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城市治理视角破解“绿色出行”难题的对策建议

2014-08-15刘小舟

杭州 2014年7期
关键词:城市交通公共交通交通

文 李 勇 刘小舟

基于城市治理视角破解“绿色出行”难题的对策建议

文 李 勇 刘小舟

编者按:

2013年,围绕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省市党代会精神和市委十一届五次全会提出的“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成美丽中国先行区”目标,杭州市委办公厅、政研室组织开展了以“美丽杭州”建设为主题的走访实践活动。活动取得了创新成果,现将成果陆续刊发以飨读者。

市委办“绿色出行”课题组从城市治理视角提出了破解“绿色出行”难题的对策建议,即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力、市场的主体力、社会的参与力、民众的自觉力和媒体的监督力,汇集多领域力量,形成多方共治的格局,系统解决“绿色出行”难题。绿色出行就是采用对环境影响最小的出行方式,即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减少污染、有益于健康、兼顾效率的出行方式。杭州“绿色出行”问题的产生,既有城市布局不够合理、道路交通设施便利性不足、公共交通发展相对滞后等硬件客观因素,也有管理机制存在不足、绿色出行行为不够等软性方面的原因。

发挥政府在城市交通中的引导作用积极提供优质公共服务

政府作为城市交通的管理者和引导者,应该充分发挥“绿色出行”的引导作用,加快形成城市治理中政府与民间、政府与人民、政府与社会之间良性互动、和谐共进的良好格局。

坚持城市交通顶层设计优化。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先决条件在于从城市规划入手减少出行量、缩短出行距离,重视引导城市用地朝通勤短程化和功能混合化方向发展,及时疏解城市功能,鼓励近业择居,尽量减少“职住分离”现象。同时,改变中小学教育资源严重失衡的现状,避免学区房的过度集中化,稀释优质教育资源;在居住人口密集和教育资源薄弱地区建立较高水平的中小学和幼儿园,鼓励就近入学,确保减少交通流量。调整医疗等公用设施建设布局,尽可能减少交通产生源。推进政府部门网上申报、网上审批等公共服务,做到行政审批权下放落地,简化行政审批手续,完善城市公共服务功能,从便民的角度尽量减少“公事出行”数量。

加强城市交通智能信息化。按照智能城市的标准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信传输技术、电子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以及计算机处理技术等有效地综合运用于整个交通体系,建立起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交通综合管理系统。加强对交通需求的前瞻性研究,着手开展对城市社会经济活动规律及民众出行行为的深度分析和详细测算,建立切合杭州城市特点的交通大数据,合理配置道路资源,提高交通运行效率。善于运用新媒体,加强广播、微信、交通显示屏等的联动互通作用。

加强交通精细化需求管理。借鉴新加坡、香港等做法,实施出行结构目标差异化管理,引导行人或车辆避开拥挤路线,科学合理地使用有限的道路资源,使道路资源得以最大化利用,将交通控制与引导结合起来,使行人与车辆均匀地散布在道路、交通系统的全部时空资源内,从而减少交通节点冲突,实现道路交通有序畅通。

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合理有效配置公共交通资源

城市治理的过程也是城市相关资源配置的过程,“绿色出行”方式对整座城市而言,就是一种道路交通资源优化配置的选择,充分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引入市场化机制解决“绿色出行”难题。

公共交通实施市场化。将市场机制引入公共交通,打破市场垄断和政府办交通的模式,通过竞争提升公共交通的服务质量,鼓励人们选择公共交通。对公交车、出租车等日常使用广泛的公共交通工具,破除传统利益化的运营模式,打击公共交通中的权力寻租,提高公共交通从业人员的待遇水平。鼓励“快的”打车、“滴滴”打车软件等相关公交模式的新探索,尝试引进个人租车、组合拼车的新做法,鼓励志愿者性质的搭车、拼车行为,将合理拼车与打击黑车通过市场和制度进行合理地区分。

“绿色出行”机制创新化。恢复和保持慢行交通出行比例,引导城市交通出行结构合理化,构建“公交-慢行一体化交通”方式。比如,给予自行车交通更多的路权,健全完善城市自行车交通网络建设。着力构建以慢行交通和公共交通为主体的绿色出行结构,继续完善编制慢行交通系统规划,倡导慢行交通的复兴,出台鼓励利用慢行交通系统、选择绿色出行方式的奖励措施等,如“绿色出行”社区积分制。

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作用促进“绿色出行”行为养成

近年来,杭州相关社会组织、市民群体力量在城市公共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应发挥社会的参与力和民众的自觉力,促进“绿色出行”行为的养成。

成立“绿色出行”社会组织联盟。借鉴社会复合主体的成功经验,以“绿色出行”为主题,形成由众多相关民间团体、环保组织、志愿者队伍、社区以及党政、媒体、学术界人士参与的社会组织联盟,凝聚各方力量,共同破解“绿色出行”难题。政府可在协调、政策、资金、服务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引导。

形成多样系统的项目带动机制。依托“绿色出行”社会组织联盟,对各类有助于形成“绿色出行”行为的现有项目进行梳理、设计、提升。在这些项目活动中,社会组织联盟发挥好协调、服务、对接的功能,各参与主体发挥好各自的特色和专长,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广大市民的参与热情,推进“绿色出行”行为的养成。

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和政策扶持。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加大对“绿色出行”社会组织联盟以及各类社会组织的支持。鼓励“绿色出行”相关社会组织通过自身努力引进社会资金,政府辅之以一定的支持和鼓励,提高组织的自我造血功能,形成持续推进“绿色出行”活动和项目开展的机制。

充分发挥媒体作用促进“绿色出行”共识形成

在继续发挥媒体传统作用的基础上,加强媒体与党政、院校、市民联动,发挥好媒体的舆论监督、沟通协调作用,带动各方形成“绿色出行”共识。

搭建“绿色出行”的协商平台。支持交通之声91.8等较有影响力的媒体,参照“我们圆桌会”的模式,邀请党政、学术、市民代表等多界别人士参与,打造“绿色出行”共治参与类节目,搭建民主协商平台,对各种制约“绿色出行”的问题进行讨论,形成解决问题的共识。

打造“绿色出行”的活动平台。发挥杭州传媒品牌促进会的作用,联合杭州众多媒体以及交通管理相关部门,共同开展“美丽行者”活动,在活动中可将“绿色出行”以艺术化、生活化的方式表达出来,使其可感、可学、可推广。

构建“绿色出行”的荣誉平台。依托杭州传媒品牌促进会,联合各大媒体,在“美丽行者”活动的基础上,形成个人“绿色出行”的荣誉积分机制、宣传推广机制,给予个人充分的社会荣誉感。“绿色出行”的荣誉积分机制作为正面引导机制,可与交警的扣分机制形成互补。同时,“绿色出行”的荣誉积分可以纳入个人社会信用体系,通过媒体合作,对接政府部门,与入户、公交卡、公园卡、医疗等待遇挂钩,增强市民的“绿色出行”意识。

(市委办公厅、政研室“绿色出行”课题组)

猜你喜欢

城市交通公共交通交通
水泄不通
城市轨道站点公共交通一体化衔接分析
共享单车对城市交通的影响
共享单车对城市交通的影响
小小交通劝导员
在未来,我们不需要路
城市交通旅游电子地图的研究与应用分析
二次规划在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工程中的应用
围绕城市交通出行,博世打造兼具软件和服务的数字化企业
图说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