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北沿海地区露地辣椒病毒病重发原因分析及绿色防治技术

2014-08-15吴明昊

上海蔬菜 2014年5期
关键词:传毒花叶病毒矮化

陈 彪 吴明昊

(1 江苏省大丰市小海镇农业服务中心 224121;2 大丰市稻麦原种场)

大丰市常年种植辣椒1.2 万hm2。随着重茬年限的延长、重茬面积的扩大,露地辣椒病毒病越来越严重,对大丰市辣椒产量影响很大,轻者造成减产30%~40%,重则减产60%~80%,甚至绝收,已严重影响菜农利益。我们通过调查和试验研究,总结出露地辣椒病毒病重发原因及绿色防控技术,为指导大面积防治提供了依据。

1 病原及症状

1.1 病原

(1)黄瓜花叶病毒:在辣椒生产上,黄瓜花叶病毒为最主要的毒源,可导致辣椒系统花叶、畸形、蕨叶、矮化、叶片枯斑或茎部条斑。(2)烟草花叶病毒:辣椒上的第2 位毒源,主要在辣椒生长前期造成危害,常引起急性坏死枯斑、落叶、心叶呈花叶、顶梢坏死等。

1.2 发病症状

病叶明显变黄,植株矮化并出现落叶现象。病叶初为叶脉轻微褪绿或与叶肉呈深浅相间的斑驳,一般植株不出现明显畸形矮化,也不造成落叶,严重时叶面凹凸不平,叶脉皱缩,植株生长缓慢或矮化。病株部分组织变褐坏死,表现为条斑、顶枯、坏死斑驳及环斑等。病株变形,节间缩短、矮化,枝叶从生,叶片增厚、变小或呈线状。

2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2.1 传播途径

烟草花叶病毒通过田间整枝打杈等农事操作接触传染,或病健株相互摩擦传染,也可由病残体、种子等传播。黄瓜花叶病毒主要由蚜虫等传毒,因此其发生轻重与蚜虫等发生呈正相关。近年来,暖冬、春季气温偏高、气候干旱,非常有利于蚜虫活动和繁殖,每年发生都较重,是导致露地辣椒病毒病重发的主要原因。

2.2 发病条件

近年来,大丰市高效农业发展较快,2013年大丰市大棚蔬菜种植面积达4.3 万hm2,而病毒病主要在大棚蔬菜或多年生杂草上越冬,也可在田边的荠菜、刺儿菜及蚜虫体内越冬,成为下一年主要初侵染源。经2013年8月调查,大丰市病田率为65.4%,病株率为42.38%。

3 绿色防治技术

3.1 农业防治

3.1.1 选用抗病品种 抗耐辣椒病毒病的甜(辣)椒品种有苏椒5号、湘研8号、湘研13号等。

3.1.2 培育壮苗 适时播种,培育壮苗,不移栽病苗、弱苗,合理密植。采用营养钵育苗,气温控制在30℃左右。大棚加地膜覆盖栽培,促其早栽、早结果,在病毒感发期保证根系发达,植株老健,提高抗病能力。

3.1.3 加强肥水管理 采用配方施肥技术,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勤浇水,特别在采收期需勤施肥浇水,促进植株健壮,提高抗病能力。锌对控制TMV 侵染有明显效果,可于分苗定植前或花期分别喷洒0.1%~0.2%硫酸锌溶液。

3.1.4 轮作换茬 注意轮作换茬,并注意和茄科作物、黄瓜、烟草隔离,减少土壤毒源和作物间交叉感染。发病重的地块,提倡与非茄科蔬菜进行2~3年轮作,以减少田间病菌来源。

3.1.5 调节作物生长环境 移栽前,结合翻土,施入石灰,使土壤处于微碱性,可有效抑制病毒病发生。合理控制大棚温湿度,营造不利于病毒病发生的条件。

3.1.6 清洁田源 及时拔除病株,集中烧毁,病穴撒入石灰;及时清理田边杂草,减少病毒来源;收获后及时清除残体,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深翻土壤,加速病残体腐烂分解。

3.1.7 防止人为传毒 农事操作过程中,用肥皂水冲洗接触过病株的手和农具;吸烟菜农应用肥皂水洗手后再进行农事操作,以防接触传毒。

3.2 化学防治

播前进行种子处理,可用10%磷酸三钠溶液浸种20~30min,再用清水冲净药液后晾干催芽播种。可用70%吡虫啉、啶虫脒等药剂防治传毒昆虫蚜虫和烟粉虱。杂草是灰飞虱、蚜虫生存的田外寄主,应及时杀灭大田四周的田埂、沟、渠边杂草,彻底杀灭灰飞虱、蚜虫,减少田外虫源迁入,每667m2可用80%敌敌畏200mL 加10%吡虫啉50g 加10%草甘膦800mL 或41%农达200mL 兑水50kg 均匀喷雾防治。前茬麦子成熟一块,收割一块,耕翻灭茬一块,可杀死大量灰飞虱、蚜虫,减少有效虫源。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可喷洒0.1%高锰酸钾和0.3%磷酸二氢钾、1.45%病毒必克Ⅱ号500 倍液,每隔7d 喷1 次,连喷2~3 次,可减少感染,增强植株抗性,起到较好的预防作用。

猜你喜欢

传毒花叶病毒矮化
冀西北苹果矮化密植栽培技术
矮化中间砧苹果幼树抽条调查
柑桔黄龙病有效的传毒方式:叶圆片嫁接法
矮化盆栽菊花的方法
藜草花叶病毒的研究概述
白背飞虱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传毒效率的影响
【第三部】
我国甜菜花叶病毒基因与马铃薯Y病毒属其它家族序列的比较与分析
冷冻法处理带毒灰飞虱研究初报
芯片技术检测黄瓜花叶病毒、烟草花叶病毒和马铃薯Y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