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协同创新 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

2014-08-15李文莲

云南科技管理 2014年6期
关键词:科研院所协同创新能力

李文莲

(云南大学,云南 昆明 650091)

0 导言

当今世界,创新水平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创新能力已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核心要素,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多学科、多功能的优势,积极联合国内外创新力量,构建协同创新的新模式与新机制,形成有利于协同创新的文化氛围,大力提升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势在必行。

1 协同创新的涵义

协同创新是新时期国家实施科技创新战略的重大选择,推进协同创新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战略需求。当今世界,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知识创新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协同创新”是指若干个相互独立的主体,围绕共同目标,打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和分享机制,实现创新资源和要素有效汇聚,形成深层互动、互补、互助、互融的创新活力模式,明显提升创新能力。高校协同创新是指在国家创新体系框架下,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际创新力量等创新主体,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行业关键和共性技术以及生产实际中的重大问题,基于共同的目标,针对创新活动的需要建立协同创新体,打破创新主体间的体制壁垒,有效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充分释放人才、资本、知识、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的活力,实现创新能力的提升。

2 高校推进协同创新的意义

我国拥有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等庞大的创新队伍和丰富的创新资源,但是长期以来自成体系,分散重复、效率不高,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经济社会发展脱节等突出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迫切需要突破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性障碍,推动社会各类创新力量的协同创新,促进同步发展。

高等学校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迫切需要通过协同创新,提升科技创新能力。高校通过协作,构建大平台,集聚大团队,承担大任务,才能产出大成果,引领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引领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引领国家自主创新,科技进步和文化繁荣。面对协同创新的战略机遇,高等学校必须深化内部体制机制改革,更新观念,创新机制,加强平台建设,推进跨学科研究,完善配套政策,克服自身存在的制度障碍,积极推进协同创新。特别是地方高校,更应该结合国家战略和地方战略需求,全方位参与协同创新,在协同创新中形成“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促进繁荣发展,切实提升创新能力。

3 高校推进协同创新面临的困难

3.1 对协同创新理解不到位

部分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将协同创新简单的理解为合作申报项目,几个单位联合把诸多任务拼凑在一起,各自完成其中一部分,几张皮凑成一份申请书。再者平时与企业对接沟通少,双方对需求认识不足,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和资本化程度不高,缺乏市场针对性和企业需求实效性,没有形成有效的创新资源共享和利益分享机制,难以达到协同创新的理想效果。

3.2 缺乏领军人才

协同创新体中的人员来自多个主体单位,需要许多单位的科学家和技术人员共同参与,协作攻关,参与协同创新的各个主体都各有优势。有实力、有魄力、有影响力的领军人物是协同创新的中心,而高校教学任务重,科研团队小而分散,如果缺少能够跨领域整合科技资源,懂得市场规律,协调各方,总揽全局,有足够影响力的领军人物,就很难将协同单位聚集协同起来,形成一股新的合力共同开展工作。

3.3 协同创新能力不足

高校缺少技术创新联盟,企业出于风险、利润等因素的考虑,大多数选择已经产生研究成果的项目进行后期合作,对于项目前期研究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不大,认为直接购买成熟的技术比参与协同创新的成本低,因此多与已有相关成果的高校合作,很少在有技术需求后,主动联合高校开展协同攻关。

3.4 存在体制机制障碍

高校、企业、科研院所、政府部门之间界线分明,难以进行统一的规划管理和协调。高校的科研评价体系还不完善,对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重视不足,科研的奖励激励制度不健全,激励科研人员参与企业横向课题的内部环境尚待优化,评价机制还侧重于科学问题的选题、申报、研究和评奖。科研人员更多的是关注项目经费和论文发表而非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和推广,而企业注重的是把高校科学研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不同的评价标准,导致产、学、研协同创新在管理体制上形成壁垒,制约协同创新的开展。

4 推进高校协同创新的思考

4.1 政府加强对高校的引导和管理

在协同创新过程中,政府部门作为引导者和推动者,应采取措施,营造良好外部环境,协调各方面关系,推动交流、沟通与合作,积极引导高校组织富有地方特色的协同创新起步项目,加大投入,支持改革完善,制定更具操作性的政策法规。加强对高校协同创新的指导和管理,发挥主导作用,全面深入推进协同创新。

