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美多丽丝·莱辛研究概述

2014-08-21冯春园

文教资料 2014年2期
关键词:多丽丝莱辛小说

冯春园

(南开大学,天津 300071;河北工业大学,天津 300401)

英美多丽丝·莱辛研究概述

冯春园

(南开大学,天津 300071;河北工业大学,天津 300401)

本文概述了多丽丝·莱辛的国外研究现状。从作品研究、理论视角和关注侧重等方面考察了英美莱辛研究呈现出的特点、不足和进一步拓展的空间。与之前大多数莱辛研究综述性文章不同,本文以一种宏观的视野放眼国外,对英美莱辛研究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概述,以期更完善、充实莱辛及其作品的研究。

多丽丝·莱辛 国外研究 概述

一、研究现状

多丽丝·莱辛被誉为“当代最杰出的女作家”。①她的创作思想深邃,不拘泥于传统,获得了多个世界级文学奖,并于2007年摘取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从20世纪50年代出版第一部小说开始,多丽丝·莱辛就引起了国外学术界的广泛重视和持续关注。英国的多萝西·布鲁斯特(Dorothy Brewster)是最早对莱辛的小说及代表作《金色笔记》的思想内涵与艺术特色进行研究的学者。她的《多丽丝·莱辛》(1965)是关于这位女作家最早的一部评论集,也是早期莱辛研究的代表。1971年,美国学者保罗·施吕特(Paul Schlueter)在现代语言学会年会上把莱辛的作品作为专题,之后,莱辛在美国获得了极大的声誉,并且被拉到了美国女性主义的阵营。1975年和1977年,美国成立了莱辛研究会,并分别创办了《多丽丝·莱辛专刊》和《多丽丝·莱辛通讯》,1980年《现代小说研究》出版了莱辛研究专刊。到70年代末,国外已有35篇有关她作品的博士论文,24本专著出版发行。具有代表性的研究者有:多萝西·布鲁斯特(Dorothy Brewster)、迈克尔·索普(Michael Thorpe)、保罗·施吕特(Paul Schlueter)和罗伯特·鲁宾什坦 (Roberta Rubenstein)。多萝西·布鲁斯特(Dorothy Brewster)侧重于对莱辛整体创作的研究,保罗·施吕特(Paul Schlueter)则从作者本身特质和自我认知角度来分析,罗伯特·鲁宾什坦(Roberta Rubenstein)对《金色笔记》的形式创新做了精彩的评述。迪·斯力格曼(Dee Seligman)于1981年出版的《多丽丝·莱辛——批评注释文献目录》是一部重要的史料汇编,它收集和整理了60年代到80年代间的莱辛研究资料。随着1984美国现代语言学对《金色笔记》的高度赞誉及凯里卡普兰(Carey Kaplan)和E.C罗斯(E.C.Rose)的《〈金色笔记〉教学指南》的出版,莱辛研究更是走进国外大学的课堂,成为主流文学的一部分。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国外关于莱辛及其作品的研究论著和论文有所减少,但这个时期对莱辛作品的观点都较为成熟和一致。自2000年以来,新一代研究者,如克莱·凯罗尔(Klein,Carole)、戴维德·沃特曼(David Waterman)等,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解读莱辛及其作品,趋向于与其他作家的比较研究。在2004年美国新奥尔良市,以及2007年,英国伦敦所召开的多丽丝·莱辛国际会议上,来自各个国家的学者们共同探讨了莱辛的作品,再次证明了莱辛作品的魅力和时代性。英美学术界对于莱辛的研究几乎与莱辛的创作同步,莱辛的作品一出版,就很快受到评论界的关注。纵览以英美为主的莱辛研究,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

