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木薯产业的发展趋势与市场分析

2014-08-12文玉萍

热带农业科学 2014年5期
关键词:发展趋势现状

文玉萍

摘 要 对我国的木薯种植,木薯淀粉(变性淀粉),木薯酒精行业的发展现状进行阐述,展望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 木薯种植 ;木薯淀粉 ;木薯酒精 ;现状 ;发展趋势

分类号 S533

木薯产业是一个庞大的、涉及面很广的产业群,它涵盖了木薯种植业、淀粉和酒精初加工业及其深加工业。由于淀粉、酒精和饲料工业的迅速发展,国际市场对木薯的需求量逐年增长,市场空间十分可观。

1 木薯种植业

1.1 种植生产情况

2008年世界木薯的种植面积为2 194万hm2,产量为2.39亿t。世界上木薯产量前五位的国家为尼日利亚、刚果(金)、泰国、印度尼西亚和越南。其中泰国和越南的木薯产业对我国影响最大:泰国木薯加工业较发达,木薯产品出口量世界第一;越南木薯加工综合成本较低。由于我国木薯原料短缺,每年需要从东盟国家(特别是泰国、越南)进口大量的木薯干片和木薯淀粉。

2012年,泰国木薯种植面积130万hm2、总产量为2 828万t,2013年种植面积为128万hm2、总产量2 874万t;2012年泰国出口木薯干片477万t(中国占99.85%),出口木薯淀粉308万t(中国占38%)。2013年越南木薯种植面积约56万hm2,总产量约940万t;出口木薯及制品310万t,中国继续成为越南木薯及制品第一大出口市场,对华出口木薯及制品8.5亿美元,占该产品出口总额的85%。泰国数据来自泰国木薯公会,越南数据来自越南海关总局。

近年我国木薯种植面积在44万hm2,鲜木薯总产量850万~880万t,约占世界木薯种植面积2%,产量约占3.6%左右。木薯种植主要在广西,其次为广东、海南、云南、福建、江西。其中广西占了60%左右,其种植面积和鲜薯产量均占全国第一位。2013年广西木薯种植面积为23万hm2,年产量为548万t,2012年为24万hm2、产量570万t,比2012年略低。2013/2014年榨季,广西武鸣县收购鲜木薯价格550~580元/t,合浦地区、玉林等地区收购价达到650~680元/t;木薯干片价格为1 770~1 800元/t(工厂交货数据来自广西农业厅和广西木薯产业协会统计)。

1.2 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耕地有限,木薯种植与粮、蔗争地的矛盾日益突出,近年受到农民种植香蕉、速生桉以及高效作物等的影响:木薯原料远远不能满足加工需求、且逐年减少,收获期过于集中;木薯单产低、良种覆盖率低、纯种木薯收益不高、劳动力成本逐年升高;木薯种植大部分以小农生产为主,机械化种植水平低,没有形成规模。

1.3 市场需求

我国是木薯原料的最大进口国,由于酒精工业和燃料乙醇的发展,每年需从东盟(特别是泰国、越南)进口大量的木薯干片和木薯淀粉:2011年进口木薯干片487万t、2012年696万t(数据来自泰国木薯公会)。为此,我国许多大公司纷纷到东南亚开发木薯种植。2012年广西从口岸和边贸进口木薯干片约50多万t(折合鲜薯150万t)。预计,2015年广西鲜木薯需求总量超过900万t,缺口360万t以上。

1.4 我国栽培技术进展

机械化种植技术推广:木薯种植机械、中耕除草机、喷灌机、收获机、茎标粉碎机等全程木薯生产机械正进一步得到推广应用,但生产普及率仍然很低。

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集成推广:充分利用木薯高产示范基地,采用良种、选用健壮种茎、深耕深松、合理密植、测土施肥、地膜覆盖、茎秆还田、旱作节水、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高产栽培关键技术得到集成推广应用,新建一批高产示范基地,有效促进了木薯良种良法生产技术的普及和推广。

种植和综合利用技术广泛推广:大力推广木薯间套种技术,如“木薯套种西瓜、花生、黄豆”等,提高土地经济效益;木薯副产品综合利用,如木薯蚕养殖、木薯地套养旱鸭、木薯茎杆栽培食用菌、木薯叶养鱼等,以及粉碎成型燃料或发酵生产沼气、纤维乙醇等。

木薯与甘蔗、玉米等农作物的轮种,扩大种植面积、增加农民收入。开展土地流转,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种植和经营,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

