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屋山下“老黄牛”——记济源市国土资源局地质环境科副科长吕建伟

2014-08-15刘晓玲通讯员卫豆豆

资源导刊 2014年11期
关键词:济源市老黄牛国土资源

□特约记者 刘晓玲 通讯员 卫豆豆

“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从来不说不行或不愿意”“走路略带小跑”“胡子拉茬、不修边幅”……这些都是济源市国土资源系统干部职工对局地质环境科副科长吕建伟最深的印象。参加工作30多年来,吕建伟本着对国土事业的热爱,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连续多年被评为济源市国土资源局先进工作者,被大家称为“老黄牛”。

勤奋好学,学以致用的“佼佼者”

“人只要勤奋肯学,干什么工作都可以干得出色。”这是吕建伟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作为地质环境科主抓业务的副科长,吕建伟是济源国土系统屈指可数的地质专业技术人才。黝黑的脸庞,满脸沧桑的他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老许多。他诙谐地说,别看这张脸黑乎乎的,那是在野外工作时间长了刻在脸上的烙印,在大山里一旦走丢了好找。

他是大家公认的济源矿政管理“活地图”,在济源193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哪里有矿产,哪里的地质灾害程度咋样,他一清二楚。地质环境科承担着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特别是进入汛期,地质灾害预防任务重、责任大,不敢有一点闪失。每年汛期,他都和地质环境科以及相关国土资源分局的同事们,一次又一次地深入地灾一线调查、了解,分析地灾情况,及时通过手机短信和市电视台向群众发出防灾预警预报,避免了重大地质灾害的发生,为成功防范地灾作出了积极贡献。2012年,吕建伟被省国土资源厅评为河南省地质灾害防治先进个人。

不计报酬,乐于吃苦的“老黄牛”

2006年9月18日,王屋山地质公园成功申报世界地质公园,为济源市捧回了第一张国际名片。当70万济源儿女沉浸在喜庆的日子里时,又有谁能想到这张金名片的背后,吕建伟为之付出了多少心血。在地质资料收集、踏勘,地质公园申报、规划到地质博物馆的施工建设,他都参与其中,亲历亲为。

2004年,王屋山国家地质公园成功申报后,该市又踏上了申报世界地质公园的艰难征程。要全方位地向评审专家展现王屋山奇特的地质结构,让专家们全面了解王屋山八次大规模造陆运动和丰富的五世同堂景观,必须通过最直观的申报材料向专家呈现。为了使申报材料更真实地记录王屋山丰富的地质构造和历史人文景观,吕建伟和同事们不知牺牲了多少个节假日,每天与省地质二队的地质技术人员一道,深入公园所辖的相关景区实地勘察。沉重的勘测仪器扛在肩上,衣服、袜子都被荆条挂破了,鞋底磨穿了,他没有丝毫怨言。在野外勘察的过程中,他经常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吃饭总是有一顿没一顿,硬是在短短的三个多月时间里,准备完相关的申报材料,为王屋山世界地质公园的成功申报立下了汗马功劳。三个多月的野外考察,他愣是没有向领导提过“补助”两个字。甘愿默默奉献是这头“老黄牛”的真实写照。

不计名利,忠于职守的“螺丝钉”

就是这样一头“老黄牛”,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地奋战在国土地质灾害防治第一线,这期间和他一起工作的同事,有的早就调出地质环境科,有的提拔升迁,可他呢?还一直默默地坚守在地质环境科这个在别人眼中清苦的岗位。有人开玩笑说:“建伟,干得这么卖命,你图什么呢?还不如趁你这身技术,哪怕给别人找矿,也发财了,连一个副科都不是,何苦呢?”他笑笑说:“什么也不图,只是喜欢这份工作。”

2004年以来,济源市先后成功申报了济源市北部规划产业集聚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示范工程项目和济源市克井煤矿塌陷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这两个项目投入资金2.5亿元,由于投资大、任务重,加之还有前期的协调任务,市政府决定在远离市区的玉川工业集聚区成立项目指挥部,督导开展各项工作。于是,吕建伟大部分时间都在工地忙碌,设计、施工的招投标以及设计变更,协调设计单位和监理部门开展工作等,他忙得不亦乐乎。在他的带领下,目前,这两个工程项目涉及的主要标段已全部开工,受到了济源市政府和国土资源局相关领导的表扬。

在济源市国土资源局,当人们在谈论工作待遇不公,或者议论工作条件艰苦时,人们说得最多的是:“比什么呢?看看吕建伟,论级别你们比他高,论工作条件,他几乎都在远离市区的山上,无怨无悔,知足吧。”前不久,在济源市国土资源局组织开展的“身边好人好事道德讲堂”活动中,他的事迹感动了每一个人,地质环境科科长王卫方激动地说:“就凭吕建伟对工作的敬业精神,对工作的态度,也是全体干部职工学习的榜样。”

也许,他真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迹,但他持之以恒、任劳任怨、不计名利的工作态度感染着济源市国土资源局的每一名干部职工。在他的身上,闪烁着一个共产党员干一行爱一行的“老黄牛”精神。

猜你喜欢

济源市老黄牛国土资源
济源市关工委领导看望帮教失足青少年
济源市
村社贸易的形成与社庙演剧的传承*——以济源市南姚汤帝庙为例
扶贫战线上的“老黄牛”
全民健身背景下济源市业余太极拳开展现状研究
欢迎订阅2020年《国土资源信息化》
欢迎订阅2018年《国土资源情报》
欢迎订阅2018年《国土资源情报》
2016年国土资源科技成果统计分析
不爱叫的老黄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