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渝东南民族地区反贫困路径探析

2014-08-27吴静

中国扶贫 2014年13期
关键词:黔江农村发展

吴静

反贫困是一个世界级课题。渝东南民族地区自中央“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实施以来,在多重政策的支持下,不等不靠、苦干实干,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反贫困奇迹。近30年来,该区域基本消除绝对贫困,总体实现越温达标,贫困人口大幅下降,经济实力明显增强,“黔江精神”享誉全国。

但作为全国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典型缩影,渝东南民族贫困地区目前仍然受自然基础条件恶劣、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不强、脱贫群众因灾因病返贫现象突出、传统扶贫方式有待优化等内外因素的制约,特别是对照中央提出的新一轮扶贫攻坚新任务、新要求,该区域总体上还存在贫困人口较多、贫困程度较深等问题。以2013年为例,该区域人均GDP、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25579元、6945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9.7%、83.4%,为全市平均水平的59.5%、83.4%,仍然有373个贫困村、45.5万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达12.2%,70%以上的贫困人口仍居住在高寒地区,生产生活极度困难,“在落后中发展,在发展中落后”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

站在新的历史起跑线上,渝东南民族地区的扶贫开发需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以人为本、创新理念、推动发展。笔者认为,该区域反贫困可从以下六方面发力。

升华“黔江精神”反贫困

纵观反贫困理论实践,无论是经济增长论还是人力资本投资论等,都特别强调“发展”以及发展主体“人”的重要作用。在扶贫攻坚道路上,渝东南区县曾经创造出“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黔江精神”,实现了越温达标,摆脱了绝对贫困。在新阶段扶贫攻坚进程中,尤其需要继续弘扬和升华“黔江精神”。

一是要增强发展意识。孙政才书记指出,“脱贫致富,最根本的还是要靠发展”。渝东南地区整体经济实力较弱,2013年区域GDP总量仅占全市的5.5%。在新一轮扶贫开发中,如果不加快发展、做大产业、做强实力,在当前你追我赶的迅猛态势下,仍将处于相对贫困状态。所以,加快发展是渝东南民族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核心任务,各区县特别是黔江要紧紧依托“生态保护发展区中的重点开发区”这一特殊定位,培育产出强度和产业集中度较高的特色生态工业园,大力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能带动群众致富的产业项目。

二是要锻造自主脱贫意识。“人贫志不能短”,要克服“等靠要”思想,树立勤劳实干、自力更生的志气和信心,特别是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困难群众要苦干不要苦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的未来。

三是要赋予“黔江精神”新内涵。在贫困形态、扶贫对象、扶贫手段都已经发生根本转变的形势下,传统的扶贫方式显然难以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既需要通过“苦干”、“实干”解决基本发展问题,也需要通过“巧干”、“会干”破除发展制约瓶颈。广大干部群众必须勇于担当、创新创造、积极作为,不断推动发展观念的更新、发展思路的转变、发展举措的创新,全面诠释“黔江精神”的新内涵——“苦干实干加巧干”。

突出生态优势反贫困

渝东南民族地区承载着国家生态保护屏障功能,良好的自然生态是最大的发展资本,发展产业决不能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要坚持向生态要效益,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一是依托森林资源发展林下经济。“生态创利润,绿色好生钱”,渝东南民族地区虽然没有适宜于大片集中耕作的土地,但拥有得天独厚的森林资源。应念活“山”字经,利用丰富的林业资源发展林下经济,在山林中适度规模发展土鸡、虎杖等特色种养业。同时要深化林权制度改革,畅通林权抵押贷款等融资渠道,鼓励发展速生商品林。

二是依托山地资源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应扶持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支持发展红心猕猴桃、高山蔬菜、金银花、莼菜、辣椒等特色农业,围绕特色产业创办农产品加工企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努力使每个贫困村有主导农业产业、每个贫困户有稳定的增收致富农业项目,逐步形成“育一个龙头、建一片基地、兴一门产业、富一方农民”的发展格局。

三是依托地理气候资源发展中药材产业。应充分发挥渝东南地区适宜中药材种植的有利地理气候条件,鼓励发展黄连、天麻、青蒿、杜仲等名贵中药材种植,扶持中药材加工企业发展,对中药材进行深度加工,积极发展现代生物医药等“无烟产业”,增强发展的比较优势。

四是依托生态旅游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业。渝东南各区县要大力挖掘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俗风情文化,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改善环境,强化服务,突出生态资源优势,把旅游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发展,加快发展特色乡村旅游、民俗生态旅游和休闲观光旅游。

改造区位劣势反贫困

区位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是渝东南地区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也是贫困人口温饱不稳定、返贫率高的要害所在。该区域要脱贫致富,改善区位劣势首当其冲。

一是改善交通基础设施。优化该区域交通布局,打通“断头路”,完善内外交通网络。正视农民进乡镇进城区梯度转移步伐加快,兼顾当前与长远规划建设村道路,以及农村入户便道和生产便道,为方便居民出行、物流货运畅通创造良好条件。

二是完善群众生产生活设施。加快渝东南地区骨干水源工程以及塘堰、沟渠、管网等配套设施建设,解决该区域缺水问题。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和水质监测,确保人畜饮水安全。加快农村电网改造,实现城乡用电同网同价。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完善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强化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努力改善贫困人口医疗卫生、文化健身、社会保障等条件。

