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定政治地位变迁史

2014-09-03张子宇

博客天下 2014年9期
关键词:直隶总督天津

文 / 张子宇

保定政治地位变迁史

文 / 张子宇

在京津冀都市圈中,保定已经把影影绰绰的“政治副中心”抢在手里。这一刻大清直隶总督府的荣光灵魂附体。

一则“京津冀三地已达成共识,初步确定将河北省保定市作为‘政治副中心’首选地”的新闻,将这个河北省中部的军事重镇推至舆论焦点。尽管这一消息未得到证实。

历史上,保定从宋辽对峙的时代开始成为军事重镇,直到清末在曾国藩、李鸿章和袁世凯作为直隶总督时留驻保定时,政治地位又达到高峰,后来政治经济地位虽不复存在,但作为军事重镇的地位却一直延续下来。直到近现代工商业大环境的发展,才在近代直隶(河北省)的城市布局中衰落。

作为清代直隶省的首府、直隶总督及后来北洋大臣的驻地,保定曾有过光鲜的历史地位。进入近代社会以后,因为非沿海的地理劣势,保定注定了告别风光地位的命运。但是几任直隶总督如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等,也依然在这里留下了现代化的足迹。

保定之兴,缘于其是兵家必争之地。古代北方的游牧民族一旦越过燕山、长城,攻取北京一带后,继续向南进入中原,首先就要面对保定。南方的军队要进攻北京这样的要地,那么也首先要攻占保定。于是,保定成为拱卫中原的重要前线要塞。

对于定都北京的政权来说,保定相当于南面门户。自蒙元以降,因为北京逐渐成为全国政治中心,所以过去作为军事要塞的保定,政治地位也急剧上升。元朝时首次出现“保定”这个地名,取“保卫大都(即元朝首都北京),安定天下”之意。保定直辖八县七州,发展为冀中地区的政治中心。

而进入清代,由于成为直隶行省的首府,保定的政治地位达到了历史最高峰。顺治初年,直隶巡抚设在保定,后又一度迁至正定。康熙八年(1669),直隶巡抚又从正定移回保定,雍正二年(1724),直隶巡抚改为直隶总督。

在鸦片战争之前,保定的政治地位由于这里是直隶总督的驻地而不断提升,雍正七年(1729),保定建立直隶总督衙署。在乾隆十四年(1749),清政府下令直隶总督兼管河道总督事,咸丰十年(1860)清廷又赋予直隶总督兼管长芦盐政的权力,长芦盐区范围包括北至山海关,南至黄骅盐场的直隶沿海地区,可谓重要的财权。乾隆十二年(1747)还开设保直局,成为直隶唯一的铸币机构,82年间铸造制钱442万余串。很长一段时间里,保定府在直隶的政治经济地位仅次于北京所在的顺天府。

盐酸度洛西汀工作用对照品(批号:20170509,含量 99.86%);α-萘酚(杂质Ⅲ),批号为 20160628;(3s)-N-甲基-3-(1-萘氧基)-3-(3-噻吩基)丙胺[杂质Ⅴ(3-异构体)],批号为 RO32WO,USP 标准品;(s)-4-{甲基[3-(1-萘氧基)-3-(2-噻吩基)丙基]氨基}-4-氧代丁酸 [杂质Ⅷ(N-琥珀酰度洛西汀)],批号为RO32XO,USP标准品;盐酸度洛西汀肠溶胶囊,自制,批号为 T170901,T170902,T171001 及 T171002。

鸦片战争后,由于沿海地区重要性的上升特别是天津的崛起,保定在华北、在直隶的地位处于下降趋势。但3位清末重臣曾国藩、李鸿章和袁世凯作为直隶总督时留驻保定,也给这里带来了现代化的新风。

2012年12月30日,河北保定新火车站正式启用。

李鸿章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长达25年之久,近现代赫赫有名的北洋集团从此发源。山东、直隶是北洋集团的大本营,北洋集团也首先在这两个地区推行早期现代化。尤其是直隶的早期现代化,成为全国的模范省。

