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可穿戴智能设备在电视系统中的应用探索

2014-08-27黄立中蔡年贵叶根军程莹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4年12期
关键词:智能用户设备

黄立中 蔡年贵 叶根军 程莹

摘要:互联网的今天,互联网电视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可穿戴智能设备如雨后春笋般的走进了人们的视野。本文通过对互联网电视的背景、现状、用户的分析,以及对可穿戴智能设备的研究,提出了可穿戴智能设备融入电视系统中的一些想法。

关键词:互联网电视;可穿戴智能设备;用户新体验;90后

中图分类号:TB472 中图分类号:A近几年,互联网正在无可逆转地改变着每个人的生活。2010年的开放大潮,2011年的全行业移动化,2012年的电商大爆炸,2013年的互联网金融。互联网思维一下子充满了人们的大脑。互联网企业纷纷进军家电行业,尤其是小米、乐视电视的兴起,使得传统家电雪上加霜。在这样的现状下,传统家电企业如何挽救自身,已成了急需解决的一道难题。

一、大背景与市场分析

(一)互联网已经升级为移动互联网。

互联网摧毁了以信息不对称获取利益的盈利模式,使信息流动变得更公开、透明,依靠信息垄断的商业模式变得难以生存。2014年,移动互联网已成为一个新的拐点,移动互联网新的应用,如移动互联网金融、大数据、医疗、教育等,都出现了非常猛的增长势头。

(二)在线网购交易量日益增大。

随着网购平台的发展,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迭代,网上支付、网上交易也随之增长。如去年中国网购,已达到1.85万亿。估计到2020年,整个网购的总量可能达12到19万亿,相当于2012年的60%甚至90%的国内销售总额。

(三)可穿戴智能设备日益明朗。

自2014年1月美国CES展以来,众多知名国内外厂家纷纷推出了自己的可穿戴智能设备并在市场终端进行了销售。三星、SONY、中兴推出了智能手环,谷歌推出了智能眼镜。在2014年2月世界移动通讯大会上,苹果、三星、谷歌等更是把可穿戴智能设备推上了高潮,如苹果推出了iWatch及iTie智能领带等产品。

(四)智能电视发展的现状。

2013年互联网与传统家电企业对峙到了白热化阶段,智能电视的发展出现了两个方向:

一是以三星、LG为代表的基于整机一体化,强调内容设计、极致手势语音体验、系统平台更新的模式;另一是以小米、乐视及国内传统家电企业基于机芯分离下的电视终端、移动终端等不同终端的统一体验,并强调用户需求的内容设计等模式。

平板电视受到互联网电视的影响越来越严重,电视IT化更应注重体验。近来,产生了一系列的电视智能产品。小米盒子,乐视电视的出现,彻底的打破了家电企业平板电视的垄断局面,也打破的传统平板电视的设计趋势。机芯分离下的分离音响设计、屏幕设计、机芯盒子设计及盒子的智能升级换代,已成为未来平板智能电视的设计趋势。

互联网电视引发的“鲶鱼效应”十分明显,传统电视行业均如临大敌。许多传统家电企业开始与互联网企业合作。TCL与爱奇艺合作TV+;创维加入智能电视产业联盟;海信、长虹一直走在互联网电视前列。早在2012年底推出的VIDAA电视就是海信早期的互联网电视。2014年1月,长虹推出了以“CHIQ”命名的产品,CHiQ电视和CHiQ冰箱颠覆了传统的人机交互方式,实现了智能终端的互联互通。

二、互联网用户分析

互联网内容面向的用户是一二线城市的90后,是都叫兽和李敏镐狂热的粉丝群,是大叔罗莉配、姐弟恋。一部《来自星星的你》,仅中国地区网络播放量就超过了30亿,成为史上第一部百度指数破400万的电视剧。其中大部分的观众就是这类人群。

他们是随着iPad一代逐渐长大,从小就被新技术、新终端和新应用包围的新新人类。他们是未来最有可能最早对微信说再见的一代和率先扔掉手机、拥抱可穿戴智能设备和服装的一代。他们不再只关注于产品本身的体验,他们更需要的是超出他们期待的全新系统体验。

90后的泡网络、迷新鲜、乐分享、组圈子、耍娱乐五大偏好,这决定了他们需要全新的产品体验。就拿90后的“迷新鲜”来说,90后积极尝试新鲜事物(如火星文),甚至愿意为新鲜感买单。90后多元的兴趣和多变的生活,形成他们多个兴趣圈,通过圈子彼此之间的认同感、价值观、爱好等方面的共同性得到加强,可是生性自我,习惯自由的他们在利用圈子优势的同时却拒不接受圈子的束缚。

