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6例脊柱包虫病患者围术期护理

2014-08-30李芳王丽姜丽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14期
关键词:包虫病围术期护理脊柱

李芳??王丽??姜丽

[摘要] 目的 通过对36例脊柱包虫病患者围术期护理资料的分析,探讨此种疾病的最佳护理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10月~2012年9月在我院脊柱外科住院的骨包虫病患者36例,即采用分阶段个性化术前疼痛及心理护理;术后脊髓神经系统观察与护理、功能锻炼、康复指导及用药指导;出院后健康随访。 结果 36例患者积极配合围术期护理,无护理并发症,均康复出院。 结论 分阶段个性化围术期护理,能够消除患者术前紧张情绪、减轻患者痛苦;术后通过观察脊髓神经系统的变化、康复及用药指导,使其更好地配合治疗的顺利完成,是手术成功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 脊柱;包虫病;围术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14-150-03

骨包虫病是指细粒棘球或多房棘球绦虫的幼虫寄生于骨骼中所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据文献报道约占所有包虫病0.5%~4%[1],国内新疆报告骨包虫病例最多,60%以上是脊柱包虫和骨盆包虫[2]。泡型包虫病对人体危害更为严重,又称“虫癌”[3];但囊型包虫病患病率最高,占90%[4];石渠棘球绦虫还未见人感染病例报道[5]。由于包虫在骨内生长缓慢,需要数年或数十年后才产生症状,所以很多患者可能在儿童期感染,10~20年后才发病。由于其起病隐匿以及骨包虫的特殊生长方式,不仅临床诊断和治疗困难,而且患者一旦就诊,往往是中晚期,通常造成极其严重的功能障碍,甚至死亡。目前治疗骨包虫病主要以手术为主[6],但术后易复发[7]。由于该疾病国内其他城市报道少,临床可借鉴的护理经验匮乏,为提高手术疗效,我们积极探索围术期护理方法,36例脊柱包虫病患者经过精心的护理配合,临床效果良好,现将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1999年10月~2012年9月在我院脊柱外科住院的患者36例。其中,男19例,女17例;年龄10~67岁,中位年龄35.9岁;发病部位:颈椎2例,胸椎19例,腰椎9例,骶骨6例。病程6个月~12年,中位病程3.1年。36例脊柱骨包虫病患者中22例有神经系统损害,Frankel分级A级l例,B级5例,C级6例,D级10例。其中20例来自畜牧区或有明显犬、羊密切接触史,16例在非流行区有从事来自流行区家畜运输、宰杀、畜产品和皮毛产品加工等生活、工作史。12例有肺包虫或肝包虫病病史。主要临床症状为病变部位的疼痛或放射痛,一侧或双侧下肢及会阴部感觉减退,逐渐出现双下肢活动及大小便功能障碍、排尿无力等神经损害表现。

1.2 治疗方法

影像学检查示多囊性骨质破坏。36例行包虫囊液皮内Casoni试验,其中31呈阳性,5例呈阴性;36例行包虫病8项免疫血清学检查均为阳性。所有患者彻底清除病灶后,采用自体骨、同种异体骨、人工骨或骨水泥修复缺损。

1.3 护理

由于骨包虫病的治疗目前以手术切除为主,故其围术期护理尤为重要。围术期护理是指患者以手术治疗为中心,包含手术前、手术中及手术后的一段时间,但是,没有明确的时间限制[8]。我们针对骨包虫病患者采用了分阶段个性化护理,即术前、术后、出院护理。

1.3.1 术前护理

1.3.1.1 疼痛护理 脊柱包虫病患者首发症状主要表现为病变部位的疼痛或放射痛,Pamir等[9]报告腰背痛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约占85%,其次为放射痛,占25%~95%。患者入院后及时、准确按照数字疼痛评分法给予疼痛评估,配合医生做好超前镇痛的方案;护理患者时耐心倾听患者主诉,善于观察患者情绪变化,每位患者给予个体化疼痛护理方案。

