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患者ERCP术的全方位护理干预分析

2014-08-30黄映莲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14期
关键词:老年护理干预

黄映莲

[摘要] 目的 对行内窥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ERCP) 的老年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护理干预,探讨老年患者 ERCP 术的护理策略及意义。 方法 将采用ERCP 术的64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全方位的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 结果 观察组对护理的满意度、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护理质量得分和生存质量量表得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采用ERCP 术的老年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可以增加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同时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护理干预;老年;全方位干预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14-119-03

对于原因不明的胆胰管肿瘤、结石、胆源性胰腺炎、梗阻性黄疸、慢性胰腺炎、良恶性胆管狭窄和畸形等患者,可以在内窥镜下经十二指肠乳头插管注入造影剂,采用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 ppancreatography,ERCP)[1] 对胰胆管逆行显示,明确胰腺、胆道及肝脏疾病的特点,并可以完成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和胆管内支架植入等微创手术,对临床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社会老龄化,老年患者逐渐增多[2]。老年患者生理功能衰退,而且常常合并多种疾病,因此ERCP术相应的风险增多,对临床护理工作的要求更高。本研究对 2011年 3月~ 2013 年10月期间进行ERCP 术的老年患者后进行了全方位的护理干预,探讨老年患者 ERCP 术的护理策略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患者资料来自于2011年 3月~ 2013 年10月期间我院外科住院接受ERCP 术的老年患者。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入组患者共64例。其中男36例,女28例,年龄66~79岁,平均(71.1±8.8)岁;病型分布:胆总管结石39例、肝外胆管结石18例、胆道肿瘤4例、胰头癌2例、十二指肠癌1例;合并症:冠心病33例、高血压病27例、糖尿病18例、脑梗死8例、慢性肾功能不全者2例,每一项合并症记为1分;手术时间:择期手术61例、急诊手术3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全方位的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

1.2.1 术前护理[3] ERCP是一项新技术,很多患者和家属对此相关知识了解较少,因此应向患者做

注:两组之间比较,P>0.05, ①WHOQOL-BREF: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②A:胆总管结石;③B:胆总管结石;④C:胆道肿瘤;⑤D:胰头癌;⑥E:十二指肠癌

好科普宣传,向患者及家属进行ERCP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告知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注意事项。老年人记忆力差、反应迟钝,对新鲜事物接受慢,部分老年人听力下降,因此解释时尽量做到耐心细致、多次重复,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医院及主管医生的技术水平,介绍免气腹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相关知识以增加患者对手术相关知识的知晓,提高患者对手术的信心。同时要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相关问题,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状况[4],积极帮助患者调整心态以迎接手术。引导患者尽快完善各项术前检查,对患者的全身情况初步评估,并将评估结果报告给医师,根据医师的医嘱进行处理,对高血压患者首先可以采取降压措施,对于糖尿病患者采取措施保证将血糖含量控制在5.6~11.3mmol/L才能实施手术。老年人代谢、排泄的功能减退 , 因此应重视造影剂对其肾功能的损害。术前准确的评估患者的肾脏功能。术前晚20:00以后禁食、禁水,术前完成碘过敏试验。指导患者掌握吞咽动作、张口呼吸等动作进行术中配合[5]。

1.2.2 术中护理 老年患者在进行ERCP检查及治疗时出现的最严重的并发症是低氧血症和心脏意外,而通过吸氧可以有效的减少低氧血症的发生,所以术中给予常规吸氧。

1.2.3 术后护理[6] (1)术后卧床休息。(2)术后密切观察并准确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发现问题时及时应对。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腹部体征,包括压痛、反跳痛等腹膜刺激体征,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请示医生。(3)术后监测血淀粉酶动态变化。(4)对留置鼻胆引流管患者应妥善固定引流管并连接负压引流袋,应该保证引流管畅通,不出现阻塞、折叠等问题,同时对引流管中的液体的性状和数量进行观察和记录。对留置导尿患者,注意观察并记录尿袋里的尿量、性状和颜色等,导尿管一般于手术后24h内拔除。留置尿管时间超过24h者,为了防止伤口感染每天更换尿袋。 (5)术后的饮食要规律,进食从流食逐渐转变到普通食物,少吃容易产生气体的食物,多吃一些蔬菜、水果,做到少食多餐。(6)老年患者体质下降,同时合并其他疾病而免疫力进一步降低,多种侵袭性插管操作可对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容易出现感染。因此需要加强基础护理。同时为保护肾功能,术后应及时静脉输液以促进造影剂的排泄, 以减少肾功能损害的发生,同时严密观察患者尿量。

1.3 疗效观察指标[7]