2 木薯淀粉加工业

2.1 木薯原淀粉加工

2.1.1 木薯原淀粉情况

我国木薯淀粉行业有120多家企业,木薯淀粉年产量达到80多万t,其中广西占70%左右,2013年广西木薯淀粉产量58万t、2012年45万t,比去年增产13万t。2013/2014年榨季有关生产情况:(数据来自中国淀协木薯淀粉专业委员会统计)环保排污证审批严格,有些企业开工生产较晚或不能生产;原料短缺:有些地区木薯原料越来越少,年加工期只有1~3个月;流动资金贷款难;淀粉市场价格太低:如越南粉在边贸2 850~2 900元/t,不开票,广西区内现在3 100~3 200元/t(开票)。有些企业认为不赚钱,主动停产。

2.1.2 存在的问题

木薯淀粉企业数量多(如广西有100多家)、生产规模小(大多数产能为120t/日左右)、实际产量不到1万t/年;三废综合利用水平低,缺乏资金投入,发展深加工后劲不足;近几年受到越南、泰国低价淀粉的冲击,大部分淀粉企业盈利不高或亏损等。原料短缺、加工期短,设备折旧费高、效益低,淀粉废水环保处理费高等。与东盟国家相比,国内木薯淀粉生产的综合成本较高。

东盟国家(越南、泰国)木薯原料丰富、加工期长(8个月或全年)、劳动力成本较低以及环保压力没有这么大(淀粉废水处理只做到厌氧、收集沼气烧锅炉等部份),大多数淀粉企业的生产规模为5万t/年以上,淀粉提取关键设备多为欧洲制造或全条生产线为清洁生产新工艺,因此东盟国家木薯淀粉生产的综合成本较低。

2.1.3 市场需求

我国主要用木薯淀粉加工粉丝和变性淀粉,年需求量在200万t以上,2012年我国进口木薯淀粉104万t、2013年进口142万t(数据来自泰国木薯公会和中国淀粉工业协会)主要从越南、泰国进口。随着变性淀粉、淀粉糖和糖醇、有机酸、酶制剂、淀粉基类可降解塑料及淀粉包埋纳米管等深加工产品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对木薯淀粉的需求量将不断增长。endprint

2.1.4 发展趋势

2012年,木薯淀粉和木薯变性淀粉仍是我国木薯加工企业的主流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品牌价值和效应;向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全方位的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发展,向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如特色木薯淀粉、变性淀粉、淀粉糖、糖醇、可降解塑料、电子材料、聚合物等)发展;延长加工期。

2.2 木薯变性淀粉加工

木薯淀粉与马铃薯淀粉、甘薯淀粉等相比,其价格低廉;与产量最大的玉米淀粉相比,具有非淀粉杂质含量低、粘度高、糊化温度低、糊液稳定透明、成膜性好、渗透性强等优良理化特性和加工特性。因此,木薯淀粉更加受到消费部门和消费者的青睐。

2.2.1 木薯变性淀粉情况

近年来,中国木薯淀粉的精加工和综合利用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木薯变性淀粉开发前景广阔。如广西农垦明阳生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木薯变性淀粉生产企业,年生产能力40万t,其中在广西为30万t、在越南为10万t;天津顶峰淀粉开发有限公司等公司实现了变性淀粉规模化、集约化生产,保证产品质量稳定;同时科研经费投入较大、研发设施先进齐全,有国家级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对我国变性淀粉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2012年全国变性淀粉产量为171万t,原料主要为玉米淀粉、木薯淀粉、马铃薯淀粉等(数据来自中国淀粉工业协会)。2013年广西木薯变性淀粉产量为32万t,与2012年产量持平(数据来自广西木薯产业协会)。2013年生产情况:变性淀粉的生产和销售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受到国内经济形势的影响(不太景气),如造纸行业:造纸厂开工不足、纸张卖不出去;食品行业,食用变性淀粉价格上涨、但销售价上涨不多等因素,影响了变性淀粉的销售。

国标缺失,变性淀粉违法添加事件频发,行业遭受巨大冲击:无法办理生产许可证,一直是困扰我国食用变性淀粉生产企业的一个问题;食用变性淀粉中使用非法添加剂也是让食品生产企业担心不已的问题。近日,随着《食品添加剂 醋酸酯淀粉》等13项国家标准的出台,我国食用变性淀粉行业正式拥有了国家强制性标准,此国标2013年12月6日发布,2014年6月1日开始实施。在这期间,企业可申请办QS证。