直隶的现代化自然少不了首府保定,洋务运动时李鸿章募资筹款购置西方机器,在保定东门外设军械所并建有八腊庙子弹制造厂,是为保定兴办近代工厂的发端。同时采用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的方法兴办民用工业。同治九年(1870),为刻印《箭辅通志》,在保定建官刻印书局,有200余名工人,为直隶省较大的印书局。光绪十五年(1889),保定至天津的有线电报线路竣工通报,此后北洋电报官局在保定设分局,局址在北大街城门内路西,还架设了由保定至西安的线路。光绪二十年(1894),李鸿章奏请推广机器织布,建华盛机器织布总厂,另设10个分厂。光绪二十二年(1896),清廷开始筹建卢汉铁路,卢沟桥至保定段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建成通车,同年修建保定车站,保定城一直向西扩展突破旧城关。

袁世凯取代李鸿章成为直隶总督后,将直隶的现代化推向一个新的阶段。直隶新政已经成为清末新政的样板,为各省所效法。

由于保定地处内陆,不通洋务,在发展工商业方面有一些先天不足。然而作为直隶首府,保定还是在农业、警政和军事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1902年,袁世凯在财政极为紧张的情况下,力排众议,于保定设立全国成立最早的省级农业行政机关农务总局。光绪三十二年(1906),在保定西关农事试验场,还举行了首届农产品评会,农务局还附设农务学堂一所,以培养农业方面的专门人才。这所学堂沿袭至今,即今天的河北农业大学。

作为直隶总督,袁世凯急欲收回天津主权,但在最重要的驻军权上受到条约的钳制。他却利用第二条规定,争取了一个变通的办法,即建立警察,然后由中国警察进驻天津。

尽管这是一个暗度陈仓式的计策,但中国现代化警察制度的建立,却是一项严肃的工程。光绪二十八年(1902)四月,袁世凯委派候补道员赵秉钧,在警务顾问日本警视厅警官三浦喜传的帮助下,拟定警务章程。同月就在直隶省会保定设立巡警,并建立警务总局,以赵秉钧为总办。因事属草创,保定警务局内部组织比较简单。创办巡警的同时还建立了保定警务学堂。该学堂主要以培训在职警员为主,按照军人标准招募。

光绪二十八年(1902)七月十二日,清政府从“都统衙门”手中收回了天津,暂驻保定的3000名巡警也随同到达天津。

除巡警外,中国最早的骑警(马巡)、水警(水巡)等都起源于保定。消防警察,保定也是随天津之后即有。更重要的是,保定巡警局设立后,袁世凯决定让巡警“兼理民间词讼”。后又将巡警局审理案件这一措施逐步制度化,在巡警局内设立民事裁判所,专理民事纠纷,由总、副监在局审判。审判时,“局员旁坐观审,不跪厅,不施刑,传唤带审均用巡兵,不设书吏、差役”。审判方式已与西方接近,这是袁世凯在直隶实行司法改革的最早尝试,也是中国司法程序向近代转变的最早记载。

在军事上,袁世凯在直隶练新军,这支以北洋六镇为核心的新式军队后来演化为北洋军阀。另外,保定还拥有一系列军事院校。

尽管后来保定的政治经济地位不复存在,但作为军事重镇的地位却一直延续下来,1916年曹锟任直隶督军,其军队在第三镇的基础上发展到几十万人,成为全国实力最强的军阀,保定成为直系军阀的大本营,曹锟在此发动直皖战争和第一次直奉战争,控制了北京政府。1924年北京政变后,吴佩孚、张学良又先后设总部于保定,保定继续驻有重兵。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巨大变迁,作为京畿重地的保定也脱离不了被裹挟其中的命运。最终,“洋务”压倒了一切,由于近代天津占据着沿海等优势地位,迅速崛起,政治中心逐渐转移到天津,相反保定则衰落了。可以说,保定因为冷兵器时代的军事地理而兴盛,也因为近代国家的力量体现从战马转移到了战舰、工商业等而衰落。

