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红焰:草原上的扶贫“金花”

2014-08-27刘相娜冯利东

中国扶贫 2014年13期
关键词:兴安盟拉斯金花

刘相娜+冯利东

9年来,她离开城市,奔波在东北偏远落后的乡村,骄阳似火晒黑了她白皙的皮肤,土地贫瘠磨砺出她坚韧的性格。9年来,她远离家人,奔忙在最贫苦的群众身边,献身扶贫事业,无怨无悔。

她就是金红焰,一个被贫困地区的孩子们称为“爱心妈妈”、被老百姓称为“娘家人”的扶贫人。

带动农牧民脱贫致富

2006年,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统一部署,自治区安全厅定点帮扶兴安盟科右前旗阿力德尔苏木拉斯嘎嘎查。“当时厅里非常重视帮扶工作,成立了厅扶贫领导小组办公室,我被任命为厅扶贫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当时有人说,帮扶工作是个苦差事,一个女人干不了这苦差,吃不了这个苦。女人怎么了?男人能做的事情,女人一样能做好。”金红焰笑着说。

然而,当她千里迢迢来到兴安盟科右前旗拉斯嘎嘎查时,还是被深深地震撼了。

拉斯嘎嘎查三面环山,因为自然条件恶劣,农业连年欠收,全嘎查318户中有184户是贫困户,贫困程度之深超出金红焰的想象。她来到拉斯嘎嘎查后,多次深入基层入户调查,亲自撰写帮扶方案。按照制定的帮扶项目,她为老百姓筹备了救济款和过冬的棉衣、棉被,为嘎查的贫困户解决了过冬保暖和口粮问题。

“我是科尔沁草原上长大的蒙古人,更是一名共产党员,听从组织安排,服从工作需要是一名党员应该具备的素质。更何况是兴安水土养育了我,我无论在哪儿都忘不了家乡,忘不了家乡的贫困乡亲,我很幸运能回到自己的家乡扶贫,我将竭尽所能为兴安盟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而努力。”这是金红焰帮扶日记中的一段话,在以后的2000个日日夜夜里,她忠实地践行着自己的承诺。

从2006年到2011年,金红焰用5年的时间为拉斯嘎嘎查打深水井13眼,饮水井2眼;清理拓宽河道,利用井水、河水扩大水浇地面积,增产创收;积极协调争取和筹集资金,在拉斯嘎嘎查不同自然村外出必须经过的乌拉河上,修建了两座水泥石孔桥,极大地解决了嘎查老百姓出行难、交易难的问题;调整产业结构,改良牲畜品种,为贫困户购买绒山羊和种牛作为养殖基础创收;积极协调,争取落实了危房改造项目和180个棚圈的建设;栽种树苗,扩大林地面积;铺砂石路,修文明街道,建设公厕,改善了农牧民生产生活环境。

经过5年的帮扶,拉斯嘎嘎查人均收入由起初的760元跃升至5200元。但金红焰并未满足于她的5年帮扶工作成绩,她对自己有更高更严格的要求。

扶贫先扶智

作为一名帮扶干部,金红焰深知“扶贫扶人,扶人扶智”才是扶贫的根本,而扶智首先要抓好教育工作。

拉斯嘎嘎查小学年久失修,教室漏风又漏雨,教学设备陈旧落后,学生桌椅严重破损,生源流失严重。金红焰看到这样的情况后很震惊,她暗下决心要尽最大努力给孩子们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为此,她积极奔走于自治区扶贫办、机关工委、发改委、农牧业厅、民政厅等有关部门,跑扶贫项目,争取救助款项。通过努力,她为拉斯嘎嘎查小学校修建了350延长米的院墙,对校舍房屋进行了防水处理,硬化了教室地面;打井拉电,解决了多年来师生们要到3里外的农户家中打水和教室照明的问题;为孩子们购买校服和80套学生桌椅、6套办公桌椅,还送去了电脑、电视机、音响、多功能功放机等教学设备;安装了适合小学生的体育设施,新建了一所砖瓦结构的厕所。拉斯嘎小学旧貌换新颜,教育和教学质量明显提升,生源逐渐增多。

2011年自治区安全厅定点帮扶科右前旗巴拉格歹乡中信村,面对“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区农村第一党支部诞生地”的革命老区,金红焰在总结几年来帮扶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决定实施“开发式、造血式”帮扶,尽快使这里的贫困百姓过上好日子。

