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型水利工程物资供应链管理探讨

2014-08-15杨鑫鑫杨蕊源杨道富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供应链水利工程建设

杨 鹏 ,杨鑫鑫 ,杨蕊源 ,杨道富

(1.武汉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2;2.黄河水利委员会 河南河务局,河南 郑州 450003;

3.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 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湖北 宜昌 443000;4.西南民族大学,四川 成都 610041;5.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研究中心,河南 开封 475004)

0 引言

物资供应链是指在工程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内,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将原材料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销商及业主方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1]。它对农业、工业、工商业、服务业、国际贸易、引进外资、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改善人民生活、全面提高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等非常需要。

大型水利工程项目的供应链管理就是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实现系统性、协调性、集成性与同步性,以供应链中的上下游企业同步、协调和集成化的计划为指导,以各种技术为支持,通过对供应链上的信息传输流、项目施工进度流、资金投入产出流的设计、规划、协调、调度和优化控制,来满足项目利益相关者对于项目工期、成本、质量、服务等多方面的期望和要求。对大型水利工程物资供应链的研究,关系到工程建设的成本、进度、质量以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时甚至是工程建设成败的关键。

1 大型水利工程项目供应链模式分类

1.1 水利工程项目供应链纵向一体化管理模式

建国初期,我国大型水利工程供应链管理基本采用传统的“纵向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即国家计划经济下的水电施工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的纵向分层供给制。采用这种管理模式的企业把产品设计、计划、财务、会计、生产、人事、管理、设备维修等工作看成本企业必不可少的业务工作,许多管理人员往往花费过多的时间、精力和资源去从事辅助性的管理工作。其结果是,辅助性的管理工作没有抓起来,关键性建筑业务也无法发挥出核心作用。这不仅使大型水利企业失去了竞争的优势,也增加了工程的成本。

水利工程项目“纵向一体化”管理模式中,水利建设核心企业与其他配套企业是一种所有权关系。在建国初期,三门峡水利枢纽、丹江口水利枢纽等就是采用“纵向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建一个工程。

1.2 水利工程项目横向一体化管理模式

“横向一体化”管理就是利用水利企业的外部资源,快速响应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市场内外需求管理模式。即水利工程项目所需物资可以由建设国家的业主和核心企业委托其他企业加工(也称外包)。黄河小浪底水利工程和三峡水利工程均采用了这种管理模式。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项目就是由世界银行贷款和国内外融资、中美联合设计的项目。该工程分3个土建标和1个机电标。小浪底工程3个土建标由大坝标、泄洪排沙系统标和引水发电系统标组成。大坝标由黄河承包商(责任方为意大利英波吉罗公司)施工,泄洪排沙系统由中德意联营体(责任方为德国旭普林公司)施工,引水发电系统标由小浪底联营体(责任方为法国杜美思公司)施工。土建工程共有51个国家的700多名国际水利工程专家和数千名技术人员参与建设完成。其大坝、洞群、地下电站厂房的建造和水轮发电机组的生产安装,是在全球范围内公开招标,选择最优秀的建设单位和制造商企业,组成了4个国际大企业集团群体。在体制上,这4个群体都依托国际资源,形成了各自的主体责任企业,即责任公司牵头组成的承包商联营体利益共同体。在运行模式上,构成了一条从供应商、制造商到最终用户的物流、资金流、技术流和信息流的国际网络。由于这一庞大网络上的相邻节点(企业)之间都是一种供应与需求的关系,因此称之为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项目供应链[2]。

2 大型水利工程项目供应链的分析

2.1 供应链的利益优化分析

在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为了使加盟供应链的国内外企业都能获得较大利益,要通过招投标选出竞争力较强的企业。这就必须加强对构成供应链的每一个环节进行分析,对链接关系及运行管理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从而形成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供应链管理这一新的经营与运作模式(Supply Chain Management,简称 SCM)[3]。

2.2 供应链的战略合作分析

水利工程项目供应链管理强调业主或核心企业与最杰出的相关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委托这些企业完成一部分业务工作,自己则集中精力整合各种资源。水利工程项目的业主或核心企业通过科学规划业务流程,确保主题工程项目获得特殊的价值,确保复杂的、技术难度高的、关键性的业务工作能够保质、按期完成。

2.3 供应链管理的目标分析

水利工程项目供应链管理的目的主要是通过“链”上各个企业之间的合作和分工,使整个“链”上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得到合理优化,从而提高整条“链”的持续供给能力。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是,通过水利工程项目相关贸易伙伴间的密切合作,以最小的成本和费用提供最大的价值和最好的服务。即,以最小的成本将顾客所需的、经济的、合格的产品在恰当的时间、按照合同约定的数量、质量和状态送到要求的地点,构建和安装到位,并通过试运行和验收。

2.4 供应链形成的关键要素分析

供应链形成的关键要素有3个:市场基础功能拉动、供应链全局优化、企业伙伴战略合作[4]。

(1)市场基础功能拉动。在市场经济的基本功能基础上,以水利工程项目建设顾客和最终使用功能目标为运营导向,努力按水利工程项目建设顾客和使用者的期望,提供给他们真正想要的建筑产品或服务,由市场需求拉动生产和供应。

(2)供应链全局优化。全局最优是在既定的水利工程项目建设需求下,追求供应链总体效益和总体效率的优化。即以降低供应链总成本和缩短供应链总交货周期为原则,对企业的供应、生产、运输、仓储等管理活动流程进行重组、协调、优化、管理。

