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学院体操课程的边缘化及对策研究*
——以广州体育学院为例

2014-08-25超,马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边缘化体操运动

殷 超,马 莉

(广州体育学院 体育艺术系体操教研室,广东 广州 510500)

体育学院体操课程的边缘化及对策研究*
——以广州体育学院为例

殷 超,马 莉

(广州体育学院 体育艺术系体操教研室,广东 广州 510500)

体操课程不仅在体育发展的历程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也是各级各类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尤其是体育院校更是必修课程之一。但近年来体操课程存在着不断被边缘化趋势,这极大地困扰了体操工作者和学校体育研究者,体操将以何种形式与时尚普及的运动项目共存,仍然担负起为全民健身和学校体育服务重任。论文通过对体育学院体操课开设、教学内容、场地设施等情况进行调查,以广州体育学院为例分析体操课程边缘化现象背后的原因,以期为体操课程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体操是通过徒手、持轻器械或在器械上完成不同类型与难度的单个动作、组合动作或成套动作,充分挖掘人的潜能,充分表现人体控制能力,具有一定艺术要求的体育运动项目[1]。体操课程在不仅体育发展的历程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也是各级各类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尤其是体育院校更是必修课程之一。但近年来体操课程存在着不断被边缘化趋势,这极大地困扰了体操工作者和学校体育研究者,体操将以何种形式与时尚普及的运动项目共存,仍然担负起为全民健身和学校体育服务重任。本论文通过对体育学院体操课开设、教学内容、场地设施等情况进行调查,以广州体育学院为例分析体操课程边缘化现象背后的原因,以期为体操课程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广州体育学院体操的课程边缘化的现象及其原因,调查对象为广州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运动训练专业以及全院各年级上体操课的教师和学生。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在广州体育学院图书馆、天河九校图书馆及互联网查阅了大量有关体操的发展历史,体操教学的发展,体操教学现状及改革等相关内容文献资料和相关论著。

1.2.2 访问调查法

通过访谈、电话方式征求有关专家评价问卷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并征求改进的意见,探讨、交流有关我院体操教学现状存在的不足,并征询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以获得良好的研究效果。

1.2.3 问卷调查法

为了全面了解体育专业院校体操课程教学现状,并依据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和目的,遵循体育科研方法设计问卷,对我院从事体操教学的教师和选修体操课的部分学生进行调查,以求获得体操教学现状的实际信息。

1.2.4 专家访谈

就体操课程边缘化的相关问题访谈学校体育、运动训练学、教育心理学和体操项目的专家,共同探讨体操课程边缘化内在原因和发展对策。

1.2.4 数理统计法

对回收问卷的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并运用SPSS 17.0进行对数据进行统计,对相关结果进行分析。

2 分析与讨论

2.1 体操课程边缘化的涵义

边缘化即“边远之谓也”,即处在远离核心层的边沿地带,由于这种位置与核心层拉开的距离,决定了它在事物运动、运作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减弱,功能衰退,甚至呈现可有可无的状态及趋势。当这种状态和趋势从偶然发生到时有时无,再到普遍发生并持续已久的时候,边缘现象就大而化之,被称为“边缘化”了[2]。体操课程边缘化是指学校体操课程逐渐远离学校体育的核心,在学校体育的发展中体操课程的作用和功能逐渐减弱衰退,从体育教育中心地位日渐被排挤到边沿地带,甚至面临可有可无的状态和趋势。

2.2 体育学院体操课程边缘化的现象

2.2.1 体操课程的开设的专业和课时数大幅减少

调查显示,广州体育学院开设体操课程的有:体育教育系(体育教育专业),运动训练系(足球、排球、田径、篮球等部分专业),体育艺术系(艺术体操),民族传统系(武术套路、跆拳道专业),其中体育教育专业的为主干必修课,运动训练专业、民族传统专业的为方向选修课。另外,特殊教育与体育经济学专业在2007年也曾开设体操选修课程。

体育学院在建院之初,体操课的课时数达到380学时,而近两年我院体操课的课时数在每次大纲的修订中不断递减,就连作为主干必修课的体育教育专业也是如此。

表1 广州体育学院体操开设专业和课时数统计

表2 1980年体育学院体育系体操教学大纲课时数统计

由表1、表2可知,体育学院体操课程相比1980年,也就是经过近30年的发展,体操教学大纲内规定的课时数有大幅度减少。体育教育专业普修体操课程量由274学时缩减至64学时,仅为以前课程量的23.3%;专修体操课程量则由520学时缩减至128学时,仅为以前课程量的24.6%。运动训练专业的体操课程量仅为1980年的课程量的12.9%,社会体育专业和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体操课也被取消掉。