二、研究特点

(一)莱辛本人及其作品的整体研究。国外对于莱辛及其作品的研究已经非常系统,介绍多丽丝·莱辛的专著就有不少,除了最早的研究者多萝西·布鲁斯特(Dorothy Brewster)外,还有如迈克尔·索普(Michael Thorpe)的《多丽丝·莱辛》(1973)、洛娜·塞奇 (Lorna Sage)的 《多丽丝·莱辛》(1983)、布鲁姆·海瑞德(Bloom,Harold)编辑的《多丽丝·莱辛》(1986)、费施勃·凯瑟琳(Fishburn,Katherine)的《多丽丝·莱辛:生活、工作和评论》(1987)、皮克林·吉恩(Pickering,Jean)的《理解多丽丝·莱辛》(1990)、玛格丽特·莫恩·罗(Margaret Moan Rowe)的《多丽丝·莱辛》(1994)、盖尔·格林(Gayle Greene)的《多丽丝·莱辛:变化的诗学》(1994),以及克莱·凯罗尔(Klein,Carole)的《多丽丝·莱辛:传记》(2000)等。这些著作中,有按照作品发表时间顺序对莱辛的生平进行全面分析和概述的,也有以一个角度为切入点对莱辛作品进行综合阐释的。其中,皮克林·吉恩的研究较为全面地覆盖了莱辛的主要作品,深入探讨主题、观点、结构和作家创作的思想。盖尔·格林则对莱辛小说的艺术手法做了专门研究,指出莱辛是一位在小说艺术技巧上不断创新的作家,她在作品中实验性地应用传统的现实主义、意识流、拼贴与碎片化等后现代主义技巧和超小说等艺术形式来表现小说内容。克莱·凯罗尔的《多丽丝·莱辛:传记》是目前研究者引用最多、最新的莱辛传记研究专著。国外关于莱辛作品的整体研究多见于博士论文,大概有20多篇。其中,代表性的是:诺埃林·E·奥尔康(Noline E.Alcorn)的《幻影与梦:多丽丝·莱辛小说研究》(1971)和玛丽·伊丽莎白·德莱恩(Mary Elizabeth Draine)的《多丽丝·莱辛小说中的意识阶段》(1977)。玛丽·伊丽莎白·德莱恩指出“宿命”与“自由”的冲突是莱辛小说的一个重要主题,而诺埃林·E·奥尔康则认为,莱辛的文学信条不属于任何意识形态体系,是一种相信人性中“幻象”与“噩梦”平衡的信念。这些论文就莱辛已出版的小说为研究对象,对莱辛创作的整体文风和思想做了细致的研究,注重整体与部分之间的联系。

(二)莱辛创作主题研究。国外对莱辛小说的主题研究多为整体性研究,多角度地阐述了莱辛作品的主题,且集中于博士论文。如克莱·阿尔弗莱德·奥古斯丁(Carey,Alfred Augustine)的《多丽丝·莱辛:寻找真相:莱辛小说中的主题研究》(1965)、史密斯·丹尼·E.S(Smith,Diane E.S.)的《多丽丝·莱辛〈暴力的孩子〉中的主题研究》(1971)、西姆·苏珊K.施沃(Sims,Susan K.Swan)的《重复和进化:多丽丝·莱辛小说主题和结构研究》(1979)等。其中,主题研究中最多的是莱辛小说的女性主题和非洲主题的研究。在女性主题方面,有代表性的有:阿盖特·N·克劳斯(Agate N.Krouse)的《多丽丝·莱辛的女性主义》(1973)和康纳·乔安娜·沃尔特(Donna Joanne Walter)的 《多丽丝·莱辛早期小说中20世纪女性形象》(1978)。在非洲主题的研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迈克尔·索普(Michael Thorpe)的《多丽丝·莱辛的非洲》(1978),他从莱辛在非洲的成长环境入手,探索了莱辛眼中既“梦幻”又“现实”的非洲。博士论文中有4篇把她的非洲题材小说作为研究对象。还有一些主题研究是围绕莱辛作品中的一些基本观念论述的,如罗奇勒·戴安娜·克利里 (Rochelle Diane Cleary)的《多丽丝·莱辛小说中的婚姻研究》(1982)、伊丽莎白·罗伯兹·贝尔的《内心的朝圣:论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多丽丝·莱辛和琼里斯小说中的追寻主题》(1982)等。

