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研究

2014-08-30袁德汉袁兆章唐华中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14期
关键词:并发症因素

袁德汉??袁兆章??唐华中

[摘要]目的 探讨影响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分析2006年1月~2014年4月我院住院收治行手术切除治疗的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286例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相关临床指标进行多因素分析。 结果 本组行手术切除治疗的28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中,术后发生并发症15例(并发症组),未发生并发症271例(无并发症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并发症组和无并发症组年龄、伴有合并病、是否再次手术及手术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伴有合并病、是否再次手术及手术方式是影响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行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前,临床应完善手术前的评估和可能存在影响手术并发症发生的高危因素,术者应根据患者病情设计手术方式,全局性把握和熟悉甲状腺及其毗邻的局部解剖等,从而使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性降到最小。

[关键词]结节性甲状腺肿;并发症;因素

[中图分类号] R65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14-247-03

结节性甲状腺肿是由于甲状腺素分泌不足而引起的甲状腺代偿性增殖性疾病,临床上比较常见,大部分患者需要手术治疗,术后可能发生喉返神经损伤、喉上神经损伤、甲状旁腺损伤、甲状腺功能低下等手术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2]。因此,如何降低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是值得临床医生关注的重要问题。目前国内外对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对行手术治疗的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临床资料及术后随访情况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影响其手术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为临床的防治提供参考,以减少其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06年1月~2014年4月我院住院收治行手术治疗的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286例为研究对象,术后均经病理组织检查明确诊断。其中男124例,女162例;年龄38~78岁,平均(42.6±4.8岁)。

1.2 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取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由同一有经验的医师组进行手术操作,术后观察记录所有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收集可能影响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的相关临床指标,包括患者年龄(≤44岁、45~59岁、≥60岁)、性别(男、女)、体质量(BMI)、是否伴有合并症(是、否)、结节的位置(甲状腺的左叶,右叶,双侧)、结节的数量(单发,多发)、是否再次手术(是、否)、手术时间、手术方式(肿物切除、甲状腺部分切除、甲状腺大部或次全切除)、术中失血量。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临床因素,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行手术切除治疗的28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中,术后发生并发症15例(并发症组),未发生并发症271例(无并发症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并发症组和无并发症组年龄、伴有合并病、是否再次手术及手术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伴有合并病、是否再次手术及手术方式是影响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见表2。

3 讨论

结节性甲状腺肿是颈部最常见的肿瘤,手术治疗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手段。受年龄、性别、术前患者身体条件、肿瘤部位、肿瘤切除程度、术中出血量、麻醉时间和手术时间等因素影响,目前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仍不可避免,对手术疗效有重要的负面影响。本组研究结果显示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24%,与文献所报道的有关甲状腺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类似[3-4]。因此,如何尽可能的预防和治疗其手术并发症是目前临床医生最关注的问题之一。目前国内有关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研究报道尚少见。

年龄对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影响作用仍存在较多争议。一般认为高龄给患者手术操作过程带来一定风险,只是其手术并发症发生的风险明显增高。究其原因多数与高龄患者机体各器官功能和免疫力均普遍存在退化、下降有关[5]。本研究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手术并发症组高龄病例比例明显高过无手术并发症组(P<0.05),但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并不是影响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说明本研究结果并不支持年龄对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影响这一观点,但考虑本组研究的样本数不多,因此年龄对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的作用仍有待于深入研究。

研究资料认为,伴有合并症的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更高,比如伴有重要器官功能下降、糖尿病以及心肺疾病等[6-7]。本研究结果发现手术并发症组伴有合并症的病例高过无手术并发症组(P<0.05),且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伴有合并症可能是影响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相对危险度OR=2.421。因此,术前评估病例、掌握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的手术指征、术中密切监测心肺功能是确保手术成功、减少手术并发症发生的关键。但临床上对这些结论尚无统一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阐明。

由于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复发率高,致使临床将面临大量的再次甲状腺手术。由于初次手术后瘢痕形成、组织结构紊乱及粘连等因素,再次手术时极易造成组织误伤或误切,从而喉返神经损伤、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气管损伤甚至损伤颈内动脉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率较高[8-10]。因此,是否再次手术对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并发症发生可能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单因素分析显示发生手术并发症组中再次甲状腺手术的比例明显高于无并发症组,说明再次手术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存在一定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是否再次手术是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相对危险度OR=5.418。提示甲状腺再次手术时除了追求最佳的治疗效果之外,更重要的是有效地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术者在甲状腺再次手术过程中应全局性把握和熟悉甲状腺及其毗邻的局部解剖,术中操作细致,以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研究资料认为手术方式与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后并发症发生存在一定相关性[11-12],但手术方式是否影响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目前尚缺乏多因素分析研究。本研究结果也证明了这点,手术方式与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发生密切相关,且是影响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其相对危险度OR=3.427。说明改进术式及精细化操作至关重要,可有效降低甲状腺手术风险,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伴有合并病、是否再次手术及手术方式是影响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行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前,临床应完善手术前的评估和可能存在影响手术并发症发生的高危因素,术者应根据患者病情设计手术方式,全局性把握和熟悉甲状腺及其毗邻的局部解剖,术中操作细致,处理手段正确,从而使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性降到最小。

[参考文献]

[1] 陈剑平,王亚兵,方芳,等.影响甲状腺手术并发症相关因素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0,17(7):59-60.

[2] 陈曦.甲状腺手术中热损伤预防[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2,32(5):369-372.

[3] Bilinmria KY,Bentrem DJ,Ko CY,et al.Extent of surgery affects survival for papillary thyroid cancer[J].Ann Surg,2007,246(3):375-384.

[4] 龙淼云,黄志文,彭新治,等.不同手术入路行甲状腺再手术后并发症比较[J].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2013,7(4):307-315.

[5] 付新宇.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2,9(21):310.

[6] 宋斌.甲状腺被膜内次全切除术与被膜外次全切除术的近期并发症比较[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6):36-38

[7] 郑竹林.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10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8):622.

[8] 段群欢.甲状腺再次手术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并发症预防[J].临床外科志,2012,20(5):342.344.

[9] 王圣应,朱金海,朱正志,等.甲状腺疾病再次手术中喉返神经的显露与保护[J].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2012,6(4):228-230.

[10] 江学庆,江明,钟源,等.甲状腺再手术并发症的预防[J].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2009,6(3):393-395.

[11] 吴上兴.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治疗分析及并发症的预防[J].河北医学,2008,14(12):1442.

[12] 尤晓蓝.改良手术方式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导刊,2011,13(1):20.

(收稿日期:2014-04-29)

猜你喜欢

并发症因素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关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关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浅析美军战斗精神的致命并发症
肥胖的流行病学现状及相关并发症的综述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可吸收螺钉治疗34例老年胫骨平台骨折并发骨质疏松的效果及其对疼痛和并发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