2.2.2 存在问题

除广西明阳公司外,广西变性淀粉企业实际产量超过2万t/年不到10家,生产规模较小和装备差、产品质量不稳定,企业的研发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不强,市场开拓的专业型人才缺乏,新产品的开发与应用发展缓慢;大多数产品集中在造纸、纺织、饲料、食品等行业,高附加值的复合变性品种和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不多。

2.2.3 产品需求

我国变性淀粉工业近年发展很快,但仍然不能满足市场需求,2012年进口各种变性淀粉28万t左右;预计到2015年,中国变性淀粉年产量将超过150万t,而中国木薯变性淀粉年需求量也将超过80万t,木薯变性淀粉的供求矛盾将日益突出。以木薯淀粉为原料制造的变性淀粉不仅生产成本较低,而且质量好,市场竞争力最强。

2.2.4 发展趋势

新的加工技术不断开发:除湿法、干法、预糊化外,现在又开发了挤压加工技术,此外红外线照射加工技术、微波辐照加工技术等都正在研究开发。

品种向多元化、系列化、专用化的方向发展:特别是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的复合变性淀粉品种不断研制开发推向市场,市场日益扩展。如造纸用变性淀粉系列、甚至还有涂布系列、表面施胶系列等。高附加值淀粉制品:如抗性淀粉(RS)、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SSOS)、改性环糊精、多孔淀粉、淀粉基包装材料、淀粉基生物胶乳等。

不断开拓新的应用领域:国外变性淀粉的应用领域已有30多个。国内变性淀粉的应用领域除造纸、纺织、食品、医药、、水产饲料、建材、铸造等工业部门外,还在向石油、采矿、煤炭、陶瓷、日用品、化妆品等工业部门以及农、林业部门拓展。

淀粉基化工产品的研发:随着石油资源的大量消耗,用生物资源替代石油资源,用生物技术路线取代化学技术路线,合成有机化工产品。淀粉基化工产品的生产,投资较省,工艺流程及设备简单,生产成本也较低,资源具有可再生性,发展前景广阔。

复合变性淀粉占的比例逐渐增大:变性淀粉之间或与其它组份的复配也是变性淀粉生产的趋势之一,将不同品种或不同变性程度的产品之间进行混合,可改善其应用性能,满足用户不同的需求。

3 木薯酒精加工业

3.1 木薯酒精生产情况

2011年全国酒精总产量615万t:其中玉米酒精460万t,薯类酒精130万t,糖蜜酒精25万t;玉米酒精仍是市场主导、其比例约占到74.8%,燃料乙醇产量185万t;广西酒精总产量(糖蜜和木薯)共70多万t,木薯酒精为50多万t(数据来自中粮集团生化部和广西木薯产业协会)。

2012年全国酒精产量820万t,2013年为911万t,较2012年增长91万t,增长11%(数据来自中国发酵协会)。2013年广西木薯酒精产量40万t左右。

酒精价格一直较低迷:2014年3月,广西木薯酒精的价格为5 300~5 400元/t,鲜木薯收购价600元左右、干片价格1 770~1 800元/t,因此广西木薯酒精企业在价格较低有亏损时,就停产;或有些企业用糖蜜为原料进行生产。

影响酒精行业发展的环境因素:乙醇和其它变性乙醇的进口关税由30%降低至5%;自2012年1月1日起中国进口自东盟的乙醇均免关税(在此之前关税为5%)。2011年5月1日起政府对“酒驾”严查打击,对白酒以及酒精的消费量有了较大的影响。中央政府提倡节俭严禁“三公”消费,军队发布禁酒令,曝光白酒酒精勾兑潜规则及塑化剂风波。落后产能淘汰工作持续推进:2009年要求淘汰100万t,2010年要求淘汰67.7万t,2011年要求淘汰酒精落后产能48.7万t,2012年要求淘汰64万t。endprint

酒精下游行业分析:下游行业酒精用量下降明显:2012年分行业来看,白酒仍是中国酒精行业的主要需求点。其用量约占到总量的39.02%,相比2011年下降约3%,化工医药行业约占到总量的26.5%,燃料乙醇约占到总量的33.08%,较2011年增长4%。2012年全国酒精下游行业酒精用量同比下降5.65%,2013年中国酒精下游需求更呈持续萎缩态势。