三、可穿戴智能设备优点

(一)交互性最强,可穿戴设备的操作更加便捷。

可穿戴智能设备相比其他移动设备不仅更加便携,在使用上也更加便捷,它几乎可以完全依靠人体的自然动作实现操作,比如通过眨眼进行拍照,挥手开启录音等。这显然比双手捧着设备按钮、滑动、翻菜单、搜索更加诱人。这种前有未有的全新体验方式,更符合现在“迷新鲜”炫酷的90后。

(二)便携性最佳,可穿戴设备是真正的24小时携带。

智能手机的普及带来一大批手机控,但不可能在晚上抱着它睡觉,而手表、腕带等可穿戴设备却可以。它可以全天候携带的特性给我们带来很多有价值的应用,比如对病人进行持续的医疗监测等,通过皮肤震动进行无声的睡眠唤醒等等。而且,24小时紧贴人体的特性也使得可穿戴设备更不容易被盗或者丢失。

(三)可穿戴设备更加美观和时尚。

很多人购买iPhone只是为了炫耀——他们除了打电话发短信几乎从不使用任何软件,如果你也是这种人的话,可穿戴设备可能会更加吸引你。在将来,人们或许可以用智能项链、智能耳环或智能手镯来代替那些毫无实际用处的首饰等饰品。

(四)可穿戴设备是直接对人体能力的增强。

在使用PC、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时,用户必须“手动”搜索信息。可穿戴计算革命能简化这一过程。事实上可穿戴式计算设备只是简单地将人工智能获取的信息,以最直接的方式,传输如人类大脑。这种解放双手全新的体验方式,一定会受到懒人一族90后的青睐。

四、可穿戴智能设备融入电视系统中的探索

在现今传统家电企业与互联网企业的大战中,传统家电企业可以吸收可穿戴智能设备的一些特性,创造出比互联网企业更超出用户期待的新智能产品。随着可穿戴智能设备的日益发展,这或许真会给互联网电视注入新价值的体验方式,其创新性体现在以下几点:

①技术上革新。

可穿戴智能设备与电视客厅娱乐系统结合,首次用智能穿戴设备取代智能手机、PAD、遥控器、游戏手柄、摄像头、麦克风等移动终端和电视外设。

②体验上革新。

首次解放了用户的双手,从视(眼睛)听(语音)带给用户超预期的刚性需求。比如虚拟自我融入游戏角色,通过某种穿戴设备采集自己数据后传输到电视游戏角色中,通过眼睛和语音来参与或操控游戏,而不再用双手来控制游戏手柄。

③定制化革新。

根据用户不同的身份与需求,可通过智能穿戴设备与电视客厅娱乐系统的产生互动,模拟出各种不同的活动场景,如能满足屌丝与女神(或男神)的影像互动。也可用于卧室电视系统上,成为个人定制的私人健康保姆。

以下是可穿戴智能设备融入电视系统中的一些探索。

(一)客厅:倡导不卖电视,卖新体验。

传统家电企业或许能以此做为创新的突破口,将可穿戴智能设备融合在电视客厅娱乐系统中,完成内容到平台,电视终端到可穿戴智能终端,从而完成各种试穿试戴,智能交易与在线支付,虚拟自我融入游戏娱乐,影院级影视以及各种定制空间环境的社交等系列活动,重新把90后的关注度拉回到大客厅的电视上,从而完成电视的销售。如图1所示。

下面介绍几种可穿戴智能设备与电视客厅系统的融合场景。

① 试穿试戴,智能交易与在线购物。

现在的网络购物是很方面,也很实惠。但最大的缺陷就是不能实时体验产品的效果,比如试穿,试戴,常常衣服看着喜欢也不敢下手购买,因为不知道穿在自己身上会怎么样,好不好;发饰也是不知道是不是适合自己现在的发型,还有丝袜,帽子,化妆品,等等,太多的担心。所以通过用户身上的某种穿戴智能设备自动扫描身体的各种数据,如身高、胸围、臀围、劲围、劲长、发型等主要数据,并自动上传到电视的试衣系统上,电视画面便会出现一个身材和自己十分相似的模特,用户就可以在电视系统里亲自试穿衣服(甚至是内衣),设计发型,试戴饰品,试穿靴子等,让90后用户享受到最大、最真实的逛街体验。