(1)患者的满意度:出院时调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2)临床疗效。临床疗效分3级:显效指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日常生活完全自理;有效指临床症状、体征有所改善,日常生活部分自理;无效指临床症状、体征无显著变化,甚至病情恶化、死亡等。总有效率=有效率+显效率。(3)护理质量:护理质量总分为100分。(4)并发症:观察并统计并发症的发生率。(5)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 (WHOQOL-BREF) :为自评量表,了解患者对自己的生存质量、健康情况以及日常活动的感觉如何,共26个题目,采用1~5五级评分,分值越高,患者对自己的生存质量越满意。

1.4 统计方法

应用 SPSS13.0 统计软件进行进行数据的录入、整理、统计和分析。对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表示,计量资料用()表示,成组设计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两组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护理质量得分高、生存质量量表得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并发症

观察组出现高淀粉酶血症1例、急性胆管炎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90%(2/34);对照组出现高淀粉酶血症3例、术后急性胰腺炎2例、急性胆管炎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3.30%(7/30),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16,P=0.04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比较

组别 满意度[n(%)] 护理质量(分) 总有效[n(%)] WHOQOL-BREF(分) 并发症[n(%)]

观察组(n=34) 33(97.10) 98.54±2.14 33(97.10) 91.06±4.17 2(5.90)

对照组(n=30) 24(80.00) 97.44±2.21 27(90.00) 88.35±4.27 7(23.30)

x2/t 4.761 2.029 1.355 2.566 4.016

P 0.029 0.047 0.244 0.012 0.045

3 讨论

胆胰疾病是常见于外科的一类疾病,且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加,老年人的胆道患病率高于年轻人,带给老人身心痛苦。ERCP作为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疼痛轻等优势,在临床应用的越来越广泛,大部分胆胰疾病的患者通过ERCP术治疗后可以获得满意疗效[8]。但一方面,ERCP术存在出血、胰腺炎、穿孔和感染等风险,有报道显示诊断性ERCP并发症发生率为1.01%~8.69%,治疗性ERCP为1.03%~12.28%[9]。另一方面,老年患者全身器官机能减退,常常合并高血压病、心肺脑疾患、糖尿病和血管功能异常等其他基础疾病,增加了手术的危险性[10],且术后常常缺乏典型症状和体征而容易被忽视,不当的医疗护理措施也会造成严重不良后果,给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应对老年患者ERCP术给予更加高标准、更加全面的护理措施[11]。

本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的患者接受全方位的护理干预后,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护理质量得分高于对照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测定量表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高,提示通过强化护理干预干预,可以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使患者得到更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既有助于患者机体健康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又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改善了护患关系,减少了护患纠纷的发生,同时提高治疗的有效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病率[12]。

对采用ERCP 术的老年患者,通过全方位的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可以增加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同时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对护士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只是简单地配合医师完成某个操作,而是要考虑到心理、生理、社会、生物等诸多因素对患者的影响,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新的全方位护理模式[13]。

[参考文献]

[1] 唐蕾.内镜下逆行胰腺管造影术的临床应用及进展[J].上海护理,2009,11(6):59-62.

[2] 李玉銮,黄少容.ERCP 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4,9(4):213.

[3] 刘丹红,孟宪强,赵杨苏,等.50 例高龄老年患者 ERCP 术前及术后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6):195-197.

[4] 汤摇红,吴海珍,周秋敏.ERCP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的护理[J].西南国防医药,2014,24(3):314-315.

[5] 季建娣.高龄老年ERCP患者心理护理[J].中国中医药资讯,2010,2(34):251.

[6] 林娟.40例高龄老年患者ERCP术后临床观察与护理[J]. 中国医药导刊,2011,13(5):886-887.

[7] 郭丽,蒋锦,朱婷婷,等.ERCP术后鼻胆管引流149例临床护理体会[J].中华全科医学, 2014,12(1):142-143.

[8] 管银芳,方萍.ERCP术后鼻胆管引流的护理[J].吉林医学, 2014,35(5):1065-1066.

[9] 缪林,范志宁.ERCP并发症防治现状[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09,15(12):15-17.

[10] 范莹.临床路径护理管理模式在胆管结石患者ERCP+EST术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4,30(6):34-35.

[11] 贺懿萍,李燕,赵丹娜.预见性护理在预防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术后并发症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1(31):103-104.

[12] 农辉莲,王艳玫,李小敏.ERCP 术后鼻胆引流术的临床观察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2014,2(2):241.

[13] 陈乃招,廖彩琴,张海嫦.插管困难的ERCP手术患者的护理配合及体会[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14,14(1): 114-117.

(收稿日期:2014-04-25)

猜你喜欢

老年护理干预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喉罩全麻在老年下腹部短小手术中的应用
人工关节置换和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