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未成年人性教育的社会学思考

2014-08-15

科技视界 2014年6期
关键词:性犯罪读本偏差

林 芝

(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四川 绵阳 621000)

近年来社会中不断涌现出一些让人倍感沉痛的事件,未婚先孕,青少年性犯罪、青少年的性观念出现偏差,等等。让很多父母倍感焦急,他们也关注自己子女的性教育,但却不知从何入手。国家、政府以及相关专业的人士也在不断地尝试和改革,推出了很多有关性教育的读本。但在传统文化根深蒂固的当下,这些读本却因为“尺度”的问题被很多人带有争议性地审视着。

性教育在我国一直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性教育的缺失有很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让我们羞于谈到有关性的任何事情,即使父母和子女之间的交流也是非常隐晦的。其次,家长们的错误观念影响导致了性教育的缺失,有的家长认为给孩子开展性教育越早,孩子们产生性意识就会越早,因此绝不和孩子谈论此话题。还有的父母觉得小的时候孩子不懂事,男孩子和女孩子之间可以不用区分得太清楚,甚至将男孩女养,女孩男养,导致孩子们性别角色模糊不清。第三,我国性教育严重滞后,导致了缺乏未成年人性教育的一个大环境,大环境缺失会加剧家庭和学校在这方面教育的缺失。第四,外来文化的冲击,改革开放后我们开始受到西方文化的一些影响,其中开放和自由的理念对我们冲击很大,影响了很多领域,但是我们却忽视了开放与自由在性教育方面的影响。

性教育的缺失会带来几个方面严重的后果,第一,孩子们处在一个猎奇的年龄,好奇心是他们主动学习的动力,父母们如果刻意回避子女提出的有关性方面的问题,会激发孩子们不正确的好奇心,父母越回避子女越觉得有神秘感。第二,如果家庭和学校在未成年人性教育上不作为或者欠作为,会将性教育的机会拱手相让,使得孩子们从其他途径来获得相关方面的知识满足自身的需求。第三,社会上现有的情色、色情、暴力作品充斥着孩子们的感官和思想,进而导致认识上的偏差,认识偏差观念错位就会导致行为上的偏差,最终导致一系列让人沉痛的社会问题。

性教育的开展离不开家庭,离不开学校,也离不开社会。学校的性教育是具有普遍性质的一种教育,针对的是适龄的少年儿童,是不可缺少的。家庭中的性教育更是不可缺少的,因为他可以解决特殊问题,父母对子女的了解程度绝大部分情况下都是超过其他人的,父母可以针对子女的性格特点、发育程度进行个别解答,更有利于这种一对一式的性教育。社会在这一问题上起着一个检验的作用,把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中的所学通过社会这一大环境进行检验,如果家庭和学校教育起到了很大作用,无论什么样的社会环境,孩子们出现偏差的可能性都要小很多。

针对现目前这种性教育缺失的现象我们必须打破学校家庭“单打独斗”的局面,现在我们对未成年人的性教育都处于单打独斗,学校搞学校的教育,家庭搞家庭的教育,甚至有些家长把孩子交到学校之后就觉得自己的教育功能完全移交给了学校,彼此之间缺乏沟通。这种缺乏沟通的局面很不利于孩子们的成长和教育。要改变这一现状,应该在学校和家庭之间建立起长期的沟通交流机制,并不是个别家长与老师之间的一种单独交流和对接。这种长效的机制要有相应的体系作为支撑,在孩子们成长的每一个阶段要首先对家长进行相关的教育,家长对知识的掌握直接影响着他们对自己子女的教育效果。

所以,这种长效的机制应该针对孩子们成长的各个阶段展开不同的教育,学校牵头,家庭具体实施。之所以要学校牵头是因为学校是比家庭更为专业的教育机构,形成相关的教育体系相比家庭而言要更为容易;另外并不是每一位家长都有正确的教育方式,也并不是每一位家长都知道应该如何去做。老师们必须告诉家长们教育的重要性和缺失教育的严重性,让家长在这一过程中不断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作为家长除了配合学校的相关教育以外,自身还要不断的学习,父母在这一问题上不应该闭门造车,也不应该讳疾忌医。学习相关的知识方能更好地引导子女的成长。

[1][美]麦休尼斯.社会学[M].风笑天,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朱古律.未成年人保护法律知识问答[M].法律出版社,2010-01-01.

[3]王伟,潘度文.预防未成年人涉性犯罪案例教育读本[M].中国社会出版社,2012-12-01.

[4]王伟,潘度文.预防未成年人涉性犯罪案例教育读本[M].中国社会出版社,2012-12-01.

猜你喜欢

性犯罪读本偏差
美军性犯罪报告增加13%
雏燕
新时代机关党建简明读本
韩国九成性犯罪者住学校附近?
如何走出文章立意偏差的误区
两矩形上的全偏差
《中华家教》亲子读本
日本刑法时隔110年首次大幅修改
关于均数与偏差
民国初年女性的教育问题与女性性犯罪探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