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网络作文资源的开发利用

2014-08-15董浩

语文学刊 2014年3期
关键词:作文语言教师

○董浩

(深圳技师学院,广东 深圳 518040)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网络作文在校园迅速推广,为学生的写作以及作文教学打开了一个新天地。网络作文教学是通过校园网进行的学生作文学与教的活动,它以计算机网络为作文活动的平台和环境,利用网上丰富的写作资源进行学习,在网上交流、评改和反馈;并利用网络对作文教学进行档案化(电子作品集)管理,对学习成绩实行开放性、过程性、多元化的评价,从而促使学生在网络情境下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通过协作和交流,提高作文水平。网站平台为学生的作文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写作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那么,怎样充分开发利用网络资源,网络作文资源的开发利用能给学生的作文以及教师的教学带来怎样的变化?

本院依托网站“木叶语文工作室”对此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与探讨,收到可喜的成绩。从2012年5月至今,依托网站这个平台,我们的学生发表了800多篇作文,并有一批优秀的作品集结成册《健康人格技能人生》,待出版。网络作文资源的开发利用,给学生作文以及作文教学带来了新面貌。

一、写作主动性大大提高

网络写作确立了学生的主体身份。韦志成先生认为,作文教学的第一条规律,便是“主体发表律”。写作的本质,是写作主体的一种观念形态的活动。观念是客观事物在认识主体头脑中的反映,然后形成文字,就是文章。这个过程经历了“物——意——文”的双重转化。从信息论来看,这个过程是信息输入——加工——输出的过程。在这些过程中,离开了主体的主动精神,信息既不能输入,也不能加工,更不会有信息的输出。

网络作文给了学生强大的学习动力。学生在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强有力的支持下,发挥作文主体精神,由传统作文教学的“要我写”,变成“我要写”,使作文成了自然而然之事。资源的收集整合的渠道(网络、实践活动)方法的拓展与改变,带来写作主体的变化,学生写作由个体单一的写作转向师生互动。由于信息的及时反馈,不仅参与的学生面扩大了,学生的写作也变成积极主动的行为。

二、作文状态由个体、封闭走向集体、开放

以往学生作文资源多来自书本等间接资源,学生对于网络资源的利用还处在一种简单的复制、粘贴,粗线条的整合。网络资源的开发利用,打开了一个更大的空间。特别是我们网站的运作,给师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体。因为这个平台,老师的作用不再局限于课堂的指点,而是有组织、有计划、有活动内容,将课堂的学习延伸到课外。学生将资料收集、整理、分类,进行实践操作,从而使其规范化、规模化。由于学生的作品能够在网站上发表,大大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学生的课外写作状态也由个体的封闭状态走向集体、开放、有交流的集体行为状态。

三、作文内容的个性化

学生习作的过程是一个由内部语言转化为外部语言的复杂过程,也是高度个性化的过程。但在当前班级授课制的情况下,教师对所有的学生按同一要求、同一步骤和同一方法进行作文训练,把学生的习作活动约束成高度统一的集体活动,使大部分学生无所适从,既增加了学生练习写作的难度,又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网络作文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学生利用网络情境、协作和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习作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的形成和发展。网络作文鼓励自主学习,学生写作活动的个性化特征更突出。网络作文打破了地域的限制、年级的限制,最关键的是学生思维的禁忌,学生自我创作打破传统作文训练的统一要求,网络作文为他们充分展示个性的写作提供了崭新的空间。不管是题材还是体裁,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写熟悉的事,说心里话,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

四、写作形式的变化

过去学生的写作,是单一的纸质方式,对于作品信息的反馈不够迅速。传统作文教学,教师命题学生审题,范文有限查阅不便,只能纸笔书写,不容易修改,教师为主反馈不足。互联网发展到今天,网络交流方式,逐渐成为互联网新兴媒体的代表。空间、博客、微博等写作方式,是网络在线写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留言、引用、跟踪等方式进行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交流,它使足不出户的人也能听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声音,大大缩小了时空的限制。学生利用网络写作平台,通过留言、引用、跟踪等方式,及时同他人交流,不断扩大知识面,给学生的写作与沟通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空间、博客、微博这样的表达形式更受学生的喜爱与追捧。因此,学生的表达方式也由传统的单一的纸质写作变为多形式的写作——纸、空间、博客、微博等。

五、大大拓宽学生语言表达

网络语言是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了适应人们的生活节奏、满足人们的心理需要而产生发展起来的。它具有新颖、幽默、风趣、时尚,简洁省事、人情味浓、个性色彩强等特点,正好满足了青少年学生追求时尚、追求个性张扬的心理,在作文中,学生的选词造句受到了网络语言的影响,文章结构受到了网络语言的影响,文风也受到了网络语言的影响。

中学生有着丰富的语言感受能力,他们喜欢不拘一格的文章语言,尤其是新词新语。在网络平台上,学生能自由地运用自己喜欢的语言、喜欢的方式进行表达,写作兴趣大大增强。在语言运用上也总想别出心裁,能够创造出一些与众不同的用语。因此,学生写作的语言表达方式由传统的书面的语言端庄、典雅、标准向个性化、网络化、口语化等更鲜活的方式发展。语言新鲜又活泼,生动又恰当,读起来还有点当今网络语言的味道,给人清新亮丽、耳目一新的感觉,学生更喜欢采用。

六、写作水平发生质与量的变化

写作热情提高,写作人数增多,写作质量提高。以前学生写作受课堂的限制、时间的限制,处于有限的时间与空间,写作的主题、材料、体裁都有具体的要求,学生往往绞尽脑汁写出的文章不仅数量少,而且质量不高,结构往往千篇一律缺乏新颖独特,缺少个性。网络的写作,打破时间与空间的局限,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题材、体裁,不仅有生活的积累,更有网络资源的利用。学生再也不会看到作文题束手无策,而是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写出具有时代气息、生活气息的文章。

七、教与学的变化与发展

网络作文资源的开发利用,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不仅学生创作热情大大提高。而且因为有交流、有反馈、有创作的动力,学生写作人数迅速增加。整体训练,便于整体水平的提高,受益面广。对学生的写作(特别是发表作品)以及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教师利用网络拓宽教学资源,丰富写作素材,让教师的教学更加灵活,也更为生动。通过与学生互动,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与写作状态,便于因材施教。通过教师间互动教师之间的交流增多,不仅提高整体教学水平,而且促进了语文、应用文写作等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的提升。

猜你喜欢

作文语言教师
最美教师
语言是刀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我有我语言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