3.2 广西酒精现状

广西现有木薯酒精企业10多家,最大的为广西中粮年产20万t木薯燃料乙醇,其次为广西明阳公司的年产10万t木薯酒精。木薯酒精和淀粉加工一样,鲜木薯年加工期只有3个月左右,其余用本地或进口的木薯干片加工,年加工期可达到300天左右,主要看酒精市场价格。

广西木薯酒精规模和技术水平两极分化,加工技术较先进的有:广西中粮、广西明阳、广西金源公司等,也有一些生产规模小、管理水平水平低、资源综合利用差的企业。

3.3 市场需求

国务院近日下发《生物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到2020年,把生物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等目标。以非食品纤维素制造燃料乙醇将逐渐成为主流,以玉米芯、木薯等非粮产品为原料生产纤维素燃料乙醇是发展方向。

预计“十二五”国内汽油消费量会突破7 000万t,以加入10%的酒精计算,国内每年需要燃料乙醇700万t,2011年国内燃料乙醇产量为185万t。随着国内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汽车进入家庭的速度加快,燃料乙醇的市场发展空间很大;如木薯燃料乙醇年产量100万t,则需要700万t的木薯。

3.4 发展趋势

推广节能技术:中低温蒸、差压蒸馏、糟液回流使用等节能技术,节约蒸汽普遍达到40%左右。采用先进的发酵技术:采用固定化酵母技术,提高了发酵效率。应用分子筛脱水:生产无水酒精和燃料酒精的大型企业普遍采用分子筛脱水,用计算机操作。

产品向多元化和进一步深加工发展:除主要生产食用及工业酒精外,还生产高纯度酒精、无水酒精、燃料乙醇等产品,以及进一步深加工成醋酸乙酯、丙酮丁醇等生物化工产品。

废水废物综合治理、清洁生产和多层次的综合利用,如废水产沼气浓缩提纯作为燃料用汽、木薯渣生产酒精、酒糟制生物有机肥、制备木塑复合材料、全纤维复合材料等,提高资源利用率。

以非食品纤维素制造燃料乙醇(酒精)将逐渐成为主流。

4 木薯加工业发展趋势

2013年广西南宁市政府出台了《南宁市木薯淀粉酒精发展规划(2015~2020年)》,规划指出:到2015年全市50多家木薯淀粉酒精企业数量整至12家左右;2020年整至10家左右(以后广西各地也会出台类似的发展规划)。

4.1 兼并整合,企业向大型化方向发展

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向大型化、产品深加工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创新型方向发展;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提高装备水平;兼并重组和上下游产业联合,环保达标、资金较雄厚的企业将不断做大。鼓励企业建立研发中心,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合作,在木薯淀粉、酒精综合加工技术、市场方面加大研发力度,力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4.2 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原料市场

随着国内劳动成本上升、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以及燃料乙醇的竞争,国内原料越来越紧缺;除做好国内的木薯原料基地外,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到东盟国家搞木薯原料基地或投资办淀粉企业等,把木薯淀粉或干片原料运回国内消费或进一步加工。如广西明阳公司(在越南兴建10万t/年木薯变性淀粉加工企业,贮存木薯干片10万t/年的仓库)、黑龙江北大荒公司(在泰国建350 t/日、10 t/年木薯淀粉企业)、广西红枫、武鸣桂泉公司在老挝建淀粉厂等。

4.3 大力发展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

木薯淀粉行业:发展特色木薯淀粉、变性淀粉、淀粉糖、糖醇、可降解塑料、电子材料、聚合物等深加工产品;延长加工期,改变每年只生产1~3个月的状况。

木薯酒精行业:发展燃料乙醇、醋酸乙酯、丙酮丁醇等生物化工等产品。

4.4 大力发展资源综合利用产品

推广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新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整体效益。

工艺水全部回用以减少排放;综合利用木薯渣作饲料(或作膳食纤维)、或培育食用菌,收集木薯黄浆蛋白作饲料等;综合利用木薯皮、沼液、沼渣生产有机肥,酒糟渣生产防火板、防火纸等复合材料;综合利用废水处理后产生的沼气用于烧锅炉、发电或作为能源,将沼液用于灌溉农田等。

5 结语

我国木薯淀粉酒精加工业,经过兼并整合后,形成集研发、综合加工,能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原料市场、产品销往国内外、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endprint

猜你喜欢

发展趋势现状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