保定衰落,要从直隶总督的“兼职”谈起,从李鸿章开始,直隶总督兼任三口(营口、牛庄和天津)通商大臣成为定制。所谓三口通商大臣,类似于南方兼任五口通商大臣的两江总督。相当于早期北部中国外事的主管大臣。此体制最终发展到直隶总督兼任北洋大臣、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的南北分治惯例。直隶总督要管洋务,整天待在内陆的保定很不方便,而既临海又近北京的天津则成为一个绝佳的驻地。天津拥有极为适合发展工商业和港口的地理优势。

1870年,清廷发布上谕对直隶总督做出指示:“总督自当长驻津郡,将通商大臣衙署改为直隶总督行馆,每年于海口春融开冻后,移扎天津,至冬令封河,再回省城;如天津遇有要件,亦不必拘定封河回省之制。”

这就确定了直隶总督保定、天津两地轮驻制,实际上就是直隶省的双省会制。而“长驻津郡”,“如遇天津有要件,亦不必拘定封河回省之制”等则明确指出直隶总督“驻津优先于驻保”,“驻津优先制”高于“两地轮驻制”。实际上,直隶总督往往因洋务日繁,海防事重,“遂终岁驻此,不复回驻保定”。这样,直隶总督参与外交局面的形成使天津成为清王朝对外交涉的中心。而失去了直隶总督,则让保定失去了繁荣的钥匙。

直隶总督参与外交局面的形成使天津成为清王朝对外交涉的中心,而失去了直隶总督,则让保定失去了繁荣的钥匙。

袁世凯在天津管理外交、练兵,委派周学熙兴办中国最早的民族企业,让天津的地位不断加强。相反保定则不断衰落,由于政治地位的下降,很多官僚眷属迁居北京和天津,保定人口也开始减少。到 1913 年,直隶省会由保定迁往天津,而保定则遭受了一轮又一轮的打击,先是裁撤县治,保留府衙,不久又废掉府治,仅留县制。

不但政治地位下降,在代表现代化指标最重要的工商业上,保定也严重落后于天津。保定的衰落无法遏止,人口从20世纪初的10万人减少到1928年的7.8万人。废保定府的同年,置范阳道(1914年又改保定道),治保定,辖原保定府、正定府、和定、易、深三州,辖区40县。这样一来,保定由省会下降为地方政治中心,而天津则上升为直隶省省会,成为直隶的政治中心。

保定政治地位的下降,给保定带来的消极影响是多方面的,比如经济地位的持续低迷、文化地位的降低、人口的减少、吸收投资的困难等,使保定在近代直隶的城市布局中衰落了。因为京汉铁路和正太铁路的交会贯通,让一个新的地方—石家庄迅速崛起,这更加剧了保定的颓势。

1949年后,河北省省会经历了筹备迁往石家庄、迁往天津、迁回保定,终于在1968年迁到石家庄。留下了河北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等一批省级学校和单位在保定,记录着保定昔日的荣光,在年轻的石家庄面前保定人往往有一种老牌的骄傲,认为得到省会的地位是对方捡了便宜,在强大的“副中心”概念面前,这个口音富有喜感的城市正在重拾斗志,从房产的突然热销上,已经显露出了一种重复荣光的野心。■

来源 / 《时代周报》,2014年3月27日,

原标题为《“大镇”保定:现代化风雨中的兴与衰》

猜你喜欢

直隶总督天津
如果天津有“画”说
清代直隶铸钱史
李光地治理直隶水患始末
天津卷
《天津之眼》
天津
清代直隶旗地考述
清末民初直隶商会的乡村赈灾活动述略(1903-1928年)
一部稀见的明代军事志《苍梧总督军门志》
总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