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做好广电网络的防雷工程

2014-08-27李大平刘文松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4年6期

李大平 刘文松

摘 要:随着千兆位太网的成熟和万兆位太网的出现,以及成本在光线上直接架构千兆位以太网开始进入城域网的结构。广电系统宽带网络改造,正是采用这一最新技术拓宽宽带网,并保证了技术的可升级性,技术的进步和高科技宽带网络的普及同时带来了雷击灾害的问题。

关键词:宽带网络;雷电危害;防雷工程

一、 建设广电网络防雷工程的必要性

建设广播电视网络,网络系统的稳定是所有广播电视工程建设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护电视信号和数据的安全传输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保持稳定网络系统方面,广播电视网络防雷规划建设使更多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的关注。广播和电视网络,防雷工程的规划和建设,它可以大大减少的网络操作和维护的工作量和运行维护成本,同时也最大限度地保护不同类型的数据传输网络的质量,提高系统的稳定性的信号传输,以减少客户投诉率,树立良好形象的网络运营商。

二、雷电的种类及其危害

闪电和雷电的危害有两种方式:直接“雷击”和“闪电”的类型。直击雷只有10%左右的速度雷电灾害范围一般较小,可以使用避雷针,避雷线和雷电网络避免安装避雷针,即使电子设备的广播电视网络,有线电视系统和数据宽带系统的的保护范围内,可能仍然雷击损坏,可见避雷针保护建筑物,但不能保护内部电子设备,这主要是感应雷造成的,危害大得多的“感应雷”占雷击率近90%。

三、雷电入侵有线网络的主要途径

(1)直击雷接闪器直接埋入地下的地网,地电位升高,引进的高电压设备的接地导体的电子设备造成地电位反击。

(2)当电流通过引下线入地到地面,在周围的磁场的引下线的各种金属管引下线所产生的感应过电压(线)的周围产生。

(3)机房内的电源线、电缆、天线直击雷沿房子外的感应雷沿线窜入侵电子设备遭雷击。

四、广电网络系统防雷的要点及措施

(1)我台有线电视系统的天线接收系统为备用信号源接收系统,住用信号源为省广电网络公司通过光缆下传的新号。光纤不会遭到雷击,这样大大减少了有线前端机房的遭雷电危害的可能性。

(2)广播电视设备一般放置在机房,机房通常具有防直击雷的避雷设施,在正常情况下,广播电视设备保护建筑物的防雷设施免遭直接雷击非暴露区的小,因而遭受直接雷击,雷击的概率高,因此广电系统要考虑的是闪电和雷电波入侵的保护的可能性。

(3)电源系统的防雷保护。为了防止雷击损坏的电源线配电箱,应安装过电压保护器,无线和电视设备,机房渗透。主级防雷:在机房配电箱安装的雷电灾害防护装置的高容量电源线,当雷电袭击,雷击高压浪涌附近泻入大地,从而保护了机房设备。次级雷击保护:为了防止压力闪电剩余的侵入性装置安装在设备的电源线到线的小容量或防雷插座,可进一步降低感应雷电保护电子设备不受损害的影响。

(4)信号系统防雷。信号防雷器安装在不同类型的信号线侧的保护与广播电视设备连接的设备。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使SPD,安装信号防雷器,用最短的路径,截面为6mm2铜芯线连接到接地网。为了消除电位差,防止由雷电引起的电磁干扰,您必须将潜在的应用前景,我们一般使用的防雷和接地,工作接地,一个共同的方式来实现所有设备的金属外壳都连接到接地母线可以发泄出来设备漏电,也可以通过工作释放到机房防雷接地,除去释放的摩擦静电信号输入,输出电缆金属保护层上泄放掉,所以工作接地起到了保护设备和保护工作人员人身安全的作用。

(5)干线系统的防雷接地。敷设于空旷地区的地下电缆,当所在地区年雷雨天数大干20天及土壤电阻率大干100Ω时,电缆的屏蔽层或金属保护套应每隔2km左右接地一次,以防止感应雷的影响。架空电缆的屏蔽层及金属保护套、钢绞线每隔250m左右接地一次,在电缆分线箱处的架空电缆金属护套,屏蔽层及钢绞线应与线杆拉线共用接地装置。干线放大器及分支分配器等野外干线传输设备的防雷上应采用以下措施:在放大器的选用方面尽可能采用接头两端都有防雷器件的放大器,每个放大器应装避雷地线,在系统接地时,一定努力做到接地电阻最小化,控制在4Ω以下最好。在光缆的熔接过程中,应注意将接续盒内的光缆钢丝端头用导线连通,可有效避免光缆遭雷电侵害。

(6)避雷针的安装。如果接收天线在某建筑避雷针保护范围以内,可不单独设避雷针。而其基座螺栓接地要良好,接地电阻不大于4h,不然,要重新作接地极。若接收天线独处于空旷地区,或在雷雨较多区域,要加装避雷针。

避雷针要在接收天线的主反射面和副反射面的顶端各装一个,避雷针的高度要使它的保护范围覆盖整个主反射面,通常高出1m~2m。基座螺栓接地电阻不大于4h时能作为接地极,不然也应重新做接地极。避雷针的引下线用10mm的镀锌圆钢。天线的避雷接地线不能与室内卫星电视接收机等设备的保护地线接在一起。同时要按规范要求进行接地线的安装。

广电网络的防雷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技术工程,只要正确把握对雷电现象客观规律的认识,采取积极措施,提高技术防护水平,就可显著降低雷害的频度,降低雷击的发生率和危害性,保障系统的稳定性和广播电视信号的安全优质传输,促进广电网络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提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