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侗族傩戏“咚咚推”的构成与特点新探

2014-08-29钮小静张敏王淑贞王文明

艺术研究 2014年3期
关键词:构成特点

钮小静 张敏 王淑贞 王文明

摘 要:新晃侗族傩戏 “咚咚推”,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六大”构成,“四·三”表演特点,“八大”艺术风格,“六自”传承方式。以其古朴、奇特而著称。

关键词:侗族傩戏“咚咚推” 构成 特点 新晃侗族自治县天井寨

侗族傩戏“咚咚推”①是新晃侗族自治县贡溪乡四路村天井寨传承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该地自15世纪初至今已传承600余年,因生产方式和侗寨民俗文化、娱乐方式、生活方式的急剧变迁,该傩戏的濒危程度日益加剧,抢救和保护该文化遗产迫在眉睫。戏剧理论界、学术界对该傩戏的构成与艺术特征②有所探讨,本文在音乐学和舞蹈学的基础上,以多学科的综合视角和综合方法,在同仁已有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该傩戏原生的基本构成、独特的表演特点、鲜明的艺术风格和原生态的“六自”传承方式,以期裨益于侗族傩戏“咚咚推”的抢救性保护、持续性传承和多层面开发。

一、600年传承历史③

侗族傩戏“咚咚推”传承地是新晃侗族自治县贡溪乡四路村的天井寨。该地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全境冬冷夏热、四季分明、山地气候明显、垂直差异鲜明,降水量充足、夏季雨多、年均降水量1160.3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4月至7月。夏末至秋季多干旱。

四路村位于该县贡溪乡之南,距乡政府2000米左右。天井寨地处四路村东南坡半山腰。明代以前,无人居住。明代,龙姓先祖迁入天井寨居住,尔后侗族姚姓、杨姓先后迁来定居。④据龙姓族谱记载,龙姓先祖原住广西梧州,西迁贵州榕江,后因战乱由榕江东迁湖南靖州,明代永乐年间(1419年)由靖州北迁该地,距今已近600年。小小的天井寨,经过龙、姚等姓侗胞几百年的苦心经营, 到清道光年间, 已发展成为近200户千余人口的较大侗寨,而且是远近闻名的场墟和傩文化圣地。由龙、姚二姓先祖带来的侗族傩戏也在天井寨传承下来。清代中期,“咚咚推”傩戏传承进入了鼎盛时期,每年由龙姚二姓轮流值年,举办该年的“咚咚推”活动。

因演出时在“咚”、“咚”(鼓声)、“嘡”( 鼓、小包锣、钵配器时的合声)的锣鼓声中跳跃进行。就此,20世纪50年代以来,当地文化人在推介这一文化瑰宝时,把“嘡”描述为“推”,称之为“咚咚推”⑤,沿用至今。

咸丰四年(1854年),侗民姜芝灵率众起义,天井寨人奋起响应,至同治十三年(1874)起义失败,起义者及其家属或者惨遭杀害,或者逃离搬迁,天井寨人口锐减。一直到1949年底,该寨仅住14户侗民,其中龙姓6户、姚姓4户、杨姓4户。因为人口少,百多年来,“咚咚推”傩戏传承弥艰。

1956年,龙子明先生(1912—2011)开始勤奋学习“咚咚推”。 他经过50多年矢志不渝的努力,掌握了 “咚咚推”傩戏表演的全部技艺。改革开放后,以他为首,把“咚咚推”傩戏又恢复到往昔繁荣的景况。2008年,龙子明老先生成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傩戏‘咚咚推”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现在的传承人主要有:龙开春、龙景新、龙景昌、龙景忠、龙立军、姚世彬、杨凤元、吴桂金、杨世英、杨先尧等。

多年来,为了保护这一文化瑰宝,新晃各级政府采取了系列有效措施⑥。拟定了“咚咚推”傩戏保护条列和实施办法,成立了专门的传承保护工作机构,形成了国家、省、市、县、乡、村、寨七级保护体系;拟定了保护规划,启动了艺术提升工程,提出了打造“咚咚推”文化旅游品牌的发展战略;举办了“咚咚推”傩文化节,提高了“咚咚推”的知名度;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和物力,改造了通往贡溪乡的公路,修通了到达天井寨的简易公路,维护了寨内民居木房和寨内人行石板道路,修建了“咚咚推”的活动场地——天傩台。采取了加强基地与队伍建设、人员培训、资料收集、建立影像数据库、保护传承人、成立了新晃傩文化保护基地等系列有效措施⑦。2006年,咚咚推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今天, 天井寨的“咚咚推”傩戏, 已经成为新晃人民宝贵的文化遗产资源⑧。

