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教育中比赛竞争的利弊

2014-08-15

科技视界 2014年6期
关键词:竞争意识比赛

张 超

(渤海大学文理学院,辽宁 锦州121000)

1 比赛应以竞争意识的培育为目标,以下列方式作为基本手段

1.1 精心组织竞赛

竞赛是开展体育运动,培养竞争意识的基本方式。各种形式的比赛都将竞争性表现得非常充分,通过比赛才能达到比高低、决胜负的目的。比赛也是对所有参与竞争者的能力、技巧、智力、心理的综合检验。教师应善于运用比赛的方式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校运动会、省市运动会等。同时,还应将比赛方式灵活地运用于课内课外的练习和体育游戏中。组织体育比赛要因地制宜,根据本地本校的条件,结合体育教学的需要,选择适当的竞赛项目,既锻炼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又培养学生的竞争精神,增强学生的体质。

1.2 坚持循序渐进

学生体育技能的形成、体质的增强、竞争意识的最终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通常,这个过程表现为这样的模式,即:指导、训练、测试、比赛各个环节的循环往复。这是一个个持久的过程。任何体育成绩的创造都是这个过程循环的结果,也就是说这个过程要反复进行才能出成绩。当然,每个循环都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螺旋式上升,一次比一次更高更强。

1.3 善用表彰激励

体育运动具有功利目的的一面。尤其是竞技体育和商业性竞技体育,都是将奖励的种类和额度公诸于世的。学校体育也应效仿利用这种办法,以激励和刺激学生的竞争意识。学校的表彰奖励方式可以多样化,例如,实物、证书、称号、奖金等。

1.4 重视延伸教育

通过不同的体育运动竞技项目,延伸到不同的竞争品质的教育。例如,通过篮球、排球等集体项目,教育培养学生团队精神与协调能力;通过田径、体操等个人竞赛项目培养学生的坚定、果断、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等等。当然,这种教育不应是牵强附会的贴标签式的教育,而应该是因势利导,启发学生去体验,从而实现育人的目的。

2 体育教育中比赛竞争的利弊

2.1 正确的竞争意识能推动学生思想教育的提高

在体育教学中,只要学生喜欢的内容都可用于比赛竞争活动,如:田径类中的跑、跳、投、球类、体操以及跳绳等项目都可用于比赛竞争,竞争内容很多,形式也多样化,但多种多样的竞争活动取决于良好的竞争品质,有了良好竟争品质,才会有竞争的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和持久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竞争目的、意义和作用教育,对他们进行以远大理想、敢于拼搏以及有为人士的典型事例来熏陶感染学生,教师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胜负、输赢的关系,让他们在比赛中坚持“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宗旨,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正确的竞争意识,认识到竞争意识的培养是“社会化”的需要,才能有效地实施竞争活动。

2.2 竞争活动能激发学生积极向上,勇于进取的精神

比赛竞争是体育教学的主要形式之一,它是在同等条件,同等规划、同等环境、同等要求下,超越自我,并战胜别人的活动,也是检验、展示自己实力的最佳机会,结合青少年学生强烈的自尊心和表现欲望强烈,遇事不服输的心理特征,抓住他们渴望在集体活动中表现自己的才能和成就,以获得其他同学的尊重和信任,所以课堂中运用竞争活动很容易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和勇于进取的精神,比如: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比赛,最终需分出胜负,在这种练习情境中,同学们会为了本小组的胜利,全力以赴地去努力、去拼搏,但是如果分组不当容易挫伤部分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很多时候教师在运用竞争时,并没有注意到分组方案是否合理,各小组的实力是否相当;有时为了方便,按站得几路队一分就行了。结果往往是从一分组便已经人为地分出了胜负,而且有些小组的人组成常常是固定不变的,故而使一部分学生经常获得胜利,而另一部分学生则经常体验失败的痛苦,经常失败的学生在每次比赛中虽然也会竭尽全力,但他们对练习的积极性会大打折扣,进而对比赛产生伏倦情绪;所以在分组时,应尽量使各组人员分配合理,实力相当,从而使每个小组以及第一名学生都充满对胜利的渴望,都有机会享受胜利的喜悦。

2.3竞争活动能培养学生团结协作,集体主义精神

竞争比赛活动在组织运用时,多为集体性活动,而获取胜利的力量,来自集体中每一名成员的团结协作和协调配合,比赛中,学生会清楚地认识到集体力量的巨大,单靠某一个人的微薄力量是不可能取得最后胜利的,认识到这一点,学生会自觉自愿地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以获得和捍卫集体的胜利和荣誉,学生的团结协作,集体主义精神在比赛中得到升华。

竞争比赛要尽可能增加获胜的机会,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同时还要避免频繁的运用竞争活动,频繁运用容易激化学生间的矛盾,因为比赛的最终结果必然是要分出胜负,如果频繁运用,会在获胜方和失败方的心理上造成优劣之分。而且在班级的小群体之间的相互交往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封闭性和排外性倾向,故而比赛的胜负双方在交往的行为上容易表现出相互疏远与排斥,从而激化了学生间的矛盾,因而在组织学生比赛竞争时,可按学生能力水平高、中、低组,便于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都有获得的机会,一增强竞争信心。

[1]毛振明.探索成功的体育教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2]王曦.有效教学与低效教学的课堂行为差异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9).

猜你喜欢

竞争意识比赛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最疯狂的比赛
农资店如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