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忆在,318就不会消失

2014-08-13刘晓夫

汽车生活 2014年7期
关键词:川藏线国道条路

刘晓夫

提起318国道,我们自然会联想到这条道路上的汽车兵;而当汽车兵提起318国道,他们会想到什么?杨智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每当提起318国道,我都心潮澎湃,因为,我不是川藏线的过客,我曾经是那里的主人。这段话出自杨智强的长篇游记《重返西藏》,这本书记录了一个汽车兵“回家”的心路历程。

318

不只是风景

还有人物

318不仅仅是一条道路的编号,它就是一种传说,一个故事。行走川藏线从成都到拉萨,一路上泥泞颠簸和高原反应的折磨可以激发起你的肾上腺激素,一路上的紧张和刺激也不总是伴随着美景,很多地方还要依靠运气才能等到云开雾散,让人感叹生命在大自然面前如此渺小。

穿行在318上,每当迷失在大雾或暴风雪里,你都能遇到一位当地人,或许是一名和蔼的藏族阿妈,或许是一位面容木讷的大叔,伸出援手。我难以忘记路上那些居民的笑脸和目光,所以每次上路都会带着一些糖果,遇见吵吵嚷嚷的小孩都会给他们一点。

是的,行走川藏线能改变你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一条路囊括了一辈子都学不到的道理,这才是318国道吸引大家的真正原因。

重返是宿命中的必然

2009年10月,一个名为“重返西藏”的帖子在汽车之家的论坛上火了。截至现在,该帖点击量820万,回帖2万条。发帖人叫杨智强,曾是川藏兵站部某汽车团的营职军官,2004年转业,2009年重返318国道并将所见所感记录下来。一位出版社的编辑看中了这个帖子,觉得这篇游记跟其他流水账式的游记风格截然不同,具有出版发行的价值,于是,就有了这本《重返西藏》。

在《重返西藏》的序言中杨智强写道:如果说当年到川藏线成为一名汽车兵是一生中的一个偶然的话,那么,重返川藏线在我看来就该是宿命中的必然。

2009年9月,杨智强与几位战友踏上了这条曾经战斗过的道路。“为什么要回去?我觉得是为了纪念我的青春,因为我把青春留在了318国道。”

16天6000公里的行程,杨智强重访了沿途熟悉的兵站、战友、风景、道路,回忆一页页翻开……在卡子拉山,杨智强想起了在这里翻车牺牲的连长;在海通兵站,杨智强想起了藏族朋友送他的藏獒幼崽;在然乌兵站,想起了曾经那个又洗脸、又洗脚、又洗衣服的塑料脸盆。

1997年,杨智强跟随成都电视台的记者拍摄纪录片《三千里川藏线》;12年后重返西藏的旅途中,他又在海通兵站碰到了正在拍摄《重走三千里川藏线》的成都电视台记者。“这可真是一场命中注定的邂逅啊!”

杨智强的“命中注定”,是与成都电视台的记者,更是与他魂牵梦萦的318国道。

致已经逝去的青春

“退役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常常被依稀可闻的军号声从梦中猝然惊醒。”15年的青春岁月,杨智强把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留在了318国道上,“当兵的那些日子,真的是我一生中最艰苦、最美好的日子,活得充实,活得实在,活得血肉分明,活得阳光明媚。”

这条路上,承载了杨智强许多美好的回忆,但也有一些令人伤心的往事,他的一些战友牺牲在这条线上。人生无常,死亡随时都可能来临,这个道理似乎尽人皆知。但是,对多数人来说,死亡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仿佛离自己很遥远。汽车兵长年奔波在高山峡谷,与死神擦肩而过不是一句形容,而是实实在在的日子。

从第一次踏上318国道的1989年,到重返之旅的2009年,杨智强见证了这条路20年的变迁,“当年的318国道从新都桥开始全是烂石子路,汽车兵到拉萨差不多要开近一个月;现在烂石子路修成了柏油路,许多高山打通了隧道,如果是开越野车,大概五六天就能到拉萨。”

2004年,杨智强的女儿出生了,于是他决定转业回到成都开始新的生活。而有些汽车兵,一辈子都奉献在318国道上,甚至永远留在了这条路上。

318国道上的英雄

上世纪50年代初,解放军第18军奉命修建318国道,战士们穿着单薄的棉衣,身上捆绑着绳子吊在半山腰,一个人扶着錾子,一个人挥着铁锤,除了这些简单的工具外,再没有任何机械设备。官兵们用了4年时间修通了这条路,同时也付出了4963名战士牺牲的代价。而在之后的半个世纪中,又有658名汽车兵牺牲在这条路上,直到2002年才首次实现“零亡人”。路过吞噬无数生命的“102塌方区”时,杨智强长鸣两声喇叭,“一包香烟,两声汽笛,这就是我们祭奠汽车兵的方式。”

“应该说,川藏线上牺牲的汽车兵死得都不壮烈,也没有什么英雄事迹,有的因事故,有的因塌方,有的因冰雪。”斯人已逝,杨智强不愿多谈已经牺牲的战友,而是谈起了一位从汽车兵成为将军的传奇人物——张全林。

从1972入伍年到退休,张全林在318国道上奉献了40余年,他连续12年精心照料自己从死亡线上救起的藏族阿妈丁曲西,他资助的失学儿童索朗占堆已顺利完成了小学学业,为芒康县竹卡村修建水电站,结束了方圆几十里藏族同胞祖祖辈辈靠酥油灯照明的历史……

318国道上诞生了许多英雄故事,然而英雄辈出之处,不是骑行者,不是自驾游者,而是默默无闻的汽车兵。截至2013年,汽车兵在318国道上累计跑了30多亿公里。

只要318国道还需要汽车兵,就不会有最后的318国道。

他们眼中的318国道

原川藏兵站部某汽车团营职军官 杨智强

Q:提到318国道,你最先联想到哪三个词语?

A:艰险,激情,青春。

Q:对于318国道修路,你怎么看?

A:我当然支持,当年之所以死那么多人,就是因为这条路太险。

Q:路修好了,你还会上318国道吗?

A:可能会吧,但路修好后有点找不到当年的感觉了,昔日战友也陆续离开这条线了。

猜你喜欢

川藏线国道条路
这条路
七月
在这条路上行走
诃护诗心 诃护精神
徒搭旅游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大众休闲视角下川藏线骑行的动因分析
这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