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教学如何运用启发式教学

2014-08-27朱麦芹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学生思维启发式教学初中数学教学

朱麦芹

摘 要: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 我深深体悟到启发式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认定一节课的好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看教师能否通过巧妙地启迪、诱导手段,来调动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只有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愉悦,才能打造高效率的数学课堂。本人在多年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就如何运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谈几点教学感悟。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 启发式教学 学生思维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在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并不是讲授知识,而是在于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激励和唤醒,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激活学习的兴趣。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人活动的内部动力,鼓励是激发人动力的心理过程,通过激励使人在某种内部或外部刺激影响下,始终维持在一个兴奋的、积极的状态之中。”下面就笔者多年的初中数学教学实践,浅谈启发式教学在数学课堂中的有效做法。

一、启发式教学进行的基本条件

1.掌握学情。

在进行启发教学时,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现有的思维能力和知识掌握情况,合理设计思维过程,针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进行启发,达到师生思维水平的协调和谐,防止启而不发。

2.营造氛围。

启发教学要在民主、和谐以及宽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进行信息交流,教师的任务是唤起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利用学生的兴趣点去激活其兴奋点,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只有在民主的教学氛围中进行双向交流,真正做到启而有发,问而有答,才能使启发式教学发挥它应有的功能。

3.精心设计课堂用语。

在进行启发教学时,教师的语言也很重要。带有启发性的语言,能让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学生有疑问“这是为什么?”、“应该这么说呢?”、“下一步该怎么办呢?”时,教师向在深思而又迷惑不解的学生这样说:“你发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你是怎样想的?”、“你认为怎样?”、“你得到了什么结论?”、“你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如果增加一个条件,你看如何?”、“你向另外一面看看怎样?”等,这些启发式的课堂用语都能起到对学生启动的思维和鼓励的作用,使学生在“为什么”的情景中启动思维,在“怎么办?”的情景中思维开始深入。当然教师适时并恰当运用表情、动作都能达到会意、传神、移情等潜在的启发诱导功效。

二、 启发式教学的有效方法

多年的教学实践让我认识到:“在学习新知时、学生如果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比能解决十个问题更有实际意义。”目前教学中教师问、学生答的多,而学生问、教师答的少。这中模式用久了的后果就是学生逐渐的更加的被动学习,养成只爱听课的习惯。还会不懂装懂、跟着同学一起滥竽充数回答的情况。新课标理念要求我们教师更应该让学生多问。问出比课本内容表面更有深度和广度的问题,然后师生一起探究、理解、归纳、最后总结出新知。这就需要教师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1.创设情景,鼓励学生多问。

针对部分学生有问题不敢问、不愿问或者没有时间问的情况,教师要努力创设一个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在民主、平等的情感氛围中使学生敢于向老师发问,在课堂教学中要考虑留有给学生发问的时间,诱导学生产生发问的机遇,向学生说明多问的好处。针对学生实际,在方式方法上可以采取竞赛、评比等激励性措施鼓励学生多问。

2.示范方法,使学生会提问题。

一般来说,可以引导学生在知识的“来龙去脉”上寻找。新知识是在原来旧知识的基础上引申而来的,与哪些有关的旧知识搞不清楚,就应该发问;学了某种新知识不太了解它的作用或不理解,也应该发问。寻找问题要在新旧知识的联系和区别上去找;在知识的“为什么”上去找;在知识的“怎么样”上去找。

3.鼓励质疑,激励探索。

一方面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教师要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即不要把所学的知识全部和盘托出,可以有意识地留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在质疑、释疑过程中共同研究、理解、领会所学知识。另一方面,学生质疑程度的提高也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加以引导。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障碍,激发学生认识上的冲突,这是学生心理发展的动力。

三、启发式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1.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

既然选定了问题情境让学生思考探究,那么教师不要包办代替;问题给出后,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有必要在小组中交流、讨论。

2.重视学生表现,要不断表扬。

学生的思路往往与教师的解法并不一致,我们应当沿着学生的思路去分析,弄清他们的困难在哪,错因是什么,尽量在学生的思路基础上进行调整,并告诉学生原思路失败的原因和调整的好处,促进学生的理解,循序渐进让学生经历一个探索反思的过程,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准确的判断力和敏锐地洞察力。同时教师要善于鼓励和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辨别失误,并引导他们对于数学现象深入分析,培养思维习惯,从而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尽可能多地让学生总结。

让学生针对某种现象进行大胆猜想,或提出一个观点鼓励学生补充其它观点,再者是新内容学完后让学生进行总结……说不准确不要紧,动员同学互相补充,提高学生归纳总结能力以及数学表达能力。

4.让学生及时反思行为。

每一个问题解决后,应该让学生反思回答问题出现的错误,要让学生自己纠错,自我评价。反思概念的形成过程和规律的建立过程,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生思维启发式教学初中数学教学
教学设计:从学生的思维起点出发
数学教学怎样运行“教”的过程
探究初中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方法
简谈数学课堂中的启发式教学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