(三)莱辛作品研究的理论视角。1.苏菲主义研究。穆格·恩·加林(Müge N.Galin)于1997年发表的专著《东方与西方之间:多丽丝·莱辛小说中的苏菲主义》就是这方面研究的重要成果。批评家南希·希尔斯·哈丁 ((Nancy Shields Hardin)在70年代先后撰写了 《多丽丝·莱辛与苏菲之路》(1973)和《苏非派教义故事与多丽丝·莱辛》(1977),也是研究莱辛的小说创作与苏菲派教义之间关系的重要作品。而沙迪亚·S·法希姆(Shadia S.Fahim)则在《多丽丝·莱辛:苏菲派的平衡与小说的形式》(1994)中,辨析了荣格心理学、莱恩精神分析学及苏菲教这三者与莱辛小说创作之间的关系。2.空间理论。莱辛的双重文化身份和丰富的人生阅历,使她的作品中包含不少空间意象。国外关于莱辛作品中的空间方面的博士论文有近10篇,有从叙事模式入手的,也有从文学文本角度进行分析的,如里得·玛莎(Reid,Martha)的《多丽丝·莱辛小说中的形式和空间》(1980);斯嘉林·乔伊斯.E(Schelling,Joyce.E)的《关于莱辛选择空间的诗学》(1987)等。3.叙事学角度。博士论文中有6篇是关于这方面的研究的,且多把她的作品放在与其他作家的叙事作品的对比或整体研究中。它们分别是:艾伦·苏珊·皮尔(Ellen Susan Peel)的《蜡烛的两端:司丹尔、莱辛和勒吉恩小说中的女性主义叙事结构》(1983)、罗伯特·麦克·阿勒特(Robert Michael Arlett)的《当代史诗性小说中的叙述声音》(1984)、卡罗尔·S·弗兰克(Carol S.Franko)的《矛盾的生产力:威尔斯、赫胥利、莱辛和乐吉恩小说中的乌托邦叙事的对话策略》(1991)、奈莱尼·艾耶(Nalini Iyer)的《戴面具的虚构:英国女作家和她们的帝国叙事》(1994)、多诺尔·斯盖尔·泰科(Dolores Gail Tayko)的《流放的叙事:多丽丝·莱辛的〈金色笔记〉和伊莎贝尔·艾伦德的〈情绪的房子〉及〈伊娃路纳〉》(1995)。4.国外研究者还从文化视角对莱辛的小说进行了关注,如雅克琳·戴安娜·科林斯 (Jacquelyn Dianne Collins)的《多丽丝·莱辛的小说中的建筑意象》(1984)和鲁斯·奥尔森·萨克斯顿(Ruth Olsen Saxton)的《思想的外衣:多丽丝·莱辛小说中的方式服饰和外表》(1987),派内洛普·安·勒菲(Penelope Anne Lefew)的《论乔治·艾略特、奥利弗·施赖那、维基利亚·伍尔夫和多丽丝·莱辛小说中的叔本华的意志和美学》(1993)等。这些研究呈现出明显的跨学科研究趋势,突破了单一的研究方式,为今后的莱辛研究带来了更全面的研究视角。

(四)相关作家对比研究。近些年,国外已有不少学术论文将莱辛与其他作家做比较。博士论文里有32篇涉及莱辛与其他作家的比较研究,最流行的就是将莱辛和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进行比较。许多评论家都注意到了伍尔夫和莱辛这两位20世纪最伟大的女作家之间的联系。罗伯塔·鲁本斯坦把“怀旧”作为她们作品的共同点,而琳达·斯各特(Lynda Scott)则认为这两位作家都想通过“把‘自我表征’和‘自传’的文本当做‘自我’发现的疗伤方法,以祛除过去的不快”。维斯康大学的曾庆方(Tseng Ching-Fang)则比较了伍尔夫和莱辛笔下的英国特色和帝国空间,并通过“家园”和“土地”两个意象分析两位作家的创作主题。②由露丝·萨克斯顿(Ruth Saxton)和简·托宾(Jean Tobin)编辑的论文集《伍尔夫和莱辛:打破模式》③中就收集了多篇讨论二人及其作品的大量论文。此外,相似的人生经历及对非洲的热爱,使得一些学者把莱辛与她的前辈奥立芙·席瑞奈尔做比较。莱辛深受席瑞奈尔的影响,她的《野草在歌唱》曾被当时的英国评论界赞为继席瑞奈尔的 《非洲农场故事》后最成功的殖民小说。国外评论界常见的还有将莱辛和乔治·艾略特勃朗蒂姐妹和艾瑞斯·默多克的小说与莱辛的小说对比。如莉妮·安德拉·麦基(Magie,Lynne Adel)的博士论文《艾米丽和夏洛特·勃朗蒂,多丽丝·莱辛及艾瑞斯·默多克小说中的恐怖因素》和专著《小说,直觉和创造力:勃朗特,詹姆斯,伍尔夫和莱辛研究》。这些比较丰富了莱辛的研究,对于我们了解莱辛及其作品至关重要。

从以上对莱辛小说的研究现状和特点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国外的莱辛莱辛研究呈现出阶段性特征:早期的莱辛研究者凭着学术敏锐性,率先选择了这位在文坛刚刚崭露头角的女作家作为研究对象,肯定了《金色笔记》的艺术价值,并对莱辛早期的作品做了细致的梳理,强调了莱辛的成长经历对她创作产生的影响,同时探讨了莱辛作品中的几个主要题材,但这些研究“尚不能脱离文本表层内容的解释和呈现”④。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是国外莱辛研究蓬勃发展的阶段,出现了相当多的重量级论著。研究者的角度和方法也多样,不仅应用女性主义理论,还把空间理论、叙事学、文化研究等引入莱辛作品的研究中。在莱辛的祖国英国,莱辛在文坛上占据重要地位。尽管莱辛边缘化的书写引起了评论界的争议,但不断推旧出新的莱辛,一直是学术界的“宠儿”。1969年后,随着莱辛政治立场的转变,莱辛被允许在美国的亚利桑那大学公开发表演讲。之后,美国掀起了莱辛研究热。莱辛作品在美国受欢迎的部分原因是莱辛作品中的女性主义思想顺应了美国当时的女性主义运动,而且她作品的后现代主义风格,以及题材的现实主义风格和创作形式符合美国人的文学审美。90年代到现在,国外的莱辛研究有所减少,论文和专著的数量明显减少,研究热点多集中在莱辛小说艺术风格的转向及作品中的苏菲主义。