二、“六大”原生构成

侗族傩戏由道具、唱腔、剧目、表演过程组成。

侗族傩戏的道具有面具、乐器、服装等。

1.面具构成 面具是傩戏的标志性道具。傩戏表演就是戴着面具起舞的表演活动。“咚咚推”傩戏的面具多种多样,天井寨现有面具100多个,有36个基本脸谱造型。这些造型中,有模仿自然现象的拟人化面具,如山神、河神、水神、土地神、风神、雨神、雷神、闪电神等;也有人世间各类人物的模拟面具,较多的是三国人物面具,如刘备、关羽、张飞、赵云、黄忠、诸葛亮等人物的模拟面具。这些面具的造型,既有体现善良、和蔼、忠贞、仁孝、勇武形象的,也有体现凶悍、威猛、刁钻古怪、幽默、滑稽、狡黠、阴险形象的,多式多样,各有寓意。

2.乐器构成 “咚咚推”傩戏伴奏的乐器主要有铜制大锣、班锣、包包锣、铙钹和木质桶牛皮包面的鼓。其中,鼓是主导乐器,是伴奏的指挥核心,击鼓者一般是乐队的指挥,鼓点决定着乐队演奏的曲牌和演奏的速度,伴奏表演时鼓在乐队的正中间。这些不同乐器的配合,发出“咚”、“咚”、“嘡”,“咚”、“咚”、“嘡”,“咚咚”、“嘡嘡”、“咚”、“咚”、“嘡”的热烈而明快的和声。

3.服饰构成 “咚咚推”傩戏的服装与其他剧种不同。天井寨人按照场次和角色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服饰。祭祀时,身披稻草衣;表演生活剧时,人们上台只戴面具,其它为侗家人日常穿的服饰;表演三国戏时,将军穿马裤服饰,文官、神仙、读书人身着长衫,脚穿布鞋,给人以武威文雅的服饰观赏差异的视觉效果。其它角色的服饰依角色原型设计。如“瓜精”绿衣绿裤、“花狗”花衣等。

4.唱腔构成 “咚咚推”傩戏用侗语按自然唱法演唱,声音甜美、轻松自如。唱腔音调取材于侗族的山歌、情歌等等,常用的有溜溜腔、侗傩腔、苗腔、吟诵腔等,旋律优美,节奏明快,朴实自然。

5.剧目构成 傩戏的演出剧目中,小戏有《跳土地》、《跳小鬼》、《盘古会》、《菩萨反局》、《天府掳瘟 华佗救民》、《刘高斩瓜精》、《老汉推车》、《癞子偷牛》、《土保走亲》、《杨皮借锉子》、《驱虎》、《背盘古喊冤》、《铜锣不响》等,折子戏主要是三国戏,如《桃园结义》、《过五关》、《古城会》、《开四门》、《云长养伤》、《关公捉貂蝉》、《关公教子》等。endprint

6.动态构成 侗族傩戏“咚咚推”的表演过程分为准备、开坛请12神 、开洞神、祭祀 、表演、谢神、送神、收坛几大环节。

三、“四·三”表演特点

1.要素三合一,即歌、乐、舞三者协调合一。傩歌、傩乐、傩舞是侗族傩戏“咚咚推”的三大要素。傩歌是指傩戏祭祀过程中的祭祀歌。傩乐是指傩事活动中的傩歌、傩戏、傩舞、傩技的打击乐演奏,实际上不是伴奏,而是傩歌、傩戏、傩舞、傩技活动进行的节拍、节奏,起着支配傩事活动节奏快慢的作用,使傩戏表演过程中说、唱、舞等协调一致。傩舞是指傩事活动及其傩戏表演都是跳跃式进行的,就是舞蹈式活动。表演者的每一傩舞姿态,合着傩歌声的旋律、应着傩乐鼓点的节拍,协调一致,跳跃而行。傩乐不伴奏而与傩歌、傩舞协调合一,这是“咚咚推”傩戏区别于其他傩戏的一大民族性地域性特色。

2.舞步三点式。侗族傩戏的舞步,与辰州傩戏的罡步不同,是按牛之头、脚、尾三点循环的舞步进行的{9}。“咚咚推”傩舞的脚步,既遵循“咚”、“咚”、“嘡”的节奏,又按照牛的头与两条前腿的三点、两条后腿和尾的三点,翻来覆去地曲膝跳动。所以又叫“跳三角”、“跳戏”。这种源于牛图腾和农耕信仰{10}的舞步是侗族傩戏表演的独创之处。

3.乐章三衔接。侗族完整的傩事活动有傩祭、傩戏、傩技三部曲,先祭祀,后演戏、最后是惊险的傩技表演。三者可以视为傩事活动的“三部曲”或“三乐章”。“咚”、“咚”、“嘡”既是傩祭舞步的节拍,也是傩技表演的节拍,更是傩戏表演时舞步的节拍,三者在统一的“咚咚推”节拍模式中依序进行,使节奏、环节、内容等方面衔接为统一整体。这是侗族傩戏的独特之处。

