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治水惠民生 兴水润中原

2014-08-15杨沙平李乐乐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4年1期
关键词:灌溉面积农田水利水土保持

□杨沙平 □李乐乐(本刊记者)

河南:治水惠民生 兴水润中原

□杨沙平 □李乐乐(本刊记者)

2013年9月,河南省固始县秀水办事处藕塘社区熊传中家承包的稻田里,成熟的水稻一片金黄。“大旱年呀,要是没有这救命水,今年这天,肯定就没啥收成了。”看着丰收的场面,熊传中喜笑颜开。

2013年春夏期间,河南省固始县遭遇60年一遇的特大干旱。面对旱情,全县数以万计的农田水利设施发挥效能,梅山、鲇鱼山两大自流灌区和13处中小灌区及时引灌水量5亿多立方米,确保了灌区内140万亩水稻喜获丰收。

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冬春是农田水利建设的黄金时期,自入冬以来,河南省各地积极行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如火如荼。近年来,河南不断加大民生水利建设力度,让人民群众共享水利改革与发展的成果,为践行当下正在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交出了一份良好的成绩单。

让农村群众饮水无忧

“俺村的水现在甜着呢!”指着从水龙头哗哗流出的清水,平舆县西洋店镇尹湾村于在清老人高兴地说。

尹湾村原来水源不足,水质也不好,新买的白色塑料盆用上个把月就变成了深颜色,村民戏称家家用的是“铜盆”。设施先进的尹湾集中供水站去年年底建成,一举破解了包括尹湾在内6个村子多年的饮水困局,4300多户农民喝上了甘甜安全的自来水。

从苦咸到甘甜,尹湾村的变化折射出河南省农村安全饮水问题的大变局。

2005年,河南省在全国率先启动农村安全饮水保障工作。省委、省政府连续多年把解决群众饮水安全作为十件实事之一。记者从省水利厅获悉,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截至2012年底,河南省共完成投资136亿元,已经解决2747万农村居民和228万农村在校师生的饮水不安全问题。

2013年4月,国家发改委、水利部下达计划,解决河南570.16万农村居民和125.65万农村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目前已经全部完成,已建成城镇供水工程2010处,上述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已解决完毕。2013年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再解决600万人以上农村群众饮水安全问题”的工作目标,也已经实现。

据了解,“十二五”期间,河南省将解决2999.30万农村居民和630.30万农村在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饮水安全直接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工作,全力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积极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河南省水利厅厅长王小平说。

农田水利建设托起大粮仓

“以前是雨天满地水,旱天咧着嘴;现在只要一插卡,水就哗哗流。”提起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河南商丘虞城县十字庙村村民王建起赞不绝口,“小农水”建设让越来越多的农民感受到了实惠。

小农水托起大粮仓。根据2013年11月2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消息,河南省2013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142.74亿斤,比上年增产15.02亿斤,实现“十连增”。水利建设立了大功。

自2009年财政部、水利部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了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以来,河南省134个县(市、区)按要求编制了《县级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并经过了县人大或政府批复,省水利厅汇总编制了《河南省县级农田水利建设规划(2010-2020)》,为重点县三年建设方案的编制和县级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整合提供了重要依据。截至目前,河南省粮食核心区内95个县(市、区)已有91个县实施了小农水重点县建设,基本实现了该项目在河南省粮食核心区全覆盖。

通过小农水工程建设,各项目区初步实现了基本农田“旱能灌、涝能排”,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明显增强。

灌溉水源如果不能顺利走完“最后一公里”,再多的水源也是一潭死水。为打通“最后一公里”,2011年9月河南省制定了从土地出让收益中计提10%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的具体实施意见,2012年计提13.80亿元。河南加强农田水利项目资金整合工作,有效地解决了粮田灌溉面积衰减的难题。

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近期,河南省各地积极行动,以“红旗渠精神杯”竞赛活动为载体,下大力气加快农村水利建设,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致力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防灾减灾能力和水土资源利用效率。今冬明春,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计划完成总投资288.45亿元,新增灌溉面积18.22万hm2,改善灌溉面积40.88万hm2,新增节水灌溉工程面积19.56万hm2,截至11月30日,已完成投资158.28亿元,新增旱涝保收面积128万亩,新增灌溉面积9.20万hm2,新增除涝面积5.47万hm2、新增节水灌溉面积7.5万hm2、改造中低产田面积7.47万hm2,进一步夯实河南省粮食安全和稳产增产的水利基础。

“新形势下,河南将以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等项目为抓手,大力推动农田水利建设。”王小平说,“十二五”末,河南省将改造中低产田80.00万hm2,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40.00万hm2,节水灌溉总面积达到200.00万hm2以上,力争全省有效灌溉面积达到523.33万hm2。”

保障民生、服务民生、改善民生

深冬季节的沁河峡谷里,轰鸣的机器声此起彼伏,济源市河口村水库建设如火如荼。她承载着河南几代水利人半个世纪的梦想,将彻底改变沁河干流无控制性工程的历史。

目前,河南省重点水利工程河口村水库建设进展顺利,大坝将于年底封顶,2014年年底主体工程建设完工,景观及其附属工程将于2015年完成,她将为豫北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水资源保障。

水利建设功在当代,福泽千秋。目前,河南省正在集中精力推进三大重点项目,包括出山店、前坪水库前期工作,小浪底南岸、北岸和西霞院、赵口二期等四大新建灌区工程以及南水北调和河口村水库在建工程。防洪薄弱环节中,中央投资的548座重点小(2)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顺利完成建设任务,河南省投资的486座小(2)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年底前将基本完成建设任务;13座大中型、46座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项目,110个中小河流治理项目,贾鲁河、北汝河、伊洛河等3条重要支流的8个重点河段治理项目建设都取得了重大进展。

通过水利基础设施项目的实施,防洪减灾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战略格局初步显现。

水利的保障力在2013年尤其明显。2013年以来,河南因持续高温少雨,先后发生了严重的春旱、伏旱和秋旱,全省累计投入抗旱资金22.20亿元,依靠多年建设的水利设施,累计抗旱浇地13349万亩次,解决21.94万人、6.38万头大牲畜临时性饮水困难,挽回经济作物损失22.53亿元、粮食作物损失88.58亿元,把旱灾损失减小到了最低限度,水利保障和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成效凸显。

为建设更加美丽、宜居的中原,河南省结合中小河流治理,以建设水源工程、水系连通工程、水面扩增工程、人工湿地工程、水景观工程为主要内容,大力推进水生态建设,致力于“水通水清、健康安全、生态环保、人水和谐”,让群众有更多休闲的水利胜地。同时,以小流域为单元,大力推进山丘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加快推进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工程、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建设,目前全省已拥有四个“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县(市、工程)”,国家级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创建工作,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种类上,均居全国第一。已有11家国家级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3家国家中小学水土保持教育社会实践基地,亦稳居全国第一。

当前,河南省上下正在积极实施粮食生产核心区规划、中原经济区规划、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围绕这个核心,河南省水利工作将更加充分地发挥基础性、公益性和战略性作用,为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作出贡献。

猜你喜欢

灌溉面积农田水利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水土保持通报》征稿简则
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技术推广
水土保持
推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力促现代农业高效发展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思考
2016年河南省已建成灌溉面积和新增耕地灌溉面积
2016年河南省己建成节水灌溉面积
农田水利技术推广
水土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