2.2.2 体操课的地位由中心向边沿游移

图1 与其他课相比体操重要程度教师和学生认识统计

图1、图2分别描述了体操教师和学生对体操课程的态度,其中认为不重要的教师为0,学生只有5.88%;71.4%的教师认为体操课与其他技术课相比更重要,29.6%的教师认为体操课与其他技术课相比应同等重要。学生对体操课程的认识为:57.35%的学生认为体操课程的重要性一般,4.41%和32.35%认为体操课非常重要和比较重要,仅占总人数的36.76%。由此可见,我院体操教师对体操课程的重要程度较高,而学生则对其重视不够。体操课程的边缘化体现在主客观两个方面,主观层面上学生认识和选择已将其边缘化,客观层面上开设专业和时数也确证了这种边缘化的现实。

2.2.3 体操教学设施更新率不高,学生增加但场地多年不变

体操教学设施包括:场地和器材。体操场地和器材是保证体操课正常进行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其状况将直接影响到体操课教学的质量。体操教学的场地通常多年不变,一些院校新校区的建设除外。57.1%的被调查的教师认为体操设施基本满足正常教学需求,42.9%的教师认为不能满足正常体操教学需求。体操教学设施更新率不高,学生增加但场地多年不变。

2.2.4 体操教学内容技术动作删减幅度大、难度明显降低

依据学校体育教育和大众健身体操的需要,结合体操自身的特点,体操课程教材内容可设定为三类:第一类是基础体操,内容有队列队形、徒手体操、轻器械体操等,该类内容是进一步学习体操的基础;第二类是实用类体操,内容有攀登、爬越、搬运等,该内容重在体现生活、生存需要;第三类是技术类体操:内容有教材化了的技巧、支撑跳跃、双杠、单杠项目[1]。

我院体操课程分为选修课和必修课,教学内容有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内容有:广播体操、队列队形等基础体操和技术类体操,具体内容见表4、5所示。

表4 选修课教学内容

通过表4、表5对比分析说明,广州体育学院体操普修课程教学内容与全国体院通用教材体操男子普修教学内容难度明显降低,而且教学的内容有所删减。根据体育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及体操课程课时量情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学内容在难度和数量上都不能完成预计的教学安排。

在对征兵宣传片进行报道时,西媒也会借助其他个体叙事来引导读者进行特定方式的解读。例如澳大利亚媒体《第九新闻》在其报道中这样写道:

表5 全国体院通用教材体操男子普修教材的教学内容

2.2.5 学生对体操课程的喜爱和参与情况低于其他运动项目

为了了解我院学生对体操的热爱程度,随机对部分学生课余时间练习运动项目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

图4 我院学生课余时间练习的运动项目情况统计

图4说明,只有约2.8%的学生在课余时间会练习体操,并且这部分学生主要来自体操专选班,其他专项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练习体操的人数较少;我院学生在课余时间参加篮球、游泳、羽毛球等运动项目的人数较多,分别达到18.3%、15.6%、15.1%,学生愿意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去练习这些项目;其他运动项目包括轮滑、街舞、瑜伽等项目。

由此可见,学生们对体操的喜爱程度远不如其他项目。其中有一部分学生比较喜欢体操项目,但课余的时间却不会额外练习。根据调查,相当多的学生上体操课的动力仅仅是为获得学分,只有少数学生学习体操项目的动力是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提高运动技能、培养精神品质等,甚至有部分同学恐惧上体操课。

2.3 体育院校体操课程被边缘化的原因分析

2.3.1 教育政策的部门导向致使体操等难度系数大,且安全保障要求高的项目被疏离

学校体育发展对健康第一和休闲体育的推崇,使得人们首先选择容易掌握的运动项目,对素质要求高,难度大和保障要求高的项目存在畏惧心理。

2.3.2 现代各类休闲运动项目的迅速发展对肢解了原体操课程的中心地位

表现难美类的体育艺术类项目在近三十年中迅速发展,健美操、啦啦操、街舞、健身秧歌、普拉提、排舞,包括瑜伽、普拉提、体育舞蹈、攀岩等项目迅速分解超越体操课程。对于体操甚至艺术体操的需求被一些拓展式和快餐式的运动项目占去大半江山。

