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PAM-STAMP的汽车发动机盖板拉延成形仿真设计

2014-08-23王宝昌

森林工程 2014年4期
关键词:模面压边拉延

王宝昌,董 丽

(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 港口机械系,山东 青岛 266404)

拉延是汽车覆盖件生产的最关键的一序,如果拉延后的零件不合格将直接影响到后序甚至导致零件报废。传统的汽车覆盖件模具设计主要是通过确定工艺方案、设计拉伸模面、制造拉伸模、最后经过现场拉伸调整。一旦前期的技术方案不合理就会给后期的模具调整增加难度,甚至导致模具报废,重新确定工艺方案,致使拉延模的设计与制造效率极低,成本大幅度提升。CAE仿真辅助模具设计的应用能够大幅度提高模具的设计准确程度,缩短设计与制造周期,降低成本,也越来越得到了广大汽车覆盖件模具设计、制造厂商的认可。本文利用PAM-STAMP 2G软件的模具设计及结构优化的功能,建立了基于虚拟试模过程的模具结构优化方法,从而通过计算机软件模拟优化代替了传统的修模方法。

1 基于PAMS-TAMP的模具快速设计及CAE仿真

1.1 基于PAM-STAMP的凹模面快速设计

工件如图1所示,板材为DP500,厚度1 mm,在设计中左右两边对称,设计优化中采用1模2件。图2 为处理后的工件,图3为利用PAM进行快速凹模面设计的结果,采用了两种不同的工艺补充面结构,凸模及压边圈由凹模面偏置生成。

图1 工件

图2 处理后的工件

图3 工艺补充后的凹模

1.2 基于PAM-STAMP的成形CAE仿真

模拟中采用相同的工艺参数对上述两种凹模面进行了成形CAE仿真,板料成形后的厚度云图如图4所示。

图4 不同工艺补充成形后的板料厚度云图

采用直线形的工艺补充对成形的压边力大小进行了模拟分析。压边力公式:

BHF=AQ。

(1)

式中:BHF为压边力,N;A为压边圈下毛坯投影面积,mm2;Q为单位压边力,MPa。

根据公式(1)初步估算出压边力为600 KN,本次模拟中选用550、600、650 KN进行了仿真分析,板料成形后的厚度云图如图5所示。

该零件属于典型的汽车覆盖件,为了使板料变形时充分延展得到较好的塑性变形,从工艺的角度需要在工件的四周布置拉延筋,本次模拟选用了整体的封闭式U形虚拟拉延筋,拉延筋形状参数设定菜单如图6所示,参数见表1,不同参数拉延筋仿真结果如图7所示。

表1 拉延筋参数

图5 不同压边力成形后的板料厚度云图

图6 拉延筋编辑菜单

2 CAE仿真结果分析

由图4可知,直线形的工艺补充更加适合该工件的成形;由图5可知,650 KN的压边力过大,导致压边圈上的板料没有向凹模内流动,600 KN的压边力下板料成形后质量较好,而当压边力为550 KN时,板料成形后有部分区域出现了起皱现象(如图5(c)所示),这说明600 KN的压边力是比较合适的选择;由表1和图7可知,拉延筋的工艺参数对板料的成形质量有着显著的影响,拉延筋的参数设定选择(c)方案比较合理。

3 结 论

本文利用专业的板材模拟软件PAM-STAMP 2G的快速模面设计和虚拟成形过程功能,对发动机盖板设计进行了结构优化,模拟实际工作状态,通过采取不同的压边力,最后确定了合理的工艺参数。利用计算机软件虚拟模拟取代了传统的工艺,并且在本文中采用直线形的工艺补充面的方法,通过模拟仿真发现在压边力为600 KN时该工件的成形质量较好,符合实际应用需要。因此通过以上模拟分析不但可以一次性的获取正确的模面设计,而且保证了表面质量,并且在实际机加工之前通过软件模拟可以控制回弹角度、防止起皱、防止过度剪薄以及避免成形质量缺陷,使拉延模的设计过程得以简化,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省了劳动成本,对企业生产起到了一定的指导意义,可做为工厂模具设计和生产的理论依据。

图7 600 KN压边力不同拉延筋参数成形后板料厚度云图

【参 考 文 献】

[1]翁其金.冲压工艺与冲模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188-189.

[2]李凤仙,王春伟,刘尉俊,等.基于Dynaform的汽车横梁模具型面设计与数值模拟分析[J].模具工业,2009(2):8-9.

[3]李慧敏,江丙云,郭伟刚,等.基于TopSolid的冲压件展开尺寸计算与成形性能分析[J].模具工业,2009(5):28-30.

[4]谢 晖.基于CAE仿真的冲压回弹影响因素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0(5):14-16.

[5]肖海峰,徐艳琴.基于PAM-STAMP的汽车加强版模具结构优化[J].模具工业,2011(4):14-15.

[6]ESI Group.PAM_STAMP 2G,General Presentation[EB/OL].http://www.doc88.com/p-805989816608.html

猜你喜欢

模面压边拉延
覆盖件型面拉延筋参数化设计系统
欧拉离散化下广义系统的终端滑模控制
多道次深拉延工艺数值模拟与实验比较研究
薄板成形电磁压边技术研究进展
车身覆盖件拉延模面优化与成形仿真
柔性压边多点成形技术
基于CAE技术驱动的汽车前门外板覆盖件拉延模设计
EHA反馈线性化最优滑模面双模糊滑模控制
浅谈模面工程
基于AutoForm的滑门内板的拉延成形数值模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