这一年,经多方协调,金红焰为中信村唯一一所民办幼儿园争取资金60余万元,将277平米的园舍改扩至736平米,协调巴拉格歹乡政府为幼儿园筹资购买校车,每两周接送孩子一次。金红焰说:“扶贫要扶智,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一定要让他们有个好的学习环境。”现在,幼儿园一改之前的简陋,变成了一个童话王国,成为中信村和方圆百余里孩子们最向往的地方。

在中信村流传着一则有关金红焰的轶事:话说金红焰在中信村定点帮扶工作期间结识了一对知名大学的教授夫妇,当他们得知金红焰十余年奔波于贫困地区帮扶工作第一线的事迹后,被她的无私和忘我所感动,当即拿出1万元让金红焰调养身体。在婉言谢绝无果的情况下,金红焰当即表示:“二老一定要我收下的话,我可以先收下,但我要把钱用于中信村红色幼儿园孩子们的身上”。征得两位老人同意后,金红焰将1万元捐助给了红色幼儿园。从此,这则轶事便在中信村口耳相传,金红焰成为村民和孩子们口中的“爱心使者”和“爱心妈妈”。

做老百姓的“娘家人”

2012年5月,一场无情的大火烧毁了中信村刚刚装修一新的村委会办公室。“当时的情况和场面我一看见就着急了,这可咋办啊?没有了村部,党员活动没法开展,村民办事也不方便了,学习科技场所也没了……快愁死我了!”想起当时的场景,中信村村支部书记刘海军仍心有余悸。

当时,金红焰正在自治区安全厅参加培训,当她再次来到中信村时,看到的村委会办公室已是断壁残垣,村支书睁着两只红红的眼睛焦急地说:“金大姐,阵地没了,这可咋办啊?”

为恢复中信村基层党支部的建设,金红焰立即进入工作状态,奔走于政府相关部门之间。经她协调,自治区安全厅出资10万元,地方赞助20万元,自治区财政厅、兴安盟财政局以一事一议奖补方式拨入60万元,在2012年11月,建成了村委会办公室和便民大厅。2013年,金红焰再次求援兴安盟财政局以奖补的方式,完成了村委会文化大院的硬化、绿化、亮化等工程,加强了基层党组织的阵地建设。

如今,再谈起这件事时,刘海军还是激动不已:“多亏了自治区安全厅和金红焰主任的帮助,要不然我们这小村子哪有能力度过那次火灾的难关啊,更别说再建一个700多平米的村部了!”

金红焰在中信村帮扶期间,按照“民需帮扶是基础、产业扶贫是关键、文明扶贫是最终目标”的思路,实施了涵盖基础建设、产业发展、基层组织建设、幼儿教育等涉及民生在内的各项扶贫政策。

2012年,积极协调农业局落实6200亩540万元的农田节水喷灌项目;2013年协调自治区国土厅、兴安盟国土局等单位落实1000亩约98万元的平整土地项目,打井埋管,改变了中信村靠天吃饭的历史;协调资金建设文明街3000延长米,修排洪沟10处,共计1000米。

为了拓宽贫困群众的增收渠道,金红焰因地制宜,扎实推进山鸡、肉羊等特色产业扶贫工程。37岁的苑方飞通过金红焰的支持,不仅得到价值1万元的山鸡雏,还有了400平方米的生态养殖场,信心满满地发展起了生态山鸡养殖业,当年即见效益。

在中信村的幸福家园里,住着10户幸福的老人。原本,他们是村里的孤寡贫困老人和残疾人,住着随时可能倒塌的破旧危房,生活很困难。2013年,金红焰在安全厅投资10万元后,就积极协调地方相关部门,筹集46万余元资金,建立了幸福家园。提起金红焰,住在幸福家园的张启贤老人激动地说:“我和她说过话,她一来就给我们带衣服和被子、褥子,这房子还是她帮着盖起来的。感谢共产党,感谢安全厅让我们这些贫困的农民和孤寡老人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

经过“一年打基础、两年抓提高、三年见成效”的倾情帮扶,截至2013年底,中信村人均收入已达6400元。面对记者的采访,金红焰说:“帮扶是个长期工程,需要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我个人的能力太小了,需要社会各界更多的人士,关注和投入帮扶工作,帮助、扶持有带动力、影响力的养殖专业户,去调动贫困户养畜致富的信心”。

9年来,金红焰始终牢记“对党绝对忠诚”的誓言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帮扶事业倾注了她全部的心血,收获了无数赞誉,被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评为帮扶先进工作者,两次获自治区安全厅个人三等功荣誉称号。

猜你喜欢

兴安盟拉斯金花
故乡的金花茶
金花
五朵金花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原副市长薛培明涉嫌受贿罪被提起公诉
兴安盟人民医院简介
兴安盟地区企业职工代谢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