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涣矿东部提矸井系统操控创新研究

2014-09-02卢志强

机电信息 2014年30期
关键词:车场提升机井口

卢志强

(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临涣煤矿,安徽 淮北 235136)

临涣矿东部提矸井系统操控创新研究

卢志强

(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临涣煤矿,安徽 淮北 235136)

对临涣煤矿东部提矸生产系统存在的问题以及系统实现操控自动化存在的难题进行了剖析,详细说明系统实现操控自动化所采取的技术措施,并对技术改造创新点及改造后的运行效果、经济社会效益进行了总结。

操作控制;自动化;创新

0 引言

建设现代化矿井、实现煤炭生产的高产、高效,出路在于机械化、自动化。随着我国煤炭事业的发展及安全形势的要求,利用新技术、新装备改造传统的煤炭生产工艺,已势在必行。实现矿井生产过程操作控制自动化后,能进一步促进安全管理系统化、生产管理集约化,对保障安全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降低生产成本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临涣煤矿概况

临涣煤矿设计生产能力180万t/a,1985年投产,2009年核定生产能力300万t/a,现有中央区、东部井区2个生产厂区。东部井区设计安装混合提升井1座,设有提升机房及地面排矸系统,主要担负矿井东部采区(Ⅰ11、Ⅰ13、Ⅰ15、Ⅱ13 4个采区)矸石提升运输、东部采区人员上下提升任务。东部提矸井设计安装JKMD-2.8×4(Ⅰ)型落地多绳摩擦轮提升机1台,YR800-12/1430型交流电动机(800 kW,491 r/min,6 kV)。井筒装备GL1.5-13107型罐笼2只,采用MGC1.7-9B型矿车运输矸石;地面、井下均设有环形车场,装车采用操车系统。

2 问题的提出

(1) 目前国内混合井提升还没有实现自动化的先例,均是采用井口信号打点和车房操作分离的模式运行,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协调配合,即井口打点给车房信号,车房绞车司机按照信号操作提升机,并未做到自动化控制。分散式操作,岗位多、用工多,也不利于安全管理。

(2) 上下口环形车场传统工艺都是采用电机车运输,每班都需要安设电机车司机、摘挂钩工,分散作业,作业环节多、人员多,安全管理难度大,职工劳动强度大。

(3) 地面环形车场轨道与设备布置图如图1所示,矸石运输过程中有排矸、翻矸、矸石运输等环节,其中翻矸环节操作矿车到位、翻车机启动停止、受矸漏斗闸门打开关闭、翻矸车到位等较为复杂,也是决定矿井排矸效率的环节。需要采用自动化控制方式解决其操作复杂的问题,并提高生产效率。

图1 地面环形车场

3 采取的技术措施

(1) 创新提升机操控模式,开创性的设计,从传统的信号和操作分离模式,改为集中自动化操作模式。提升机操控台与井口操车操控台合并安装在上井口打点室内,在井口打点室操作提升机与井口操车装置,形成绞车操作与信号一体化,实现减人提效,“人少则安、无人则安”目标。布置效果如图2所示。

图2 操车、调车、提升操控联合布置

图2中,上部为操车、调车机操控台,下部为提升机操控台。通过提升机与井口操车信号通讯,实现井口操车装卸载自动化,即提升罐笼到位,提升机给操车系统到位信号并在操车控制台显示,司机确认后,井口操车自动装车、自动配车,达到自动、连续装车的目的。(2) 创新煤矿地面环形车场运输模式。为达到环形车场车辆运输自动化(图1),环形车场安设调车机2台,负责把井口矿车推移至翻车机处以及把卸矸后的矿车运输至井口进车侧操车处,并完成对左右两井口操车机的配车任务。(3) 提升机、信号、环形车场运输操控均在井口操控室由提升司机1人完成,并实现提升机、井口操车、环形车场推车机自动化控制。其提升机、操车、配车自动化运行逻辑顺序方框图如图3所示。(4) 采用工业电视监视系统作为管理的补充,井口、环形车场关键地段安设摄像头,显示器安装在井口操控室,实现对生产场所的全方位监视。

图3 提升机、操车、配车自动化运行逻辑顺序

4 效益分析

临涣煤矿东部提矸井系统于2014年1月份投入运行,运行状况良好。

(1) 本次提升机操控模式的创新,也是国内煤矿提升机操控模式的创新,是在实际生产过程应用先进技术改造旧生产环节的典范;也是对操控模式的升级完善,显著提高了煤矿生产系统的科技含量与机电设备运行的安全性。

(2) 创新环形车场操控模式,将过去电机车调车、职工现场操作的传统工艺改为现在的自动化操作,提高了设备运行的可靠性。

(3) 如图4所示,改造后的操控室环境优越,极大地改善了职工作业的安全环境;减少了职工现场操作几率,降低了职工的劳动强度,使矿井安全状况彻底改善。

图4 操控室

(4) 系统操控集约化,减少用工40人,每年能为煤矿节约人工成本投入400万元,经济效益极为可观,真正做到了优化系统、集约高效、减人提效。

(5) 系统操控集约化,也带来管理的集约化、流程的简单化,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该系统完成后,填补了国内空白,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

[1] 王震生,杨桂娟.浅议煤矿提升机的自动化控制[J].煤炭技术,2013(5)

[2] 王宇星.矿井提升机的自动化控制[J].湖南有色金属,2001(3)

2014-08-27

卢志强(1967—),男,安徽砀山人,高级工程师,从事煤矿机电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车场提升机井口
干熄焦提升机控制系统的改造
PLC技术在煤矿提升机控制系统的应用
140MPa井口压裂四通管道冲蚀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车场乘降所信号设计方案研究
多车场响应型接驳公交运行线路与调度的协调研究
铁路客车存车场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
CO2驱油系统的井口预警系统设计
煤矿用提升机提升能力的验算方法
铀矿山井底车场巷道内氡及其子体浓度分布规律研究
气田开发试采井口流程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