三是全力推动高山生态扶贫搬迁见成效。高山生态扶贫搬迁是重庆市确定的重大民生工程,也是渝东南各区县扶贫攻坚的头等大事。要按自愿原则,以“搬得出、有产业、能致富”为基本要求,创新搬迁方式(如黔江实施的“一对一”对深度贫困户兜底搬迁制度、武隆实施的“三个同步”模式),让农民转移到交通便利、产业齐备、设施配套的城区、乡镇、农民新村、特色大院相对集中居住,彻底改变生产生活的区位劣势。

四是大力整治乡村环境。要更加重视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加大植树造林力度,全力构筑乡村文明,着力打造环境优美、和谐稳定的靓丽新农村。

推动连片协作反贫困

基于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贫困村较为分散、单靠扶持行政村难以改变整个片区贫困面貌的现实情况,推动片区连片扶贫开发势在必行。

一是坚持区域一盘棋的发展思路。全市主体功能区划将渝东南地区明确为生态保护发展区,指明了区域发展方向与发展重点,决定了渝东南地区的扶贫开发是一项整体工程。各区县各自为政、单打独斗,既不符合全市整体发展大局,也不利于区域整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应坚持区域“一盘棋”发展思路,互相配合、共同发展。

二是坚持差异化发展原则。渝东南各区县应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发展具备基础优势、前景看好的特色产业,如石柱黄莲、黔江烤烟、秀山金银花、酉阳青蒿、武隆黑山羊等。尽量规避片区产业同质化竞争和重复建设,避免资源浪费与恶性竞争,推进更有质量、更有效益的可持续发展。

三是坚持抱团发展增强合力。“一根柱子撑不起一栋楼房”,渝东南区县应互利互惠、抱团发展。在基础建设上同步推进,比如打通县际间的“断头路”,完善交界处的公共服务设施等;在产业发展上相互促进,各个区县发展相对优势的主导产业,其它区县可以作为原料基地,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把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在旅游发展上协同推进,通力合作,共同打造地区性旅游品牌。

强化智力扶持反贫困

“人力资本论”认为:解决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扶贫既要治标,更要治本,关键要提高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应坚持治穷与治愚、扶贫与扶智相结合,做到既注重改善农民落后观念、提高整体素质,又兼顾农村不同群体实施有针对性的就业创业技能培训。

一是要抓好基础教育。加大对贫困地区农村基础教育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落实好民族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设置、师资配备、寄宿制设施建设、学生营养午餐改善和困难学生资助等特殊支持政策,保障贫困家庭子女平等入学,使农村学生有书读,升入大学比例有提高,防止贫困代际传递。

二是要提升就业技能。抓好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建设,让没有升入高校的农村学生全部免费接受中等以上职业技术教育。针对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建立就业创业技能培训制度,依托职业技术学院和中等职业技校平台,分门别类实施有针对性的全覆盖就业创业技能培训,提高以技谋业、以技养身的能力。针对种植养殖专业户,建立种植养殖技术培训制度,定期举办专业技术培训班,使其具备农业技术、有市场意识。针对农村留守老人和留守妇女,搭建乡镇和村两级培训平台,开办“红色夜校”培训课堂,通过培训使他们改变传统落后生产生活观念,提高农业生产技能和引导就近就地就业。

三是要注重能人带头。把培育和用好农村致富带头人作为一项重要扶贫任务来抓,引导农村能人带头创业和农民工带技术带资金返乡创业,定责任人进行跟踪技术指导和创业服务,使其成为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发挥好对普通农民的“传帮带”作用。

创新体制机制反贫困

在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中,传统扶贫体制机制逐渐显现出局限性,创新扶贫体制机制迫在眉睫。

一是实施精准扶贫。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工作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抓住重点,不断提高精准性、有效性、持续性”的要求,认真研究和把握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的规律和要求,加强扶贫统计与贫困监测,摸清贫困对象,建立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对精准识别锁定的扶贫对象,因人施策制定扶贫项目、预算扶贫资金,将项目和资金规划到村到户到人,做到扶贫对象精准识别、精准扶持、精准管理。

二是实施兜底扶贫。在促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和改善农村发展条件的同时,对特殊贫困户特别是没有自我发展能力的贫困户,比如因孤寡、伤残、智障、老弱等特殊原因无力脱贫致富的特殊群众,通过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建立特困户住房保障制度,安排资金解决农村合作医疗自筹部分,建立农村特困户人口大病救助专项资金,对其子女上学、就业给予重点扶持等加快脱贫步伐。对具备自我发展能力的特殊贫困户,在做好阶段性“兜底”保障基础上,应侧重加强对其发展意识和发展能力的培训培养。

三是创新投入机制。创新扶持政策,积极引导城市工商资本和工业资源向贫困乡村流动。有效整合政府、企业、农户三个方面的资源,拓宽扶贫开发投入渠道,努力形成“政府主导,市场引导,部门参与,社会支持”的多元化扶贫投入机制。

四是构建大扶贫格局。应注重调动多方面的力量,从过去仅依靠政府的单向引导转向全社会共同参与,鼓励引导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以多种形式参与扶贫开发。进一步创新扶贫方式,拓展帮扶领域,扩大帮扶规模,提高帮扶水平,全力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形成扶贫开发的强大活力。

猜你喜欢

黔江农村发展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黔江:“三在一融合”精细化治理城市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市蚕桑“双体系”为黔江蚕业高质量发展献策
家蚕新品种“川山×蜀水”与“华康2号”在黔江饲养表现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黔江精神探论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