2.3.3 对体操项目锻炼价值的挖掘和运动形式的宣传不足产生全民误解

体操项目对于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对于顽强性格的磨练,尤其是对平衡素质,力量素质和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包括身体不同体位对前庭功能以及身体各部位和内脏各器官的发展是其他项目不可替代,对体操项目锻炼价值的挖掘和运动形式的宣传不足继续将体操推向边缘。

2.3.4 多年来体操课程对内容形式和运动器械开发不足致使其与全民健身的衔接中断

体操教材内容、运动形式和所用器械多年一直沿用以竞技体操为主体结构,需要运动者较好身体素质为基础,在课时数大幅下降的同时,面对基础薄弱的学生要缺乏创新设计与之相吻合的学习内容、简易的形式,安全系数好且富有趣味的相应器械。

2.3.5 体操课程相关的活动和比赛较少,且与体育专业院校的对接不紧密

体育学院体操课程相关活动和比赛较少。2009年广州体育学院体操协会成立,2010年6月组织了首届广州体育学院学生体操比赛,共有100名学生参加了比赛。比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体操国家二三级运动员的有95人。目前社会和体育院校大众参与体操的活动和比赛影响力仍然较低。

3 结论与建议

3.1 体操课程边缘化是指学校体操课程逐渐远离学校体育的核心,在学校体育的发展中体操课程的作用和功能逐渐减弱衰退,从体育教育中心地位日渐被排挤到边沿地带,面临可有可无的状态和趋势。

3.2 体操课程边缘化的现象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开设的专业和课时数大幅减少;二是体操课的地位由中心向边沿游移;三是体操教学设施更新率不高,学生增加但场地多年不变;四是体操教学内容技术动作删减幅度大、难度明显降低;五是学生对体操课程的喜爱和参与情况远远低于其他运动项目,甚至只有2.8%的学生愿意参加体操活动。

3.3 体育院校体操课程被边缘化的原因主要五方面:一是教育政策的部门导向偏重;二是现代各类休闲运动项目的迅速发展的影响;三是对体操项目锻炼价值的挖掘和运动形式的宣传不足;四是多年来体操课程对内容形式和运动器械创新开发不足,五是体操课程相关的活动和比赛较少,且与体育专业院校的对接不紧密。

3.4 避免体操边缘的对策包括引导和争取政策的支持,将体操课程融入时尚、挑战、安全的元素,挖掘核心价值,加大快乐体操内容、运动方法和新颖器械的配套,增加适合全民参加的体操活动和赛事,正确宣传和引导,并与体育院校的课程有机衔接。另外,也要加强体操师资力量和场地器材的投资。

[1] 童昭岗.体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

[2] 辰目.论“边缘化”[J].出版发行研究,2004,11

[3] 编写组.体操 [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5,2

[4]周万征. 器械体操教学边缘化的主要诱因与解决对策[J].体育教学,2013,6

MarginalizationofGymnasticsCourseinSportsInstitutionsandCountermeasures
——inthecaseofGuangzhouSportUniversity

YIN Chao, MA Li

(Gymnastics Unit in the Department of Sports and Art , Guangzhou Sport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500 ,China)

Gymnastics course has always been one of the core courses in the sports education of the schools at all different levels, in particular , one of the key compulsory courses in spor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owever, in rent years there is a marginalized trend to this course, afflicting the teachers and researchers concerned. By investigating on gymnastics course syllabus, teaching content and facilities, this essay is to analyze the inner cause of its marginalization, taking GuangzhouSport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in hope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and practical reference for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the gymnastics course.

gymnastics course; marginalization; course reform

2014-09-11

殷超(1961-),男,副教授,体操国际级裁判,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体操理论与实践

广州体育学院教学研究课题,2012年获全国体操论文报告会二等奖

G807.01

A

1007-323X(2014)06-0113-04

猜你喜欢

边缘化体操运动
体操教学“边缘化”问题及对策研究*
病案突进
“边缘化”初中的去边缘化
思维体操
不正经运动范
思维体操
作者论在西方社会的演变
头脑体操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