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兵团文献馆藏建设浅析

2014-08-15

科技视界 2014年6期
关键词:戍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西域

张 玲

(塔里木大学 图书馆,新疆 阿拉尔 843300)

新疆地处古丝绸之路的要冲地,处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汇处,具有独特的地域边疆文化特征。厚积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西域边疆文化的辉煌与博大。60 多年前的2月,人民解放军和平解放新疆后,天山脚下这支部队突然接到军令,解甲归田。10 万大军征尘未洗、鞍马未卸,奔赴沉睡千年杳无人烟的戈壁荒漠,在万古荒原上开启了旷世罕见的屯垦戍边伟业,20 世纪50年代开始,兵团人继承了屯垦戍边的爱国主义历史依托天山、阿尔泰山、昆仑山沿着“古丝绸之路”,在战略要塞、两大沙漠边缘、边境沿线逐步建设了南疆农垦带、北疆农垦带和边境农垦带,形成坚固的国防屏障。而今,60年过去,这支有数字番号却没有军街编制的奇特部队,已经发展成分布在新疆全境的14 个师、174 个农软团场、4391 个工商企业,拥有245 万余人口的庞大机构。它们时外称作“中国新建集团公司”,但更为公众所熟知的名字则是—疆生产建设兵团。兵团人在改造山河的伟大实践中,孕育了生机勃勃的党史文化。

60年前的新疆物资匾乏,居民贫穷,平均每三户农民才有一头牲畜,全疆人均每年占有粮食195 公斤,口粮都很紧张。若从苏联买粮食花费太大,从内地运输也很困难,毛泽东指示王震,发扬三五九旅大生产作风,就地屯垦戍边。阿拉尔就是农一师当时屯垦戍边的地方.它紧靠着塔里木河当时是一片荒野,杂草重生,离最近的城市阿克苏也有120 公里。塔里木大学地处军垦新城阿拉尔市,他就是由兵团人创立的一所大学,它位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北缘,环境恶劣、交通不便,学校的发展曾一度因地理位置偏僻等诸多原因而举步维艰。做为新疆南疆惟一一所兵团直属综合性大学,恰好是位于举世闻名的丝绸古道中路的必经之地,特殊的地理环境决定在人文荟萃的大学之地,进行西域和兵团文化研究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大学周边就有诸多的历史文化遗址和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并且被兵团各农牧团场包围着,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进入21 世纪以来,在差异化发展思路的指引下,该校认真分析学校生存发展的优劣,寻求发展机遇,重新定位发展。环塔里木地区曾历经中西文化交汇、融合,使得这一地区有着文化多样性的文化生态。其在开展西域边疆文化发展、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新疆历史上屯垦戍边相关资料等研究方面却有着独特的地缘优势.随着西域及兵团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入,对西域文化及兵团特色屯垦戍边文献史料的收集、整理就显得尤为重要。这种优势文献资料的形成和争取国家、自治区、兵团哲学社科研究项目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在对塔里木大学特种文献书库做了大量调查研究后,笔者认为特色文献资源建设是地方高校图书馆差异化发展的有效举措。

