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孤立性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2014-08-30张伟恒滕问天石伟辉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14期
关键词:多层螺旋CT鉴别诊断应用

张伟恒??滕问天??石伟辉

[摘要] 目的 研究应用多层螺旋CT鉴别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价值。 方法 行全肺平扫,平扫层厚5mm;随后将最大的结节病灶选定,行HRCT扫描,层厚1~2mm,并同时开始扫描以及灌注。 结果 良性SPN、炎性SPN以及恶性SPN患者的灌注成像结果并不一致,其中PS、BF以及BV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MTT的差异不明显(P>0.05)。 结论 在对良性SPN、炎性SPN以及恶性SPN进行诊断鉴别的过程中,CT灌注成像技术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孤立性肺结节;灌注成像;多层螺旋CT;鉴别诊断;应用

[中图分类号] R816.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14-100-03

多层螺旋CT的应用加快了诊断技术的发展,降低了误诊率及漏诊率,因此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是在诊断肺部疾病方面。孤立性肺结节(SPN)是临床常见的肺部疾病,该病如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将可能对肺部健康造成严重影响[1]。对此,应采用多层螺旋CT对患者进行检查,从而及早诊断治疗,帮助患者改善预后。本研究分析了CT灌注成像在SPN诊断中的应用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在2012年3月~2013年12月收治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在24~82岁,平均(52.9±7.1)岁。以上50例患者均符合SPN定义。经过病理证实,28例为恶性SPN,10例为炎性SPN,其余12例为良性SPN。为了进一步了解病情,本研究采用了多层螺旋CT进行检查。

1.2 方法

采用GEBrightSpeed16层CT机进行检查,为了保证灌注成像效果,在扫描前先教会患者正确的呼吸方式,以便保证患者可以在呼气以及吸气的状态下顺利屏气。另外,为了能够使呼吸幅度得到有效控制,在扫描前还采用了束带束紧患者的胸廓。做好以上准备工作之后,便可以进行灌注、扫描,具体操作方法如下:行全肺平扫,平扫层厚5mm;随后将最大的结节病灶选定,并同时开始扫描以及灌注;在120kV以及85mA的频率下进行扫描,连续扫描45s,延迟扫描8s,扫描矩阵为525mm×525mm,扫描视野在32cm×32cm至45cm×45cm之间。扫描中使用的对比剂为碘海醇,灌注剂量为250mgI/mL,整个扫描过程灌注的总量为100mL,由患者的肘正中沿静脉注入体内,灌注流率为4.5mL/s。

表1 良性SPN、炎性SPN以及恶性SPN的灌注成像结果()

SPN类型 n MTT(s) PS[mL/(min·100g)] BF[mL/(min·100g)] BV(mL/100g)

恶性 28 6.2±1.3 30.2±14.5 90.6±40.9 9.4±3.8

炎性 10 7.1±0.5 25.8±11.7 71.2±31.5 6.1±2.5

良性 12 6.5±1.8 4.5±3.4 21.5±11.2 3.5±1.5

1.3 灌注图像分析方法

在GE工作站当中输入扫描数据及结果,并利用专业软件Perfusion3_body tumor分析病灶,同时根据分析结果制作出CT图像,具体方法如下:先将标准ROI(动脉感兴区)以及SPN病灶绘制出来,同时将钙化区域、囊变区域、坏死区域等剔除,直接分析软组织部位。进行分析之后,软件便会自动输出SPN通透性(PS)、通过时间(MTT)、血容量(BV)以及血流量(BF)。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CT检查发现良性SPN、炎性SPN以及恶性SPN患者的灌注成像结果并不相同,其中PS、BF以及BV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MTT的差异不明显(P>0.05)。见表1。

