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乱局背后的能源之争

2014-08-26笑笑

当代工人 2014年13期
关键词:季莫申科天然气乌克兰

笑笑

诗云:

乱云飞渡怎从容,

难言向西或向东。

翘首以待乱局定,

平民止血燃气通。

先问个问题:如果有一个人告诉你,他可以给你吃,给你穿,保持你的体面,但要你随时听命于他,你愿意吗?

相信答案会千差万别。不同阶层的人,受过不同教育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

如果你现在不缺吃,不缺穿,你的答案肯定是不愿意。但如果你现在就吃不上饭,穿不暖衣,你会怎样回答?

人与人之间是这样,国与国之间也是这样。明白了这些,我们下面来谈谈乌克兰的乱局。

乌克兰曾是苏联的加盟国。老一辈的人都知道,这个国家的首都基辅曾经是苏联第二大城市。历史上,乌克兰西部曾经被波兰占据,受欧洲影响较大,而东部地区则一直受俄罗斯影响。因此,这个国家有两个特点:一是长期处于大国控制之下,久而久之,人们也就形成了一个思维习惯:喜欢听命于别人。因此,投靠大国的意识植根于乌克兰大众心中。二是这些年来,乌克兰的东西部分别受俄罗斯与欧洲影响,文化上也分为很难交融的两部分:亲欧洲派和亲俄罗斯派。

前面说了,这个国家的人都愿意投靠一个强权机构,到底投靠谁?是俄罗斯、美国还是欧洲?

这还得说说乌克兰的地理位置。从地图上看,乌克兰东连俄罗斯、南接黑海,北与白俄罗斯毗邻、西与波兰、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和摩尔多瓦诸国相连。由此可以看出,乌克兰是欧洲联盟与俄罗斯地缘政治的交叉点。

这么重要的地理位置,当然也就成了大国博弈的关键地带。换句话说,谁控制了乌克兰,谁就控制了欧亚大陆的咽喉。

接下来就是,这些大国靠什么控制乌克兰?答案是:能源。

乌克兰有粮食。历史上,它曾经是前苏联有名的粮仓;乌克兰也有工业,它也是有名的重工业基地;但有这些不等于你就可以发展。现代社会,什么都离不开能源。且不说工业能源,就是老百姓烧火做饭取暖,哪样离得了油和气?偏偏,乌克兰就在这个地方受制于俄罗斯。

有一个数据说,长期以来,乌克兰在天然气消费方面对俄罗斯依存度超过90%。这是一个非常吓人的数字。一般来说,对外某种商品的依存度超过50%就对国家安全非常不利。因为,那个供应商品的国家随时可以卡住你的脖子。

乌克兰也是这样,为了避免俄罗斯将天然气价格问题当作控制乌克兰的工具, 2009年年初,时任总理的季莫申科与俄罗斯签署了新的俄乌天然气合同,接受以市场价格采购俄罗斯天然气。

这意味着,乌克兰也想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不愿意长期因为天然气问题受俄罗斯在政治上的控制。但事实上,想法归想法,现实归现实。乌克兰这个合同,意味着要支付大量的国家财政资金。最后,季莫申科因为经济问题而被打入监狱。她的老对头亚努科维奇上台后,为了降低预算压力,不得不答应延长俄罗斯黑海舰队驻扎塞瓦斯托波尔港的期限,以此换取了天然气出口关税的减免。

即使如此,乌克兰也难以承受市场化的天然气价格。为了降低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乌克兰先后采取了许多办法,比如削减天然气用量、增加煤炭消费、从欧洲逆向进口天然气、扩大本国天然气勘探开发力度等措施。

乌克兰这种困局被美国人看在眼里。历史上,美俄一直在这个地区较着劲,只要有机会,谁也不放过对乌克兰地区的势力争夺。现在,美国人可以出手了。

前面说了,乌克兰不愿意永远被俄罗斯卡着脖子,毕竟,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这事儿好说不好听。没有一个当总统的愿意在国际交往中看别人的眼色行事。

美国人很明白这点儿。在国与国的交往中,美国人是最明白国际关系的。所以,他们一直地找机会施展自己的影响力。在乌克兰问题上,他们很早就明白,俄罗斯的王牌只有一张,那就是能源。

所以,美国能源署在乌克兰面临困局时先发布了一个数据。这个数据说,乌克兰页岩气总储量为1.2万亿立方米,位列世界第24,欧洲第4。

紧跟着,美国驻乌克兰大使又在一次论坛上公开表示,美国愿意帮助乌克兰开采页岩气,以帮助乌克兰尽快富强。

美国人果然够狠。这两招使出后,两大能源公司马上跟进,英荷壳牌公司和雪佛龙这两大世界能源巨头分别与乌克兰在2013年1月和11月签署协议,开采乌克兰境内的页岩气。

根据协议,壳牌与雪佛龙将各投资100亿美元。

这一下,俄罗斯慌了神。要知道,如果乌克兰能实现能源自给,意味着俄罗斯将在此地彻底失去控制权。关键的关键,如果美国人帮助乌克兰实现了能源自给,等于乌克兰从此将投入西方的怀抱。

