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狠抓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2014-08-27朱芳高忠涌张杰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工地作业生产

朱芳 高忠涌 张杰

摘 要: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关系到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安全为了促进生产,生产必须保安全,安全管理是搞好建筑企业发展的关键环节。本文阐述了安全管理的必要性,安全管理的制度和手段。

关键词:安全管理;安全生产

安全与生产、效益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安全好了,才能保证更好地生产。生产中存在着一定的不安全隐患,与自然界作斗争随时都会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情,所以处处都要警惕、时时刻刻都要注意安全。安全管理必须在坚持过去好的经验、好的做法的基础上,结合各企业、单位的实际情况,突出思想教育和和技术培训重点,在安全上下工夫,在创新上做文章,打造安全思想教育平台,构建安全文化体系,确保建筑业的长治久安。

一、推行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建筑企业的管理体制、经营模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建筑施工条件日趋复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生产岗位不固定、流动作业多,作业环境不断变化,作业人员随时面临着新隐患的威胁。(2)作业内容多变,主要表现在,一是同工种但在不同的作业时段、不同作业部位的作业内容常常不同;二是同工种但在不同施工现场的作业内容和作业环境并不相同;三是工种时常不固定。(3)多工序同时或连续作业,工序间配合,材料设备调度,与建设各方的协调等过程多,管理过程复杂,综合性强。(4)立体交叉作业及电气、起重吊装、高处作业等特种作业多。(5)多为露天作业,受自然环境影响大,如高低温作业,雨、雪、风中作业等。(6)手工作业多,劳动强度大。(7)人员流动性大、作业技能参差不齐。(8)分包作业多,总、分包之间以及各分包队伍之间的企业安全文化背景不同,容易形成安全文化冲突等众多安全隐患。抓好安全不是哪一个单位,哪一个部门的事情,必须发动企业方方面面的力量,依靠干部职工的共同参与,共同管理,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安全思想教育工作机制。把安全管理使之日常化、制度化。

二、安全管理制度和手段

围绕《安全生产法》的实施,结合安全生产的实际,在规范安全管理的基础上,创新安全管理制度,丰富完善安全管理手段,使安全管理工作常抓常新。企业以文化底蕴为基础,突出以人为本,优化人文环境,整合员工队伍实现从传统管理向文化管理的过度,提炼出了核心理念“生命至上”,“安全为天”以创一流:以技术为先导,通过创建品牌工程;加强技术人才培养,提升技术素质,提高管理水平,努力打造一流项目部,保安全:落实“五个到位”,切实抓好安全工作,实现本质安全。

三、安全管理目标

单项工程实现安全生产“零”事故;工地和现场劳务队安全协议签约;开展文明工地创建活动,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必须符合《土建公司文明工地管理办法》要求,有文明工地创建活动的工程必须完成既定目标;施工现场必须履行日检活动,并有文字记录;现场安全防护用品必须合格,严禁伪劣产品进入施工现场,现场作业人员个人安全防护用品必须齐全,并能正确使用;工地安全管理体系健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完善,安全防护设置严密,安全管理资料完整、齐全、及时。

进行质量标准化验收,并实行奖罚来激励各个工地积极作好安全质量标准工作。并通过明确职责,完善制度,保障投入,加强培训,强化监管,确保个工地达到目标要求,通过安全质量标准化长效机制的实施保证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长抓不懈,实现时时达标,事事导标,促进安全生产的稳步发现,使整个企业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四、安全管理,重在思想认识

抓好安全教育,必须要摒弃过去对安全思想教育“一阵风”、“走形式”的错误认识,把安全思想教育真正作为安全管理的第一道工序来抓。现如今建筑企业的施工单位用工形式较为复杂,职工素质参差不齐,知识面的掌握较为广泛,仅仅举办学习班已不能使职工将安全管理牢记心中,必须通过正向教育,使职工认识到人是生产力第一资源,安全管理就是要管人的健康。物的损伤可以修复,但人的损伤却不可能恢复原状,以此告诫人们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使各级领导干部、职工对安全思想教育的重要性有深刻的认识,必须树立自己的安全自己管,指望他人不保险,他人的安全也要管,联责联保连着咱,干生产必须抓安全的理念,把安全作为一种文化来倡导,把安全管理当成一种自觉的意识,作为工作的重心,发展的前提,不安全不生产,真正让职工成为安全的主人,要尊重、善待自己的身体和生命。

五、安全文化的创新

安全文化建设对企业管理起着核心作用。建设企业安全文化的一个重点就是不断提高全员安全文化素质,强化员工的安全人生观、安全价值观和安全科学技术的教育。建设安全文化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丰富安全物质文化,完善安全制度文化,充实安全的精神文化,正统安全的观念文化,不断赋予安全文化新的内涵,提高现代安全文化水平,使人的安全行为符合生产和生活的需求,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和现代企业生产的需要,营造全员、全社会关注安全的氛围。

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安全文化活动,如安全培训教育、安全演讲、安全知识竞赛、安全展览等,形成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氛围和环境,建立起无时不在的、切实有效的企业安全文化场。创新安全文化形式、丰富安全文化内容。编发安全教育和培训教材,汇编某单位事故案例,从心理、生理、社会等方面因素深刻剖析事故原因,汲取事故教训,用案例警示安全行为,也为基层单位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提供教材,丰富企业的安全文化,营造“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安全氛围。endprint

猜你喜欢

工地作业生产
工地上的一对夫妇
用旧的生产新的!
波比的小工地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Сварочное Проμзвоσсmво(《焊接生产》)2012年第5期要目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