三、研究展望

综上所述,国外对莱辛的研究涉及作品的主题、形式和思想,包括:整体研究、观念阐释、比较研究、叙事学及哲学思想等研究。可谓全面、到位,并系统化、学术化和理论化。对莱辛作品的研究从最早的作家介绍到使用的各种理论的分析;从单部作品的研究到把莱辛放到整体和比较的视野中剖析;从宏观到微观,全方位地进行阐释。但是,对于一个著作等身、题材变化如“小飞象”般的祖母级作家,莱辛的研究仍存在一些未涉及或未深入的领域。

首先,莱辛自传和自传体小说是我们了解莱辛最直接和最可靠的途径,莱辛的多部小说都深受她个人经历的影响,而她的传记又不露痕迹地隐含了小说的创作过程。国外关于莱辛自传和自传体小说的专门研究较少,库切的《论多丽丝·莱辛和她的自传》是目前被引用和翻译最多的关于莱辛自传的文章。比较厚重的成果只有克劳迪娅·迪伊·塞利格曼的(Claudia Dee Seligman)的博士论文《多丽丝·莱辛的自传体小说》(1976)。可见,莱辛自传和自传体小说在国外的莱辛研究中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研究广度和深度都有待加强。其次,多丽丝·莱辛的创作跨越半个世纪,体裁很丰富,包括长、短篇小说、诗歌集、剧本、散文集等。目前,国外对她的小说,尤其是长篇小说关注较多,研究也较为深入和成熟。关于她的短篇小说、诗歌、剧本和散文的专门研究相对要薄弱些,对莱辛不同体裁作品的研究能让我们更全面更深刻地了解莱辛,所以应该重视和强化不同创作文类作品的研究。此外,莱辛创作和发表了不少科幻小说,虽然学者曾对莱辛的科幻小说创作褒贬不一,但是科幻小说是莱辛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更全面地认识莱辛创作的重要途径。相比其他题材,国外对莱辛科幻小说的研究成果较少。专著中只有一篇把莱辛和其他作家的科幻小说进行对比研究的,博士论文中这方面题材的研究仅有一篇。这些文章仅局限于莱辛前期的几部作品上,后期的科幻作品几乎没有涉及。从以上对莱辛研究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国外的莱辛研究呈现出不断开阔的研究视角,而莱辛研究的空白与涉及较浅的领域,尚待我们钻研和挖掘。

注释:

①Gayle Greene.Doris Lessing:The Poetic of Change,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94:1.

②Scott,Lynda.“Similarities Between Virginia Woolf and Doris Lessing.”http://www.ota-go.ac.nz/DeepSouth/vol3no2/ scott.html.

③Ruth Saxton and Jean Tobin,Woolf and Lessing:Breaking the Mold.London:Macmillan,1994.

④胡勤.审视分裂的文明——多丽丝莱辛小说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0:13.

[1]Claire Sprague.In Pursuit of Doris Lessing[M].The Macmillan Press,1990.

[2]Earl G.Ingersoll.edited.Doris Lessing:Conversations[M]. Ontario Review Press.1994.

[3]Gayle Greene.Doris Lessing:The Poetic of Change[M].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94.

[4]Jean,Pickering.Understanding Doris Lessing[M]. Columbia: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1990.

[5]Michael Thorpe.Doris Lessing’s Africa[M].Evans Brothers Limited.1978.

[6]Paul Schlueter.Doris Lessing:A Small Personal Voice[M].New York:Random House,1974.

[7]Ruth Whittaker.Doris Lessing[M].Higher and Further Education Division,1988.

[8]陈瞡霞.多丽丝·莱辛的殖民模糊性—对莱辛作品中的殖民比喻的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9]李福祥.多丽丝·莱辛笔下的政治与妇女主题.外国文学评论[J],1993(4).

[10]李福祥.八九十年代多丽丝·莱辛的文学创作.四川外语学院学报[J],2000(1).

本文系天津市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多丽丝·莱辛自传半自传小说中的身份研究”(项目号:20132235)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多丽丝莱辛小说
高贵的“伪证”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德前总理要求前妻放弃使用他的姓氏
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的叙事学研究
莱辛对民族戏剧的认识与卢梭的内在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