这里有必要交代一下什么是页岩气。页岩气是一个新鲜的概念,实际上是地下岩石缝里的天然气。要开采这种气,得先采用压力技术,将水注入到地下,通过水的压力把岩石压裂,然后将石头缝里的天然气压出来。

为什么这种技术没有得到全世界范围内的应用,是因为它有一定的风险,如果在注水过程中发生页岩气泄漏,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同时污染地表水和空气。

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美国人的计划在乌克兰进行得并不顺利。由于担心污染,乌克兰民众先起来抵制了。另一方面,这两个协议的签署,加剧了乌克兰与俄罗斯的紧张局势,自从两个协议签署后,俄罗斯就不断地向乌克兰催缴共计8.82亿美元的天然气账单。

俄罗斯通过催账的方式表现出自己的不高兴。美国人那边,刚刚抓住牛鼻子,缰绳还没有摸到,乌克兰就发生了动乱和流血冲突。

没过多久,总统亚努科维奇被赶下台,老对手季莫申科“复辟”。美国人说,我们要坚决支持新政府,愿意出钱出力,帮助乌克兰摆脱经济危机。这话话音刚落,美国人就公布了对乌克兰10亿美元的援助计划。

美国人只有一个想法,尽快抓住缰绳,穿过牛鼻子。

但没有想到,那边厢,俄罗斯总统普京可不是吃素的。他可不会轻易将这块肥肉丢弃,冬季奥运会刚刚结束,他就有了新的想法。

人们发现,在俄罗斯冬季奥运会结束不久,乌克兰的局势就有了新的变化,克里米亚地区便率先进行了公投,公投结果显示,克里米亚人大多数愿意归属俄罗斯。俄罗斯当即宣布,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国土。

这一来,世界可炸了锅。

当时的情形是,乌克兰在这场乱局中换了政府,亲欧美派取代了亲俄罗斯的亚努科维奇,释放了原总理季莫申科。俄罗斯因为不承认新政府,所以背后支持了这项公投。

说起季莫申科和亚努科维奇,这可是一对老冤家。季莫申科是当年乌克兰“橙色革命”的英雄。这些年乌克兰局势忽“东”忽“西”,就是在亲俄派与亲欧美派之间来回变换大王旗。每次换旗,都有流血事件发生,每次换旗,人民都要受一次苦。当年“橙色革命”发生后,亲俄派失势,俄罗斯一怒之下,关闭了通往乌克兰的天然气阀门。

这一关闭不要紧,全欧洲受了影响。因为,天然气输送高度依赖于陆地管道,而从俄罗斯通往欧洲的天然气管道全部经过乌克兰。俄罗斯不光卡着乌克兰的脖子,也卡着欧洲的脖子。这也就难怪在乌克兰这些年的动荡中,欧洲人情感复杂。

一方面,欧洲人希望乌克兰归属欧盟,另一方面,又不敢过分得罪俄罗斯。弄不好普京大帝一怒之下,再次给欧洲“断气”,那就得不偿失。

所以,在乌克兰问题上,欧洲人投鼠忌器,患得患失,只好缩着头看美国人怎么办,然后自己再配合一下。

在此之前,乌克兰一直在尝试着加入欧盟,欧盟对此也大为欢迎。自从欧洲联盟成立之后,他们也在努力吸附原有社会主义国家入盟,但由于乌克兰这些年经济不景气,加入反而会给欧盟造成经济负担,所以,欧洲也是半推半就。只是考虑到天然气管道对于欧洲的咽喉作用,欧洲人觉得乌克兰至少在这方面还有些作用。这也就造成了一种局面,在乌克兰冲突的过程中,欧洲人嘴上说得好听,希望各方克制,支持新政府,但实际上做的事情却非常有限。

现在,美国人把乌克兰送到了欧洲联盟的嘴边,欧洲人也乐得顺势而为。再说,如果乌克兰加入欧盟,欧盟的影响力辐射范围更广,从地缘政治角度来说,也给欧盟增添了新的想象空间,最起码在跟俄罗斯有关能源价格的谈判上能增加一个筹码。

苦了的却是乌克兰人民。跟着政府不管往东走还是往西走,只要能过上平静日子就可以,可怜这些年来,欧洲、美国与俄罗斯三方争夺,乌克兰人民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祖国暴露在极大的风险中,平民百姓也日日在动荡中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

现在,乌克兰分裂已经成为定局,但国家依然动荡,局势依然不稳,往东走,往西走,都有绕不过的坎,因为俄、美、欧都虎视眈眈地盯着你,怎么样,都避免不了一场动荡。在这场变局中,大家都能看出来,没有能源的独立,也就没有国家的独立自主。然而,能源独立,对于乌克兰来说,谈何容易!这正是:

门口烽火连三月,

家不完整国已裂。

大国争霸利为先,

百姓苦难谁人解?

猜你喜欢

季莫申科天然气乌克兰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中国公民分批撤离乌克兰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开通
俄罗斯天然气通过中俄东线 天然气管道正式进入中国
新摩登时代
省着点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