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专业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的几点建议

2014-08-15吕定超刘慧荣山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系太原0000山西医科大学临床一系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

基础医学教育 2014年3期
关键词:专业英语英文研究生

左 琳,吕定超,刘慧荣 (山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系, 太原 0000;山西医科大学临床一系;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

近年来,随着全球医学的迅猛发展,医学界的国际交流也越来越多。在这一大环境的影响下,我国的医学工作者及医学生专业英语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其科技水平的提高及科研成果的推广。为此,作为医学教育的重要环节,许多医学院校都开设了专业英语课程,并希望通过这一课程的学习,加强学生专业外语的综合能力,以培养出符合新世纪医学发展需要的高层次人才。医学专业英语的学习是建立在基础英语学习基础上,针对医学某些特定专业的英语知识及技巧进行深入学习的英语课程。该课程不仅仅是讲解一些医学专业的英语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师用英文讲解学科发展的前沿,帮助学生了解本专业或本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有利于学生自身科研生涯的开始和延续。

1 医学专业英语教学的现状

英语作为一种广泛的国际交流工具,其实用价值已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目前,医学院校英语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英语水平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对于专业英语教学仍存在许多问题。首先,专业英语教师缺乏:由于本科生医学知识的学习涉及医学的诸多方面,专业课程应用英语教学对许多医学专业教师来说也具有一定的难度,而医学知识欠缺的基础英语教师又不能满足医学生对医学英语的复杂需求。另外,目前的医学英语课程大都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分析式教学[1],教师把文章中出现的医学专业单词进行详细解释后,再对文章进行逐字逐句的翻译,这种教学方法缺乏新意,使得本来就很枯燥的专业英语变得更加单调、乏味,学生也对专业英语的学习丧失兴趣。因此,实际情况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医学专业英语教学的大范围、高水平开展。

目前,医学研究生的英语水平仍停留在“哑巴英语”的阶段,只有极少数的学生可以开口讲英语,发音不准确、中国式的句型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医学生在国际学术交流平台上的形象。尤其是学生在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后,科研任务逐渐加大,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大量阅读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同时要对相关研究领域的现状进行总结,这时,学生英语阅读及写作能力的欠缺就凸显出来,很难在短时间内有快速的提高,直接导致科研信息的采集及研究前沿的捕捉就相对落后,那么科研成果也不会很先进,这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就限制了我国医学事业生力军的发展。因此,医学专业英语的学习是医学生尤其是医学研究生学习的重点科目。

针对中国医学生英语学习的特点,医学生在进行医学专业英语学习和培训的过程中应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1.1 熟练阅读英文文献 在学习相关专业知识的过程中,能熟练检索及阅读英文文献,快速获取所需信息,不断提高英语阅读的速度及质量;

1.2 使用英文进行医学专业的学术交流 日常工作中,要经常使用正确的英文表述方式进行科研论文讲座,将医学前沿知识讲解给科研梯队中的老师及同学,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同时,在英文讲座过程中,要努力练习用英文进行提问和回答,不断培养学生用英文进行思考的能力,而不是将中文翻译成英文来提问或回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国际高水平的学术会议,将自己的科研成果以英文形式正确表述出来,同时能和与会专家进行深入细致地交流,扩大团队的科研影响力。

1.3 书写较高水平的科研论文 科研论文是科研成果的一种体现形式,能否将自己的科研成果以研究论文形式推广出去,直接关系到科研团队未来的发展。因此,科研论文的写作是每个研究生必修的功课。写好一篇英文科研论文不仅需要大量的专业知识,还要有较为深厚的英文功底,这不是一朝一夕努力可以完成的,需要每个学生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学生要从大量英文文献的阅读中学习如何写作论文的不同部分,如摘要、引言、方法、结果和讨论等。由于每个部分有不同的写作特点,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不断归纳总结,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就一定可以实现这一目标。

通过以上各个阶段听、说、读、写各种医学专业英语能力的培养,医学研究生为进行医学研究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今后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2 对医学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针对目前医学院本科生英语学习的现状,研究生阶段英语的学习要注重提高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因此,在医学专业英语的学习过程中,授课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学生要明确学习方向,这样不仅能使医学生的英语学习保持一定的连贯性,更主要的是通过专业英语的学习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以英语为工具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以英语为工具进行知识归纳、总结和提炼的能力,满足医学研究生科研工作的实际需求。同时,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要进一步量化教学考核内容[2]。医学专业英语作为医学教育的重要环节,只有把它的学习提升到一定的认识高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目前研究生英语学习的现状问题,使研究生的专业英语水平能有一个大的飞跃。

