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人参种植业发展途径

2014-08-15黄连华

中国农业信息 2014年21期
关键词:人参农田栽培

文/黄连华

辽宁省清原满族自治县农村经济发展局经管站(农广校) 辽宁抚顺 113300

人参是名贵的中草药,属于多年生的宿根草本植物,早在中国最早的药学典籍中就已经将山参列为上品,该种药材的功效具有大补元气,安神益智、生津固脱、调补五脏、强劲通脉、延缓人体衰老等各种症状。人参按照种植的来源可以将其分为野山参也园参。野山参主要存在与我国的太行山和长白山等地区,经过多年不合理的采收,太行山山参已经采集殆尽,目前,主要产地是在长白山地区。由于野山参在自然环境下的生长速度比较缓慢,分布不集中,而采集量大于自然的生长量,其产量正在逐渐的降低,面临采伐殆尽的威胁,导致市场供不应求。这就要求我国在发展人参产业的同时需要完善人参的栽培模式,这是发展的关键点。

1 传统人参种植模式存在的缺陷

在我国尤其是在东北的辽宁地区,其栽培的主要模式是用阀林后的腐殖土壤进行栽培,这种传统的栽培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人参生长的土壤环境与野山参的环境基本一致,能够获得较高的产量和高品质的人参,但是这种种植模式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首先,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栽培人参必须砍伐树木,每年要销毁大量的森林,我国都应该知道,森林不仅是木材以及其他副产品等材料的重要来源,是很多动物的栖息地,同时森林系统还具有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调节气候、防风固沙、保护农田、净化污染、美化环境等多种作用。砍伐树林栽培人参势必会破坏森林的生态系统,造成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威胁;其次,与林争地,通过阀林栽培人参导致大面积的森林被破坏,从而严重加剧了人参和森林之间的矛盾。这就要求我们转变发展模式,在未来,人参的种植模式应该重点从农田栽培人参发展,同时还需要大力发展林下培育山参。

2 农田人参栽培是人参种植业发展的首要途径

农田栽培主要是人参的栽植区域有山区移到了平原地区,由阀林客土转向利用农田种植为主,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人参栽培的区域和面积。在栽培过程中实行粮食和人参的轮作栽培技术,克服了阀林栽培人参的很多弊端,可以避免砍伐大面积的森林资源,对于保护当地的生态平衡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农田栽培人参由于地势比较平坦,操作方便,有利于实现现代化和科学化管理,有利于人参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生产的成本。农田栽培人参能够切实提高人参的产量和品质。经过实践证明,发展农田栽培人参不仅给消费者提供了一定数量的优质人参,保证我国医药健康的发展,为实现多种经营创造了条件,同时也增加了农民群众的实际收入。从长远的发展前景来看,农田栽培技术不能够切实的解决人参种植与森林争地的现象,同时还能切实保护森林资源,同时对防治水土流失,维持生态平衡有着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农田栽培人参的局限性很小,地域不受限制,与传统作物相比较,其经济效益明显,易于产业化和规模化种植,是加快农民增收致富的一个重要途径,是人参产业首选的出路。因此,变更森林的栽培模式为农田栽培模式,实行人参和粮食作物轮作技术,是当前人参行业发展的根本出路。

3 林下护育山参是人参种植业发展的主要途径

目前,我国的野山参资源接近枯竭保护和合理的开发野山参资源受到了社会的关注。国家出台了相关的文件,将林下护育山参归为野山参的行列中,其定义为,自然生长于深山密林下的野生山参或者林下籽经过若干年的生长之后能够完全体现出野山参的特征的可以归结为野山参,这个规定的出台对于林下护育山参的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和意义。这个规定不仅规范的了山参的市场,同时也被林下山参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依据,而林下护育山参的发展对于维护长白山的生态平衡,保护上白山生物多样性和实现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和社会价值。

由于资源的枯竭,山参的价值显得更加的珍贵,价格不断攀升,目前市场上已经很难能够见到比野山参价格更为昂贵的中药材品种了,在人人参栽培过程中利用山区的自然优势,重点发展林下护育山参,可以有效的缓解市场上的供不应求的现状。

4 老参地再利用是人参产业发展的关键

老参地也就是栽培过人参的地块,人参在种植过程中,有着突出的忌地特征,是一种不适宜连续种植的药用植物。不管是农田还是阀林地,都面临着老参地的问题。通过对老参地再利用的研究结果表明,栽培人参之后,土壤中的微生物区域发生了系列的变化,病原微生物的数量不断增加,土壤的理化性质恶化,人参根系分泌物等不利因素造成了继续栽培人参时会严重的出现烂根死亡的现象,保苗率以及产量严重降低。多年来,人们在围绕土壤消毒、施肥改土、生物轮作技术等措施,已经在土壤灭菌,恢复地力和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改善微生物区系等方面做出了努力,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是,老参地再利用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由于人参连作障碍的机理问题研究还不是很清楚,需要我们进一步的从生产实践应用中不断总结,从根本上实现人参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1] 李明德,全云吉,全龙云,吕龙石. 延边地区人参栽培现状与分析[J].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 2010(03)

[2] 薛振东,魏汉莲,庄敬华. 不同腐殖质改土对农田人参增产效应的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0(14)

[3] 薛振东,魏汉莲,庄敬华. 深化我国参业生产和管理制度改革[J]. 人参研究. 2010(02)

[4] 郑殿家,崔东河,田永全,孙国刚,朴承熙. 集安市农田种参技术要点[J]. 人参研究. 2010(04)

[5] 田永全,刘蔓玲,刘金友,谭军. 农田种参的选地培肥与农残降解[J]. 人参研究. 2014(03)

[6] 王贺新,宋相录. 我国林下育参研究现状及其复合经营效益[J]. 辽宁林业科技. 2012(06)

[7] 黄瑞贤,黄淑敏,黄杰,吕昕,李鹏程,史文新.农田栽参是吉林参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J]. 人参研究. 2012(03)

猜你喜欢

人参农田栽培
达尔顿老伯的农田
达尔顿老伯的农田
圣女果高产栽培六步曲
山西省2020年建成高标准农田16.89万公顷(253.34万亩)
夏秋栽培番茄 要防早衰
油麦菜栽培要点
清爽可口的“水中人参”
自然栽培的味道
人参娃娃
吃人参不如睡五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