1.3.1.2 新发病例心理护理 由于骨包虫在临床较为少见,大部分病例入院时都未诊断包虫病,误诊率高,护士协助医生尽早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目前骨包虫病尚无广泛接受和认可的系统化治疗方案。对于新发病例,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积极与患者交流,为患者讲解脊柱包虫病的发病机制,发病诱因,治疗方法,合理用药以及注意事项,使患者了解到治疗方法的先进性,减轻患者的恐惧、悲观、焦虑的情绪;为患者列举科室成功治疗该病的例子,有利于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争取早日康复。

1.3.1.3 复发病例心理护理 对复发病例,入院评估重点评估心理状况。2008年政府正式将包虫病列入国家免费救助计划,对符合要求的包虫病患者进行补助,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但是调查数据显示,包虫病住院患者人均住院总费用2008~2011年呈增长趋势,且交通费、陪护费、营养费等各项直接非医疗费用也不断增长,患者的负担依然很重[10]。患者入院后尽快完善术前检查,早手术,减轻患者疼痛症状;早出院,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1.3.2 术后护理

1.3.2.1 脊髓神经系统观察及护理 神经功能损害是脊柱包虫病患者常见且可能是首发的临床症状。根据其累及节段和部位不同,其表现也明显不同。Pamir等[9]报告不同程度的瘫痪占25%~77%,因包虫手术后复发再度瘫痪者达45%。住院后责任护士评估患者脊髓损伤程度,术后主动与医生沟通患者病情,严密观察患者双下肢运动感觉功能,术后当日每小时观察患者双下肢运动感觉功能,重点交接双下肢肢体活动情况,并与术前功能做比较,若活动受限或较术前功能下降,则可能是脊髓、神经损伤,应立即报告医生,做相应处理。

1.3.2.2 功能锻炼和康复指导 严格按照疾病康复路径、功能锻炼原则进行指导,患者麻醉清醒后,协助患者做踝泵运动及双下肢向心性按摩;术后第2天协助患者进行直腿抬高动,促进神经根血液循环,避免组织修复过程中的粘连;增强腰背肌的力量,术后早期以不影响脊柱活动的腰背肌运动为主,如指导患者行压床板运动及站立位收复挺胸运动,术后1个月复查后做飞燕式等腰背肌锻炼;通过演示使患者掌握正确日常活动行为习惯。

1.3.2.3 用药指导 据统计阿苯达唑对包虫病的治愈率仅为30%[11]。但大量临床和基础研究结果表明:广泛应用于肝、肺等部位包虫病治疗的药物尚未见确切证据证明在骨包虫的治疗上具有同样的疗效。目前,临床中利用药物治疗骨包虫作为手术前后辅助用药,以减少复发、提高疗效者的一种非手术治疗方法。因此,要向患者和家属讲解阿苯达唑药物的剂量、用法、副作用,使患者要认识到阿苯达唑对疾病治疗的重要意义,患者自觉按时服药,主动接受治疗和护理。

1.3.3 术后随访及健康教育 将此类疾病患者列为科室术后随访重点人群,每月通过电话回访形式询问患者出院后身体机能、康复锻炼、遵医服药、回归社会等情况,并就患者提出问题给予指导。强化新疆骨包虫病防控要点,普及家庭防控的健康教育思想。

2 结果

术后常规使用阿苯达唑,持续3个月预防复发。术后36例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11年,中位时间5.7年,患者术前临床症状均缓解。24例于术后6个月~3年复发,24例复发中13例接受再次手术,其中7例行3次清创手术,1例行6次清创手术。术后未见复发,症状均不同程度缓解。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包虫病局部种植或远处播散。本组中36例脊柱骨包虫病患者,22例有神经损害,Frankel分级A级1例,B级5例,C级6例,D级10例。A级1例病变位于T6术后感觉有部分恢复;B级5例病变均位于胸椎,术后l例为D级,4例恢复正常;C级6例病变均位于胸椎,术后均恢复正常;D级10例病变均位于腰骶椎,术后通过手术及术后功能锻炼康复护理神经功能均恢复正常。

3 讨论

3.1 给予心理支持,建立和谐护患关系,使患者舒心度过围术期

骨包虫病的治疗目前仍以手术切除为主。骨包虫病的治疗效果目前还不太理想,复发率大约为40%。大多数患者需再次手术,反复的手术创伤,患者身心疲惫,身体状况逐年下降;虽然国家对符合要求包虫病患者进行补助,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但是调查数据显示,包虫病住院患者人均住院总费用2008~2011年呈增长趋势,患者的负担依然很重;患者发病时首发症状疼痛,有资料显示[12],慢性疼痛患者利用健康医疗服务的频率是其他人群的5倍甚至更多。因此,重视患者的的心理感受,耐心倾听患者的表述,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给予适度心理支持,是促进患者舒心度过手术期的关键。