4.2 增强责任意识

高校是知识发展的主要源泉,是科技创新成果的主要发源地,在科技、经济发展中扮演着尤为重要的角色。协同创新背景下的高校应增强创新责任意识,积极主动加强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合作,更好地实现产、学、研合作,服务经济发展,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最大限度促进科学繁荣和科技进步。

4.3 营造协同创新氛围

将协同创新理念贯穿到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的实践之中。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在高校内部之间,高校与高校之间、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以及地方政府之间开展深度融合,建立形式多样的协同创新模式,构建相对独立,集人才培养和解决重大问题为一体的协同创新平台。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联合多方力量开展重大项目研究,建立实质性的协同创新体,建立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协同机制和形式,形成良好的协同创新氛围。

4.4 构建协同创新模式

高校应积极发挥多学科、多功能的优势,有效整合创新资源,积极探索构建适合自身发展的协同创新模式。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坚持“高起点、高水准、有特色”。充分利用已有的基础,大力推进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际社会的深度融合,结合自身的学科优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行业产业,面向区域发展,选择不同的协同创新模式,重点展开建设。以重大项目为引导,促进多个协同主体共同参与,并对协同创新的工作目标和机制、推进方式等进行统筹安排,从整体上推进协同创新的开展。

4.5 搭建协同创新平台

大力推动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搭建具有地域特色的协同创新平台,构建适宜的协同创新体,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要求,瞄准科学前沿和国家及区域发展的重大需求,充分发挥地方高校的优势,积极与科研院所、地方重点企业围绕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构建多学科交叉平台,建立区域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创新的新模式,广泛采纳有协同意愿的优势力量,以需求为导向,以任务为牵引,建立强强联合的协同创新中心,为协同创新搭建平台。

4.6 培育协同创新领军人物

高校应精心培育协同创新领军人物,培育战略型科学家,具备卓越的管理才能,能够在协同创新实施过程中领导团队开展集团作战,果断决策,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探索建立大师引领,身份在高校,创业在地方的人才引进模式,引进特聘教授,推动多元主体协同创新发展。

4.7 推动体制机制改革

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应纠正观念偏差,积极探索体制机制改革,从协同创新的实际出发,在组织管理、人员聘任、科研考核、人才培养、资源配置等方面开展有效的机制体制改革,形成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评价机制,建立以任务为导向的激励机制,突破制约高校创新能力提升的内部机制障碍,打破高校与其他创新主体间的体制壁垒,更加密切地开展合作,加快机制体制改革,提升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重大需求的能力,以体制机制改革引领协同创新,以协同创新引领高校发展,使高校真正成为具有重要影响的学术高地。

4.8 抓住“2011 计划”战略机遇

“2011 计划”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 工程”、“985 工程”之后,又一项体现国家意志的重大战略举措,是高校建设高水平大学难得的战略机遇。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要抓住机遇。通过实施“2011 计划”,主动参与到竞争中,多方拓展内外渠道,积极主动与校内外、省内外、国内外的相关科研院所、高校、行业、企业开展深度合作,获取参与协同创新机会,加强协同创新能力,促进地方高校与重点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际社会建立起合作协作,有效提升高校自身发展水平。

高校在参与的同时要注重准确定位,加强协同创新统筹规划,对尚不具备进行国家级协同创新的高校,可分层次构建协同创新体系,先制订校级协同创新计划,先行先试,积极培育,建立协同创新机制,争取得到省级协同创新的支持,作为推动学校建设发展的重要导航,引领学科建设,发展科学研究,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为获得国家协同创新的支持奠定基础。

总之,高校参与协同创新,既是时代赋予的使命,也是提升水平,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现实要求,高校应更新观念,增强创新意识,融入国家创新体系的主战场,为国家战略需求做出更大的贡献,从而带动自身创新能力,科研水平和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促进高校内涵式发展。

猜你喜欢

科研院所协同创新能力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航天科研院所“双创”路径研究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运行管理探索与实践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模式选择的博弈分析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