2.1 以小课为主要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 随着近年来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教学在各高校如火如荼地开展,PBL教学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3]。在进行医学专业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借鉴PBL教学的理念来组织教学。由于研究生们分属不同的学科和研究方向,在专业英语的学习及需求上的侧重点不同,如果采取大规模统一、集中授课的方式,很难兼顾到不同学科、不同研究领域学生的需求,也很难进行师生互动,无法完成英语口语及听力的训练过程。因此,我们如果以小课的方式授课,就可以弥补以上的不足,增强教与学的针对性,同时增加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使学生在不知不觉的学习过程中提高了自身的英语水平,真正做到寓教于乐。但由于教学所需硬件及软件的缺乏,这种教学模式从理论到现实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只停留于理论阶段。

2.2 以专题讲座为主要授课形式 医学专业英语教材是面向所有医学专业及学科的研究生来编写的,但由于医学专业及各学科的复杂性,很难将所有学科的专业英语知识写入一本教科书中,这也是医学专业英语教材匮乏的原因之一。教师在授课时,如果能以小课的形式,同时有针对性地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学科或研究领域的前沿知识、研究结果进行英文授课的话,无疑会对学生的专业外语水平及科研能力产生有利的影响,在学好专业外语的同时也了解了学科发展的动态和前沿;而且每次课都是一个小的专题,便于学生在课后进行知识的归纳和整理。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专题式讲座得到研究生的一致认可,有接近80%的学生认为:该教学模式便于进行医学专业词汇的学习,同时知识相对集中而具体,但弊端是由于研究生所属的研究方向差异较大,专题讲座很难兼顾每一位学生,同时,授课教师的专业也具有一定局限性,很难针对所有专业研究生进行教学。针对以上问题,小课形式的专题授课似乎更符合教学要求。

2.3 以英文综述为考核标准 目前,医学专业英语的学习缺乏客观的评价标准,因此研究生专业英语学习的好坏很难以具体的形式体现出来。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良好的提炼和归纳能力是一个研究生科研水平的重要体现。综述是就某一时间内,作者针对某一专题,对大量原始研究论文中的数据、资料和主要观点进行归纳整理、分析提炼而写成的论文。书写综述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起步环节,也是反映研究生归纳和提炼能力的重要体现。与美国的学生培养过程不同,我国的学生在写综述方面的训练起步晚且不够系统,很多研究生也刚刚开始接触如何写综述,这就给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带来了一个巨大的障碍。我们在学习专业英语的过程中,研究生要大量阅读国外相关研究领域的先进成果,因此,如果在此工作的同时能用英文进行综述性的书写,不仅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专业外语水平,同时对其归纳、分析和提炼能力将会有一个很大的提升,有利于其今后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大力提倡。

2.4 培养医学专业英语的师资队伍 目前,我国各大院校的专业英语教师缺乏,很多高校是由有出国经验的教师在承担专业英语的教学,也有一部分是由外语教研室的老师在承担教学工作。这两个教师队伍在承担专业英语教学方面各有利弊,医学专业的教师在英语教学方面缺乏经验,而纯粹的外语教师又不懂医学专业知识,因此,这两支教学队伍都不能很好地承担医学专业英语的教学工作。根据目前的现状分析,让英语老师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的、不同学科的医学知识进而进行教学似乎不太可能。那么,培养现有的、有出国培训经历的教师快速提高英语教学水平就成为唯一的出路。因此,各学科建立一支具有各自专业特色的专业英语教师队伍迫在眉睫,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参与者,该问题能否成功解决将直接关系到学科教学的成败,必须予以重视。

综上所述,造成我国医学英语教学当前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借助于各个方面的长期共同努力,改革整个医学专业外语教育体制和考核制度,使我国的医学英语教学早日和国际接轨。

[1] 刘继民.医学专业英语的教学实践与探讨[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4,40(4):366 -368.

[2] 熊英,金宏柱,吴云川,等.医学专业英语教学改革之初探[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3):139.

[3] 尚改萍,王东吉,张翠英,等.PBL教学法在生理学教学中应用初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5):113-114.

猜你喜欢

专业英语英文研究生
食品专业英语教学内容和方法创新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长学制医学生全程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的构建探讨
高职轮机专业高中职衔接专业英语课程体系的构建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护理专业英语小班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