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轻轻松松活九十

2014-09-02张凌

祝您健康 2014年4期
关键词:生活手术

张凌

我的父母亲都已近九十岁,他们仍然精神抖擞,每天读书看报,家庭生活自理,甚至都不肯请保姆帮助料理家务。实际上,他们也是一身的慢性病。父亲患高血压50多年,冠心病合并高血脂30多年,前列腺增生肥大20多年,慢性肾衰竭15年,心脏安装起搏器10多年,双眼视网膜脱落和白内障术后10余年,老年性耳聋5年。母亲患高血压30多年,冠心病合并高血脂20多年,骨质疏松15年,3次骨折,慢性肾衰竭5年,过敏性哮喘5年,胆结石术后、胸椎脊膜瘤术后、双眼视网膜脱落和白内障术后10年,宫颈癌放疗术后3年。那他们是如何保持健康长寿的?我想主要有以下几点。

生活规律,坚持锻炼

父母生活有严格的规律,每天保证午休1小时,晚上早睡早起,遇上好看的电视也不贪看,保证晚上10点左右就洗漱睡觉。保持良好卫生习惯,每3~7天洗头洗澡,穿棉质宽松服装,衣服不到穿破绝不丢弃。良好的锻炼习惯也是长寿健康不可缺少的,我父亲的养生秘诀是“三打三看”:打太极拳、太极剑和打麻将,看书看报看电视。他从年轻时就坚持打太极拳、太极剑,每天练习1小时,并且在公园里热情地教授给其他人。也时常在自家或老战友家里玩会儿麻将(总是很繁琐地计算番数),这也是保持社交能力、认知能力、交流能力很重要的一部分。父母勤劳一生,经济和生活上从不依赖他人,现在虽然近90岁了,还坚持做家务劳动,自己独立生活,养些花花草草,小鱼小乌龟之类。只要天气好就到楼下晒太阳散步约半小时,和邻居聊天、玩扑克,生活平淡也丰富。

父母都是山西人,1949年随王震部队进新疆,早年艰苦的生活使他们养成了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从不铺张浪费,大吃大喝。尽管这些年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但还是坚持山西人饮食习惯:粗茶淡饭、常吃醋、少量喝酒、多吃蔬菜水果。尤其喜欢吃荞面、莜面、豆面、玉米面等粗粮,一日三餐合理搭配,素多荤少,并且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减少食量,每餐一般吃七分饱。

相信科学,不盲从广告

父亲有关心国家大事、阅读新闻、学习科学知识的好习惯,因而增强了识别社会骗局的能力。加上我们几个从事医学工作的子女不断督促建议,他们基本上可以做到对于报纸、广播、电视中的广告绝不盲从。二三十年前他们也曾经根据广告吃过一时期的各种保健品,后来两人的肾功能开始衰竭,总结经验教训,再也不听信那些保健产品广告了。但对于正规保健品如深海鱼油、钙尔奇D、葡萄籽(我母亲过敏性哮喘经服葡萄籽好转)、多种维生素,保护关节的骨胶原等,还是坚持自费购买,长期服用。

乐观向上,心态平和

父母结婚60余年,相濡以沫,与邻居和谐相处,善良待人,心态平静。在财富、名利方面不与人攀比、不抱怨,追求平淡生活,遇事能保持冷静、不急不躁,不迷信不盲从。我父母退休前也是在单位担任领导职位,父亲以前也常常发脾气骂人。进入老年后加强自我修炼,努力转换角色,逐渐改变为慢性格、慢脾气,努力做到“不思声色,不思胜负,不思得失,不思荣辱,心无烦恼”。家中也曾遇到不少大事,文革时父亲被批斗、住牛棚、下干校。5年前最宠爱的儿子英年早逝,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哀使他们沉默了约一年,但通过自我调理和大家的帮助也终于走出了阴影。

父母亲也时常应邀参加建党90周年等一些活动,他们的发言和回忆,头脑敏捷,思维清晰,口齿伶俐。父亲还有喜欢写诗的习惯,凡遇到国事家事马上写诗抒发感情,在86岁还完成了回忆录《冰操》的出版。母亲心灵手巧。喜欢裁剪、烹饪、做儿童玩具,玩电脑、炒股也是她的消遣,这也是保持心态年轻、增加生命活力、有效防止情绪致病的重要因素。

定期体检,坚持治疗

父母每天读书看报1~2小时,尤其爱阅读科学养生治病知识,最爱看中老年保健类的杂志,不但自己仔细阅读还介绍给亲朋好友传阅。父母培养教育我们兄弟姊妹读医学院,目前家中女儿、儿子、女婿、媳妇中有西医心内科医生、肾内科医生、骨科医生、药剂师和护士,父母从与家人的日常谈话中获得大量正确、科学的治病养病知识。他俩相信医院,相信医生,能够很好地与医生护士合作,坚持定期体检(60岁以后坚持每年1~2次全身体检),遵从医嘱坚持按时服药,有规律地自行测量血压、脉搏,并坚持记录相关数据,保持血压和心率在正常的范围内。保存各种病历、化验、检查记录,并自己书写记录病历过程,这些资料在他们就诊和住院期时,可以及时提供给医生,非常有助于疾病的准确诊断和及时治疗。

重大医疗。三思而行

老年人在多种慢性疾病缠身的情况下如何决策一些重大的治疗方案,如何合理用药?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好都可能危及健康。父亲在70岁和80岁时先后成功地进行了眼睛的视网膜脱落手术和白内障手术.这对提高生活质量起到重要作用。他在82岁时发现前列腺增生同时有关前列腺癌的化验指标PSA明显增高,医生考虑有前列腺癌的可能建议手术,我们全家开会讨论后认为前列腺癌的证据不确定,而手术创伤较大有可能发生术后一系列问题,所以没有同意手术,至今PSA的检测结果仍然很高,但是事实证明不是癌症。81岁时出现反复晕厥,检查结果是心律失常所致,需要安装心脏起搏器。开始父亲难以接受手术风险,但在家人反复讨论权衡利弊后,他勇敢地接受了心脏起搏器的安装,以后再没有发生晕厥去年因为起搏器电池消耗又住院更换了一块可以使用十年的电池。

母亲在82岁那年突然出现下肢无力,经检查是腰椎部位脊膜瘤压迫脊髓所致,需要尽快手术解除,我们讨论后选择了最好的神经外科专家点名手术,她也勇敢地接受了手术,术后下肢的病症康复了。不巧的是,在85岁高龄时又患宫颈癌,原来打算手术治疗,但和几家医院医生反复讨论后发现手术难度大,风险也大,而放射治疗效果也不错,所以选择了对生命威胁较小的放疗,虽然放疗过程中母亲也感受了恶心、呕吐、腹泻(放射性肠炎)、发烧(白细胞下降)等较多痛苦,但是现在宫颈癌已经治愈,目前还在定期复查当中。也创造了一个生命的奇迹。

我的父母没有特别的养生之术,他们的长寿之道,所有的老人也都能做到。

(编辑 林妙)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活手术
改良Beger手术的临床应用
手术之后
水煮生活乐趣十足
颅脑损伤手术治疗围手术处理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生活小窍门
浅谈新型手术敷料包与手术感染的控制
中西医干预治疗腹膜透析置管手术围手术期106例
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