首先,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屯垦戍边独具特色的地方文献利用和保护,屯垦戍边文化是兵团党史文化的历史源泉,绵延两千年屯垦戍边的历史,播撒在新疆大地上的文物、古迹、遗址无不诉说着历史的沧桑,提升其历史内涵,文化内涵,让历史与现实相融合,进一步拓展创新兵团党史文化,从而正确引导舆论导向,铸造打击“三股”势力的有力思想武器。兵团人自己喝涝坝水、穿无领衣、自制工具、以人拉犁,建立了大批团场城镇,繁荣发展教科文卫事业,先后建起了石河子、五家渠、北屯、阿拉尔、图木舒克5 个军垦新城。与此同时,兵团通过交流融合吸纳各民族优秀文化、丝路文化及西域文明优秀元素,进行消化吸收、改造继承,以各民族喜闻乐见、颂扬伟大业绩、歌颂美好生活,同时引领倡导文明新风尚等等,逐渐孕育产生了集各民族、各地域优秀文化为一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先导、以时代追求为主旋律的兵团党史文化。我馆藏有千余册主要包括:兵团年鉴,兵团统计年鉴,各师、农牧团场、企事业单位的史志.有关兵团的政策汇编及政治、经济、文化类书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主要任务和使命是屯垦戍边.前期垦荒主人的身份是兵,他们开垦荒地叫军垦。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屯垦,是历史上西域屯垦的继续和深化.新疆屯垦历经西汉、东汉、曹魏、西晋、隋、唐、元、清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至今已有两千一百多年的历史。长期的屯垦实践活动,产生了历代西域屯垦戍边诗词。如《西极天马歌》、《乌孙公主歌》为西域屯垦戍边诗的萌芽,此诗最早见于司马迁《史记》。诗中的天马、流沙等意象构成的画面,展示了西域边塞景观,给后来的西域屯垦戍边诗以深远影响。《乌孙公主歌》的作者细君公主抒发的是远涉西域的幽怨。据资料记载,1949年,随部队进疆的就有七个文工队,人数达到近千人。这些人中,有的是延安鲁迅学院的学子,有的亲自聆听过毛主几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正是这些训练有素的军旅文化干部,培育了兵团屯垦文学的萌芽。新中国成立后,歌曲《草原之夜》以屯垦军民的生活为背景,已成为世界著名小夜曲,兵团人在改造山河的伟大实践中,孕育了生机勃勃的党史文化,催生了电影《军垦战歌》、《生命的火花》,小说《军队的女儿》《多浪河边》等一大批优秀党史题材影视文化作品。这些优秀文艺作品的传播,又影响和感染着全国各地的知识青年、转业军人等纷纷走进兵团,激励许多青年远离亲人到边疆报效祖国。来自全国各地的移民,为新疆兵团文学事业输送了大量的后备队伍。涌现出一批从新疆兵团走向全国文坛的作家和有全国影响的优秀作品。比如王伶的《化剑》,韩天航的《母亲和我们》,王刚的《英格力士》等。早期出版物《军队的女儿》、《王震回忆录》、《王恩茂日记》;介绍兵团辉煌事业的、《屯垦戍边五十年》;获国家科一研成果奖的《新疆长治久安论))。《21 世纪治理新疆的策略研究》;歌颂支边青年的《天山脚下的北京支青》、《浦江儿女在天山》;文学作品《新疆兵团新世纪文学作品选》、《天涯长路》等催生了电影《军垦战歌》、《生命的火花》,小说《军队的女儿》、《多浪河边》等一大批优秀党史题材影视文化作品。这些优秀文艺作品的传播,又影响和感染着全国各地的知识青年、转业军人等纷纷走进兵团,如兵团人著述的《新疆屯垦》、《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简史》、《新疆兵团屯垦戍边史》等。兵团人以兵团的多元性文化为特色,有目的、有步骤地建立了各相关单位的兵团特色文献藏书系统。这些资料具有特别的收藏价值,对继承和发扬兵团优良的文化传统起着重大的作用。是兵团成立五十多年来文化建设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50 多年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始终以屯垦历史、文化作为重要的研究方向,旨在依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特殊的政治、社会和历史背景,利用兵团文化建设的优势,开展社会文化方面的科学研究,形成一批以西域历代屯垦史兵团屯垦社会文化和西域屯垦文化艺术为方向的研究领域。

以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为标志,兵团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景象,兵团屯垦戍边事业的发展繁荣,必将带来兵团党史文化的创新繁荣,赋予党史文化新内涵新要求。兵团创作出一批以对口援疆等党史题材为主的文化作品。如:歌舞剧《可爱的一朵玫瑰花》等。对口援疆工作,党史文化的研究领域有了新的拓展,如:加大对各对口援建省市与兵团的历史渊源、文化资源、人文风情等方面的研究交流,发挥援建的主动性,配合做好援建工作的衔接推进等。围绕兵团推进城镇化建设,使城镇成为转变职工群众生产生活方式的加速器,加快从“屯垦戍边”向“建城戍边”的转变,兵团党史部门编撰出版《兵团史料选辑·城镇化专辑》,围绕兵团加强维稳力量建设,研究建设国防屏障历程,出版了《兵团史料选辑·组建边境农场带专辑》,发挥党史作品的资政作用。为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提高干部群众屯垦戍边的责任感、自豪感,兵团陆续出版了《兵团读本》、《兵团精神礼赞》、《屯垦戍边理论热点面对面——职工读本》等党史文化作品。

大力挖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献,为兵团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2001年塔里木大学以环塔里木文化多样性为特色,开始对古丝绸之路上厚重兵团屯垦戍边文化的历史进行探察、对从古至今世代繁衍生息在这片土地上的兵团文化进行深入的研究。作为文献信息收藏中心的图书馆,为科学研究提供文献信息资源保障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结合新疆兵团文化资源的特点,致力于以兵团文献收集、整理为出发点,通过图书征订、馆际交流等各种手段,广泛收集。馆藏特色文献库的建设模式为兵团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开创了更加广阔的前景,是对图书馆现有功能的强化和升华,是落后边疆地区高校立校强校的重要途径。高校走特色化发展之路是必然趋势,图书馆要顺应学校发展就必须立足本馆特色馆藏资源开发.塔里木大学图书馆新疆兵团特色文献库的建设工作目前尚处在刚刚起步阶段,对于前期建设中出现的方向过泛、架构混乱、盲目追求/大而全等问题还需进一步探讨,在对一些较为有价值的珍本、善本的新疆兵团文献挖掘、搜集和整理和文献的二次开发等方面还需下大功夫,只有这样才能从更广的范围、更深的角度较好地完成新疆兵团地方文献搜集整理工作。

[1]石咏梅.西域地方文献特色文献资源建设的思考[J].图书馆学刊,2010(4):30-31,53.

[2]杨红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历史沿革及军垦文化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9.

[3]祝谦.军垦文学的光荣使命[J].新疆社利一论坛,1992(2).

猜你喜欢

戍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西域
给戍边烈士的一封信
开设“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史”课程的几点思考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场地实战 现场点评 加强环境执法大练兵
班超出使西域
戍边壮士歌
《西域图志》纂修略论
戍边追梦
《人民日报》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道的研究——以兵团60周年相关报道为例
毛泽东屯垦戍边思想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建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