3.2 术后重点观察脊髓、神经功能,加强肢体功能锻炼

因神经功能损害是脊柱包虫病患者常见且可能是首发的临床症状,患者麻醉苏醒后,责任护士应重点评估下肢的肢体活动,并与手术前相比较,异常情况及时通知主管医生。术前脊髓、神经功能异常患者,护士术后早期在康复医生指导下协助患者行肢体功能训练,并观察效果。

3.3 出院前强化患者包虫病防治意识,减少人畜传播

骨包虫病患者以农牧民居多,这是因为广大农牧民几乎每家都养狗,羊狗接触致使狗排出的虫卵附着在羊上,农牧民在宰羊、挤奶或剪毛等时,都可直接感染。另外,虫卵污染水源、蔬菜水果,也可造成间接感染。因此,除政府宣传卫生健康知识,做好包虫病的防治教育工作外,患者住院后,责任护士通过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对包虫病防治的教育掌握情况,重点讲解患者未掌握的知识,进一步强化防治知识。

本研究通过术前做好护理评估,采取个体化的镇痛方案及良好的心理干预,使患者安心配合手术;术后严密观察脊髓神经活动,积极帮助患者进行康复锻炼,促进神经功能恢复;自觉遵医服药;加强术后随访,做好护理延伸服务,帮助患者树立健康行为[13],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14],普及家庭防控为主的健康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 Pedrosa I,Saiz A,Arrazola J.Hydatid disease:radiologic and pathologic features and complications[J].Radiographics,2000,20(3):795-8l7.

[2] 刘大鹏,谢增如,张锐,等.骨包虫病诊断治疗[J].中华骨科杂志,2004,24(7):403-407.

[3] 季学闻,张金辉,赵晋明,等.肝移植治疗终末期泡型包虫病[J].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1,10(4):299-301.

[4] Philip S.Craig.Emergence and re—emergence of Echinococcosis[M].Urumq:X X IV World Congress of Hydatidology Final Programme & Abstracts Book,2011:4.

[5] Ning Xiao,Jiamin Qiu,Minoru Nakao,et al.Echinococcus shiquicus n.sp,a taeniid cestode from Tibetan fox and plateau pika in China[J].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Parasitology,2005(35):693-701.

[6] 温浩,杨文光,维通,等.人体包虫病诊断和治疗的现状与进展[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1996,19(3):183-l84.

[7] 张毓庆,马惠林.骨包虫病的误诊与复发[J].中华骨科杂志,1994,14(4):247-248.

[8] 薛富善,袁风华.围术期护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4-6.

[9] Pamir MN,Ozduman K,Elmaci I.Spinal hydatid disease[J].Spinal Cord,2002,40:153-160

[10] 丁艳,段新宇,温浩,等.新疆包虫病患者经济负担分析[J].卫生经济研究,2012,31(6):54-56.

[11] Guidelines for treatment of cystic and alveolar echinococc0sis in humans.WHO Informal Working Group on Echin.c.ccosis[J].Bull Wor1d Health Organ,1996,74(3):231-242.

[12] 杨晓云.风险管理在社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护理,2005,11(23):2045-2046.

[13] 廖丽娟,彭顺舟,冯国君,等.肝包虫病患者80例心理分析及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4,21(9):94-95.

[14] 卫生部办公厅.防治包虫病行动计划(2010-2015年) [S].北京:2011.

(收稿日期:2014-03-24)

猜你喜欢

包虫病围术期护理脊柱
孩子身姿不挺拔 原是脊柱侧弯
中小学生脊柱侧弯人数超五百万
同学,你的脊柱还好吗?
包虫病科普课堂:认识它 预防它 根除它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行玻璃体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体会
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快速康复外科对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护理的指导意义分析
健康中国,哪儿都不能落
腹主动脉瘤75例围术期护理思路构建
浅谈脊柱推拿手法的生物力学研究的重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