分析.中国妇幼保健, 2013, 18(1):3027-3029.

[7] 孙淑华, 王少帅, 张庆华.阴道镜与宫颈环形电切术在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比较.新乡医学院学报, 2013, 08(2):629-631.

[8] 汪洁, 张江凤.利普刀或冷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Ⅱ-Ⅲ级的疗效分析.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 2013, 02(1):108-109.

2014-04-28]

461300 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人民医院妇产科

猜你喜欢

锥切术内瘤上皮
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效果分析
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患者的阴道微生态特点
宫颈病变锥切术后高危型人乳头瘤状病毒转归及相关因素研究进展
LEEP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效果研究
CXXC指蛋白5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50例面颈部钙化上皮瘤误诊分析
宫颈锥切术中右美托咪定对宫肌注射垂体后叶素不良反应的影响
细菌性阴道病加速宫颈上皮内瘤变1例报告
82例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大肠腺瘤的临床特征研究
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PITX2和β-catenin蛋白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