4.主体三合一。侗族傩戏的主体是指傩戏观众、傩戏演员、傩戏导演,这三种主体角色是合一的。该戏只在天井寨一地流行,范围小,人口少。村民既是观众。又是导演,还是演员。这种集观、演、导三种主体身份于一体的娱乐方式,是天井寨村民典型的自娱自乐的全民娱乐方式。

四、“八大”艺术风格

在数百年的传承中,侗族傩戏“咚咚推”形成了自身的系列艺术风格。

1.戏剧因子的神秘性。“咚咚推”傩戏的因子主要有人物、面具、曲调、节奏、舞步、旋律、内容、情节、布景等{11}。神灵人物上至盘古,下至土地神,衣着简陋,素朴神秘;剧中人物从关羽,到游方郎中,既在天上,又在人间,素朴而又神秘;面具古怪奇特而神秘;剧中的曲调、节奏、舞步、旋律单纯朴实不逾矩,固定的程序中显神秘;戏中题材的神话传说,久远而神秘;以傩神主位为舞台背景显其素朴与神秘。这些因子的组合,是侗族傩戏具有神灵佑人、人神和谐的朴实性和神秘性。

2.表演形式的粗犷性。“咚咚推”傩戏的表演从开台仪式到收坛的每一个环节,舞姿粗犷、豪放而独特;从面具到服饰,也都体现出粗犷大气而独特的基本特征。

3.戏剧内容的平民性。“咚咚推”傩戏的角色有“老汉”、“癞子”、“土保”等,这是平民百姓演自己的戏。剧目《庆丰收》、《开财门》等,祈祷无灾无难,庆祝五谷丰登、表现的是村民自己的生活与愿望。它的内容不但表现本民族平民的生活,也把汉族的故事纳入其中,展示其鲜明的平民包容性。

4.舞蹈旋律的简约性。“咚咚推”傩戏的舞蹈旋律以“咚、咚、嘡”为一个单元,无限反复以配合“跳三角”的舞步节奏,明快而简约,简单中又有快慢的变化,舞姿的变化,具有多方面的变换性。

5.唱腔韵律的古朴性。“咚咚推”傩戏的唱腔为原嗓音,多由当地侗族民歌发展而来,属原生态的民族通俗唱法。常用的有溜溜腔、苗腔、吟诵腔、垒歌,以及各种山歌腔调。韵律质朴,夹以口语和吟诵,原生性和古朴性特别明显。

6.乐器击节的协调性。侗族傩戏“咚咚推”是多人表演的戏剧,由鼓、锣、钵等乐器配合协调固定节奏,有序进行。

7.表演节奏的紧凑性。节奏的紧凑性主要表现在乐器配器产生的和声节奏明快紧凑,尤其是在高潮阶段,“咚”、“咚”、“推”敲打速度由慢节奏到快节奏,演员表演的节奏不断加快,展示出行云流水与暴风骤雨的紧凑衔接。

8.道具制作的粗放性。侗族傩戏的道具,主要有面具、服装等。天井寨傩戏的面具是本寨的寨民自己用木头雕刻制作而成的,讲究艺术夸张,追求神似,面具形象粗狂豪放。服装大多为日常侗装,标志性的服装道具是自己编制的稻草衣服,这是最简单粗放的道具。

五、“六自”传承方式

侗族傩戏“咚咚推”是天井寨居民自己创作、自己设计、自己编排、自己导演、自己演出,自己观赏的“六自”活动方式与传承方式,是一种全寨男女老少都参与的自娱自乐的娱乐方式与生活方式。

侗族傩戏“咚咚推”只在天井寨一地传承,而且历史久远,形式独特,内容丰富,生活性、娱乐性特强。如果说傩戏是戏剧的活化石,那么侗族傩戏“咚咚推”就是戏剧活化石中的稀有珍品。抢救性保护和多层面开发该文化遗产瑰宝,具有历史、文化、民俗、艺术、经济和旅游等方面的价值。

注释:

{1}{4}{5}江卫月,杨世英,杨丽荣.中国侗族傩戏咚咚推[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

{2}{10}杨果朋.侗族“咚咚推”的艺术特征与赏析[J].中国音乐,2009(2).

{3}{7}作者根据新晃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县文化局、县旅游局提供的材料概括而来.

{6}{8}{11}杨世英,梁银凤.侗族摊戏“咚咚推”传承的思考[J].边城晚报2010-01-07.

{9}蔡多奇.新晃侗族“咚咚推”舞蹈艺术初探[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7).

作者单位:湖南省民间非物质文化研究基地

怀化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构成特点
齿轮油的构成和分类
高中生道德价值观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浅析铁路通信传输的构成及实现方法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立体形态设计与构成分析
我国房地产企业成本控制现状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