3 讨论

SPN的病灶直径通常在3cm以下,呈类圆形以及圆形,在通常情况下并不会出现卫星灶以及淋巴肿大等病症。在临床中通常采用螺旋CT机进行扫描,以便可以了解病灶的通透性以及血容量等灌注参数,从而方便于鉴别诊断SPN[2]。在本研究中,利用CT灌注成像技术对已经确诊为良性SPN、炎性SPN以及恶性SPN的患者进行检查,并获得了PS、BF以及BV等参数。在分析中发现,三组SPN患者的PS以及BV均存在显著性差异[3]。PS值越高,则造影剂在组织间隙当中的扩散速度就会变得越快,造影剂扩散的速度与病灶管壁的通透性、细胞结构的完整性以及细胞之间的间隙大小存在一定的关联。BV值越大,病灶恶化情况越严重,这是因为恶性肿瘤对于血管有着较强的依赖性,在肺结节不断恶化的过程中,血管就会在癌变因子的刺激下呈现出无序生长状态,从而导致病灶中的BV值不断增加[4]。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当PS以及BV不断升高时,则提示患者的SPN病情不断恶化,在临床中应及时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控制[5]。另外,三组患者的BF值也存在显著性差异,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BV不断增加时,会导致BF上升,因此BV是影响BF的主要因素,当发现患者病灶部位的血流量不断增加时,也应考虑到疾病恶变的可能[6]。另外,相关研究指出,炎性SPN患者的病灶当中会出现大量的毛细血管,且毛细血管均处于开放状态,因此结节当中的血管数量就会不断增加;当毛细血管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基底膜时,血管的通透性就会出现降低趋势[7]。本研究采用CT机对患者的病灶进行扫描后发现,有10例炎性SPN患者的PS值较高,这与结节当中出现的双重血供有着一定的联系,且提示炎性结节开始向恶性结节转化。

在临床中使用的恶性SPN诊断阈值通常为BV≥5mL/100g,阴性值为81.3%,阳性值为80.7%,特异性值为72.2%,敏感性值为87.5%;另外,还可以采用PS≥15mL/(min·100g)作为诊断恶性SPN的标准[8]。为了提高临床诊断率,则可以联合应用PS与BV诊断的方法,从而有效诊断鉴别良性SPN以及恶性SPN[9]。另外,在临床诊断SPN时应注意根据多层螺旋CT扫描当中所采用的灌注电流、灌注流速、造影剂类型以及CT机型等选择合理的诊断阈值。总而言之,在对良性SPN、炎性SPN恶性SPN进行诊断以及鉴别的过程中,CT灌注成像技术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可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10]。但需要注意的是,在鉴别炎性SPN以及恶性SPN的过程中,应结合CT平扫征象,以避免误诊[11]。临床实践证明,要有效诊断以及鉴别SPN,必须进行一系列的综合评估,将病理检查与CT影像检查结合起来[12]。并在此基础上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肺部疾病的病史,以便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发展状况,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对应性的治疗措施,从而控制SPN的发展以及改善患者的预后状况[13-14]。

[参考文献]

[1] 窦新民,张建伟.CT灌注成像对肺孤立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作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9):231-232.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2] 单飞,张志勇,曾蒙苏,等.孤立性肺结节CT灌注成像与微血管构成的相关性研究[J].放射学实践,2012,27(7):746-748.

[3] 公长春,王汝良,张春军.64层螺旋CT灌注参数变化对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价值[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0,31(4):52-53.

[4] 赵志刚.孤立性肺结节CT灌注成像技术比较及在临床应用中的缺陷[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2,34(5):140-141.

[5] 朱斌,周科,秦国初,等.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22(11):1862-1865.

[6] 邓守共.孤立性肺结节的多层螺旋CT诊断[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0):241.

[7] Shenjiang Li,Changcheng LI,Xin WANG,et al. The optimal slice thickness of CT in revealing lobulation of malignant 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J]. The Chinese-German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2011,1(10):559-562.

[8] 李树增.肺内孤立结节的CT诊断[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24):98-99.

[9] 陈虞梅,童林军,施一平,等.孤立性肺结节18FDGPET/CT诊断的数学模型建立[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12,18(3):269-272.

[10] 李唯,杨州,杨欣,等.孤立性肺结节的CT诊断[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1,12(3):156-159.

[11] 徐峰,徐德祥,林晓燕.青岛地区646例肺团块或肺结节患者影像学特征的分析[J].中国癌症防治杂志,2013(1):53-57.

[12] 李麦福.孤立性肺结节病变的多层螺旋CT诊断[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4):147.

[13] 吴海丰,刘温宁,孙涛,等.基于Curvelet变换提取肺结节图像纹理特征构建BP神经网络[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11,30(5):471-473.

[14] 将不倦,陈喜兰. 肺内孤立性结节临床及影像诊断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9):13-16.

(收稿日期:2014-04-10)

猜你喜欢

多层螺旋CT鉴别诊断应用
研究B超在妇女子宫肌瘤鉴别诊断当中的临床应用
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小实性病灶鉴别诊断中应用研究
CT及多层螺旋CT在支气管扩张症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6例临床病理分析
多层螺旋CT对胃癌及肿瘤血供应用价值研究
骨三相显像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松动与感染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