②虚拟融入游戏角色,展现真实个性化的我。

90后最感兴趣的是娱乐和社交,在这方面,可穿戴设备也大有用武之地。如游戏玩家已经将鼠标和操纵杆视作古老的装备,他们已将游戏装备穿戴在身上,用肢体动作来控制游戏的进程。如果再配上升级版的类似谷歌眼镜的可穿戴设备,那么通过客厅电视超大超高清的屏幕,可以随时随地与圈子内的朋友一起玩经典的CS游戏,达到虚拟与现实交替错乱的程度,用户可以在3d虚拟环境中漫游,打通虚拟与现实的生活。

③定制个人私密空间环境。

这片私人的领地可以包容我们诸多趣味甚至怪癖,但只有每个人才清楚自己真正的需要,并在每个细节上完美的还原,我的空间我做主。一人一世界,“定制”成为一种简单而时尚的生活方式,90后已不仅是对产品功能的单一需求,更多将心力倾注在对自我情感的一种倾诉。通过某种可穿戴智能设备,定制出各种个人的私密空间和私密情景,这对90后来说是无法拒绝的,甚至是为之痴迷一生的。喜欢追星的90后,可与自己的女神或男神在电视大屏上产生实时影像交互,并可随心所欲的与你的偶像发生你想发生的一切情节,满足自己在现实生活中不能达到的欲望与追求。

④影院级影视,模拟逼真现场感。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艺术与技术实验室(The MIT Media Lab)正在研发“可穿戴书籍”项目,即阅读者身穿一件背心样的装置,该装置会利用环境照明、震动、温度控制和加压来制造出身体感知,由此来展现故事中所描绘的情节和情绪。当读者阅读到相应页数章节时,传感器和制动器中预设的小说情节描述反应就会启动。如果故事中的角色陷入爱恋,这个装置就会震动,来提高读者的心跳;如果故事中的角色觉得很冷,那么该装置就会下调读者体表温度。

同理,把这个技术运用在电视系统上,也是可行的。给电视用户一个可穿戴设备,根据电视播放的情节和主角的情绪提供相适宜的感官模拟 (气味,光线,震动、心情及表情变化等),让用户通过家中的电视也能感受到去电影院的临场感乃至感受胜过去电影院的其他情感需求。

(二)卧室:倡导不送电视,送保姆

可穿戴设备在2013年更多地是围绕健康(安眠、计步等)下功夫。2013年第一季度,Forrester在美国在线调查了4673位成年人,研究结果表明,6%的美国成年网民身穿一个可跟踪特定的运动的设备,5%的人表示,他们穿的设备如Fitbit会追踪他们的日常活动,5%的人表示他们使用了一种设备如Jawbone UP跟踪自己的睡眠质量,3%的人表示他们使用了一种如Lumoback设备反馈他们的走路姿势。以这些小数据作为参考,可以得出美国6%的人口约11万成年人,使用与健康有关的可穿戴智能设备。

随着可穿戴医疗设备的不断发展,可穿戴设备可以与卧室电视系统更好的结合起来。倡导不送电视,送健康保姆,个性化定制自身的健康数据并提供最适合自身健康的指导方案。

通过某种穿戴设备,如具有遥控电视功能的穿戴手环或穿戴内衣,一边躺着看电视,一边检测用户的健康,如血压、心率、三围数据、体温、体重等各种私人数据,并将这些数据传输到电视上形成直观的图像,可与自己的私人医生或圈子内闺蜜如同面对面交流,寻求指导和解决办法。

结语

随着可穿戴智能设备的向前发展,人们对可穿戴智能设备的不断追求,传统家电企业完全能把可穿戴智能设备融入到电视系统中,倡导不卖电视,卖新体验;倡导不送电视,送保姆,创造出打动消费者的全新智能产品,把互联网用户重新拉回到电视本身上来,从而在这场互联网电视的竞争中取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黄立中,叶根军.智能时代下的平板电视外观设计[J].硅谷.2013(19).

[2]梁信军.2014的中国即将发生8个拐点事件[J].投资潮,2014.

[3]罗超.2014年互联网电视首场大考:谁能突破百万销量关[Z].虎嗅网,2014.

猜你喜欢

智能用户设备
谐响应分析在设备减振中的应用
基于MPU6050简单控制设备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如何获取一亿海外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