(3)企业伙伴战略合作。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是供应链供给的条件之一,它强调形成长期的战略合作协议,强调相互之间的信任和依赖,利益共享,风险同担。

2.5 供应链形成的因素分析

供应链上一个企业的运行集中于商流(买卖的流通)、物资流(物资实物的流通)、信息流(信息、知识、技术的流通)、资金流(货币的流通)4条供应链的流通管理[4]。供应链管理就是对上述4条供应链的规划、组织和控制活动,即对生产过程中的物流、管理过程中的信息流、决策协调过程中的商流和资金流进行控制和协调,通过改善上、下游供应链关系,整合和优化供应链中的信息流、物资流、资金流等,以获得企业的竞争优势。其目标是将客户所需的产品按时、保质、保量并以公平的价格送到需要的地点,实现总成本最小化。

3 三峡水利工程供应链的应用

3.1 三峡水利工程概况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位于长江干流宜昌市上游的三斗坪,是中国建设的最大型的水利工程项目,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

三峡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大坝长2 335 m,底宽115 m,顶宽40 m,高程 185 m,正常蓄水位175 m。大坝坝体可抵御万年一遇的特大洪水,最大下泄流量可达10万m3/s。整个工程的土石方挖填量约1.34 亿 m3,混凝土浇筑量约 2 800 万 m3,耗用钢材59.3万t。水库全长600余km,水面平均宽度1.1 km,总面积 1 084 km2,总库容 393亿 m3,其中防洪库容 221.5 亿 m3。

三峡水电站的机组布置在大坝的后侧,共安装32台70万kW水轮发电机组,其中左岸14台,右岸12台,地下6台,另外还有2台5万kW的电源机组,总装机容量2 250万kW。

3.2 三峡水利工程建设供应链的形成

在三峡工程建设过程中,全面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等制度,以确保建设供应链的形成和工程质量。为了实现竞争,还把主要建设项目拆分成单项工程进行招标。三峡工程的业主是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设计单位和主要监理单位都是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主要施工单位有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葛洲坝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安能建设总公司(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水电部队)、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联营体)、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联营体)、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联营体)等。这些企业曾经承担了包括葛洲坝水电站、二滩水电站、引滦入津工程在内的许多大型水利工程建设。

机组设备主要由德国伏伊特(VOITH)公司、美国通用电气(GE)公司、德国西门子(SIEMENS)公司组成的VGS联营体和法国阿尔斯通 (ALSTOM)公司、瑞士ABB公司组成的ALSTOM联营体提供。他们在签订供货协议时,都已承诺将相关技术无偿转让给中国国内的电机制造企业。三峡水电站的输变电系统由中国国家电网公司负责建设和管理。

3.3 三峡水利工程建设供应链的特点

(1)商流(买卖的流通)特点。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通过招标投标,吸引国内外有兴趣、有实力的商业巨头、行业优秀企业参与工程建设。许多设备只租不买。

(2)物资流(物资实物的流通)特点。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物资流的创新点是“零基仓库”,钢筋的加工在钢厂热弯,发电引水钢管分段在钢厂加工为半成品,各类构筑物半成品直接运抵现场安装等。在物资供应链的拉动下,人称三峡的仓库就在长江上,就在高速公路上。

(3)信息流(信息、知识、技术的流通)特点。根据建设项目信息的分类、信息的处理特点,建立建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工程建设项目文件资料的文档分类数据库,实行网络随时查询管理。

(4)资金流(货币的流通)特点。三峡工程预测的静态总投资大约为900亿元人民币(1993年5月末价格),其中工程投资500亿元,移民安置400亿元。预测动态总投资将可能达到2 039亿元,估计实际总投资约1 800亿元左右[5]。建设资金主要来自三峡工程建设基金,即电费附加费。国务院1992年规定,全国人民每使用1kWh电能,需交附加费0.003元,以投入三峡工程。此后,附加费又被多次调升,有的省份甚至达到0.0124元。1994年起,葛洲坝水电站的利润也被直接转为三峡建设资金。到2002年,以葛洲坝电厂为主体的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掌管葛洲坝和三峡的所有发电资产。该公司2003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其募集的资金和此后获得的发电利润也成为建设资金的重要来源。此外,三峡总公司还发行了数期国内债券募集资金。

4 结语

我国对外改革开放以来,“横向一体化”的供应链管理模式渐渐取代“纵向一体化”的模式,管理模式的转变使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充分利用国内外各类资源,实行外包,使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等大型水利工程建设一步跨入世界建设行列,得益于世界资源的整合利用,从资金、技术、设计、制造、运输、安装调试到运行都采用“横向一体化”的全球制造战略。在运行模式上,构成了一条从供应商、制造商到最终用户的物流、资金流、技术流和信息流的国际网络。

[1]黄本笑,范如国.管理科学理论与方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2-4.

[2]合作编辑者.百度百科: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小浪底水利 枢 纽 工 程 [EB/OL]. [2013-8-26].http://baike.baidu.com/view/361280.htm? fromId=1097605.

[3]吴晓波,耿帅.供应链与物流管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52-54.

[4]郭士正,卢震.供应链与物流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6.

[5] 合作编辑者.百度百科: 三峡水电站[EB/OL].[2013-8-26].http://baike.baidu.com/view/51765.htm? fromId=958049.

猜你喜欢

供应链水利工程建设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重大水利工程复工风采
营改增对水利工程造价的影响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